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86|回复: 0
收起左侧

鸡H9亚型禽流感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来自
山东
发表于 2007-7-18 16: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05年3月,我市城区某镇养鸡户郭某等6个养鸡户饲养的5群商品育成蛋鸡和1群商品肉杂鸡先后出现以典型的大肠杆菌病变和较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疫病,但按照大肠杆菌病处理不能有效控制疫病的继续发生,经诊断为H9亚型禽流感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并确定H9亚型禽流感为原发性疫病,将原发性H9亚型禽流感控制后,有效地遏止了疫病的继续发生,收到了好的防治效果。?
1  流行情况

该镇某村养鸡小区建鸡舍30栋,养鸡农户17户,养鸡10万只。2005年1~2月,小区内6个养鸡户购雏鸡饲养,其中郭某等5户饲养海赛和海兰蛋雏鸡各1群共5群21 400只,吴某饲养肉杂雏鸡1群5 550只。5户蛋鸡苗和1户肉杂鸡苗来自不同的种鸡场。6群鸡先后按程序进行过马立克、新城疫、传支、法氏囊病、传喉和支原体病的防疫,各应用不同品牌的预混料。进入3月份,即当蛋鸡饲养至43~75日龄、肉杂鸡饲养至48日龄时先后发病,出现了呼吸道症状和腹泻症状。发病后,6批鸡均用过新-支二联弱毒苗2~3倍量饮水,应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以及一些治疗呼吸道病的中成药进行过治疗,并配合以电解多维类制剂饮水。发病初期鸡群在应用药物后尚有一定效果,但停药后又继续发病并出现死亡,发病中、后期鸡群应用药物后没有任何效果,且发病死亡数量不断增加。3月17日,养鸡户送病料到我站进行化验诊断,19日前往发病鸡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场诊断和病料采集。经调查统计,5户育成蛋鸡共发病7 850只,发病率3.08%~80.51%(平均36.68%),死亡1 650只,病死率13.64%~40%(平均21.02%);肉杂鸡发病2 100只,发病率38.18%,死亡663只,病死率31.57%。对6群发病鸡群均各随机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其中:蛋鸡248份,肉杂鸡44份);每户收集2只濒死期病鸡共12只进行病原学诊断。?

2  临床症状?

发病鸡群最初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随后出现呼噜、罗音、咳嗽等明显的、轻重不一的呼吸道症状,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羽毛松乱,排出绿色、白色、土黄色或黄绿色的稀便或水样便,严重者食欲废绝,饮水量增加,嗉囊中积有液体,鸡群逐渐出现营养不良,消瘦,眼球凹陷,精神极度沉郁呈昏睡状态,个别出现脸部肿胀,流泪,因衰竭而死亡。育成蛋鸡病程2~5天,肉杂鸡病程2~4天。?

3  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脸部苍白,羽毛松乱,腿爪干燥缺乏弹性,皮下瘀血,肌肉呈紫色。腹膜混浊。肝脏表面有薄膜状纤维蛋白凝固物,易剥离,肝肿胀、质脆。胸、腹气囊混浊、增厚,呈白色或淡黄色毛玻璃样,有的表面被覆有黄色干酪样物,并与有关脏器相粘连;心包膜扩张,心包液混浊,心外膜附有大量呈绒毛样的纤维状物;脾脏肿胀,呈暗紫色,有的表面有出血点;肾脏肿胀、瘀血;鼻腔内有黏液,喉头和气管内有灰白色黏液,肺脏充血或出血,肺水肿;肠系膜混浊、纤维素粘连;肠黏膜充血、出血,呈广泛性出血性肠炎,个别肠段呈淡黑色,肠黏膜萎缩,泄殖腔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脸部肿胀者见皮下有白色或淡黄色胶冻样物浸润。?

4  实验室诊断?

4.1  病料涂片镜检  病死鸡分别取心、肝、脾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均见到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稍显浓染、单个散在的短杆菌。?

4.2  细菌分离和培养特性观察  分别取上述病死鸡的心、肝、脾、肾、肺接种于营养肉汤、普通琼脂、麦康凯琼脂和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 h?。营养肉汤均匀一致混浊,管底可见絮状沉淀物,表面有一层淡薄的菌膜;普通琼脂培养基上长出灰白色、表面隆起、中等大小的无色菌落;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长出隆起、湿润、中等大小、粉红色的菌落;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长出紫黑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将上述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染色阴性、单在、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短杆菌,无芽胞和荚膜。分离菌均符合大肠杆菌的培养特性。

4.3  生化试验  从12只病死鸡中共分离到细菌12株(每1只鸡确定为1株菌),每1户选取1株菌,共选取6株菌进行生化鉴定。结果6株菌M.R.和靛基质均阳性;V-P、H2S、尿素酶、柠檬酸盐分解和明胶液化均阴性;分解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产酸或产酸产气;分解乳糖、山梨醇和阿拉伯糖产酸;蔗糖、卫矛醇、水杨苷、棉子糖和鼠李糖产酸或不分解;不分解肌醇。6株菌均符合大肠杆菌生化反应特性。?

4.4  血清型鉴定  经O抗原鉴定(O1、O2、O20?、O78?等20种大肠杆菌抗O血清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3株菌为O78,2株为O1,1株为O2,1株未定。

4.5  致病力试验  6株菌做活菌计数后备用。取临床检查健康的15日龄Hisex雏公鸡35只,分为7组;第1~6组为试验组,每组的每只鸡分别腹腔接种第1~6株菌各0.2 ml/只(含菌1.0亿);第7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0.2 ml作为对照组。接种后隔离饲养。结果6组试验鸡在3~7日龄内全部死亡,并从病料中回收到接种菌。对照组存活。?

4.6  药敏试验   采用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结果对庆大霉素、甲砜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氟哌酸、新霉素、恩诺沙星、头孢氨苄中度敏感;对链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麦迪霉素和磺胺甲基乙唑不敏感。?

4.7  禽流感抗体监测  采用琼脂扩散试验(琼扩用抗原和阳性血清购自哈尔滨兽研所,抗原批号:20020225 ;阳性血清批号:20020225),对采集的292份血清进行了检测,6群鸡均检测出了禽流感抗体。共检出阳性105份,其中:蛋鸡阳性94份,阳性率范围22.45%~65%,平均阳性率37.9%(94/248);肉杂鸡阳性率25%(11/44)。?

4.8  禽流感血清亚型鉴定  随机挑取6群鸡经琼扩试验检出的阳性血清各4份,共计24份,用禽流感病毒H9和H5亚型标准抗原与选取的阳性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阳性判定标准为≥25,结果24份琼扩阳性血清的H9亚型禽流感HI价在25~28之间,H5亚型禽流感HI价均为阴性。?

4.9  新城疫抗体检测   对292份血清同时进行了新城疫抗体检测,采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抗原和阳性血清购自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抗原批号:20030227,阳性血清批号:20030227)法。经统计,292份血清的新城疫HI抗体效价在2lo2~9log2之间,其中,血清效价在4log2~7log2的血清比例占73.29%(214/292)。?

根据流行病学情况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以及实验室一系列试验证实,6户6群鸡均为H9亚型禽流感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从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治效果分析判定认为,H9亚型禽流感为原发病,大肠杆菌病为继发病。?

5  防治?

5.1  所有鸡群不论发病与否,均全部紧急接种H9亚型禽流感疫苗,注射剂量为0.5 ml/只。5.2  鉴于这些鸡群前期已大量使用了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故停喂一切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只给予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清瘟止痢散等)和一些增进食欲的中成药(如消食导滞散等)进行拌料,连续拌料5天;同时,给予水溶性鱼肝油和拜固舒饮水,每日各1次,按说明连续应用5天。?

5.3  其他措施:(1)注意鸡舍通风换气,鸡舍温、湿度适宜,增强鸡体抵抗力。(2)及时清理鸡粪,进行带鸡消毒,每日1次,连续消毒1周;对用具、食槽、水槽、接触病鸡的人员、污染场地严格消毒,病死鸡做深埋处理。(3)尽可能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经采取以上措施,在注苗后第5天内,除2个鸡群发病鸡数和死亡鸡数与注苗前比稍有增加外,其他4群鸡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和注苗前基本一致,从第6天开始,发病数逐渐减少,第12天后,除个别鸡死亡外,6群鸡病情基本稳定,没再出现新的发病死亡病例。?

6  小结与讨论

6.1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本次鸡群发病为H9亚型禽流感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禽流感为原发性疾病,大肠杆菌病为继发性疾病。通过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在H9亚型禽流感得到控制后,大肠杆菌病也得到了控制,最终有效控制了本次疫情的进一步发生和蔓延,收到了好的防治效果。?

6.2  本次发病的6群鸡均没有进行过H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鸡体缺乏免疫保护力。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大肠杆菌作为继发病原出现,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通常解释为大肠杆菌产生了耐药性。事实上,大肠杆菌常作为继发细菌出现,在发生大肠杆菌病的同时,多已伴有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因此,如果不考虑控制原发病而只考虑控制大肠杆菌引起的继发病,即使选择了对大肠杆菌高度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也不会理想。?

6.3  我市城区1999年曾发生H9亚型禽流感,2000年下半年,建立并实施了以高密度、程序化、大面积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后,有效的控制了H9亚型禽流感的发病流行。但从H9亚型禽流感的发病情况看,当时发病鸡群多为产蛋鸡群,育成鸡群的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极少死亡,养鸡户侥幸认为育雏、育成鸡不易发生H9亚型禽流感,加之疫苗成本大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养鸡户只重视产蛋鸡群的免疫,而对育雏育成鸡的免疫不甚重视,不按程序进行免疫。因此,养鸡户应该按照有关的免疫程序做好禽流感病的免疫工作,否则,育雏育成鸡在发生了H9亚型禽流感后,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做出正确诊断;另一方面,鸡体由于免疫抵抗力差,更易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或其他疾病,极易造成混合感染,给诊断和防治工作带来更大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11-21 22:23 , Processed in 0.115118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