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9|回复: 2
收起左侧

[分享] 驱动白羽肉鸡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核心技术路径(上)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研究生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24-5-20 10: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qw2.jpg
许毅,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家禽科学博士,高级畜牧师。现任江苏益客集团首席科学家,曾任新希望六和禽产业研究院院长,养殖服务公司总经理,禽产业饲料产品线路总经理。个人拥有郑州粮食学院饲料加工专业本科,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硕士,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家禽科学博士,美国西海岸大学EMBA等畜牧行业多学科和国际教育背景,具备国内外家禽行业多年从业经验,熟悉家禽一条龙生产及各生产环节的细节管理,在家禽养殖端申请专利50余项。

随着肉类供应逐渐恢复正常、行业产能持续扩张,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如今,企业运营不再仅仅关注利润追求,而是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发展的能力。特别是白羽肉鸡产业,在过去的五年里,出栏量从40亿只激增到80亿只,现已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从基本供应保障向更高水平发展迈进。因此,对于白羽肉鸡企业来说,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了一项重大挑战。这要求企业必须具备规避系统风险的能力,而识别系统风险就需要在纷繁复杂的不确定性中寻找那些相对确定的发展策略,通过技术创新打破壁垒,顺应市场发展的大趋势。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白羽肉鸡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本篇重点介绍白羽肉鸡产业发展中有哪些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禽肉蛋白消费占比将持续提升

白羽肉鸡产业发展的第一确定性,是禽肉蛋白在总动物蛋白消费中的占比会持续提升。这一趋势可以从三个不同的时间维度来分析:

a. 长期发展视角:参考发达国家动物蛋白消费的历史变迁(见图1),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未来也将遵循类似的路径,即禽肉在总动物蛋白消费中的比重将持续上升(见图2);
qw3.jpg
图1  2022年各国动物蛋白消费占比

qw4.jpg
图2  1991—2018年畜牧业发展特征的演变

b. 中期发展视角: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消费主力军正在发生更替。90后和00后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导力量,这将深刻改变动物蛋白的消费结构;

c. 短期发展视角:当前,饲料资源的紧张状况已经反映在政府的相关引导政策上。除了减少高质量植物蛋白原料的使用量外,政府还在逐步推动动物蛋白生产从高饲料消耗比的动物种类转向低消耗比、高效率的禽肉蛋白生产。

2、新旧产能持续置换

随着白羽肉鸡产业整体供应能力的显著提升,企业间的量利分化严重,这导致产能扩张的速度将逐渐放缓。自2018年至2023年,白羽肉鸡产业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出栏量从40亿只激增至近80亿只。在此期间,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单体屠宰规模的持续扩大带来的规模效应、自动化屠宰线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效率,以及一条龙企业产业结构的转变,企业的盈利能力出现了显著的分化。

数据显示,2023年生产量超过1.5亿只的大型集团公司数量,相比2021年增长了23%,而与2019年相比,更是飙升了228%。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年生产量在1.5亿至3.5亿只之间的集团公司之间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从2020年到2022年,无论是父母代种鸡还是屠宰环节,整个产业链都处于大规模的扩张阶段。特别是屠宰环节,其日屠宰产能从2500万只增加到了3000万只,导致产业利润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详见图3)。具体来看,2021年屠宰环节普遍面临亏损;而到了2022年,屠宰环节的利润差异开始显现,有的企业盈利高达0.7元,有的则亏损0.7元;进入2023年,产业的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剧,部分屠宰企业甚至出现了长期停工的情况。
qw5.jpg
图3  白羽肉鸡产业各环节日产能变化情况

鉴于当前相对充足的供应量和盈利能力的巨大差异,白羽肉鸡产业内部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可以预见,未来新旧产能的持续置换将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白羽肉鸡产业在经历了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考验后,不仅产量有所提升,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著增强。这使得鸡肉产品在终端消费市场的占比逐渐提高,成功占领消费者心智。然而,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可能带来短期内的产能过剩问题。因此,行业必须明确发展方向,企业应找准自身定位,并努力寻求技术上的突破,而非盲目地扩大产量

3. 高质量低成本的发展路径

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降低成本,将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众多行业都在倡导高质量发展,但高质量发展的真谛并非仅仅是通过提升产品品质来提高售价,从而增加利润。相反,它意味着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努力降低产品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的性价比。这看似矛盾,但实际上要求企业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并调整生产与供应方式。我们必须以消费者的需求和思维来指导生产和供应链的组织,而非固守传统的生产主导逻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为白羽肉鸡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那就是通过高质量与低成本并行来提升产品的性价比,这才是赢得竞争的关键。但要实现这一目标,白羽肉鸡产业需要展现出在选择或重塑竞争赛道上的战略决心。

4. 人口结构变化对供需两端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对白羽肉鸡产业的供需两端产生深远影响(见图4)。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白羽肉鸡产业将在种禽、养殖、屠宰等供应环节面临效率和质量的挑战。虽然企业可以通过自动化升级来解决供应问题,但标准化的自动化生产往往只能产出标准化的产品。而在老龄化社会中,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倾向于性价比高、优质的禽肉蛋白,并追求个性化的需求。因此,供需之间可能会出现结构性的不匹配。但值得注意的是,供需两端的变化并非线性关系,其中存在着量价博弈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qw6.jpg
图4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畜产品需求趋势变化

5. 祖代种源引种的波动

地缘政治因素常常为国际贸易带来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到引种的稳定性。目前,我国政府在种业振兴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从中长期角度看,会对国外的引种产生显著影响。预计国外的引种与国内品种质量的提升之间,在短期内或中期将形成一场博弈,这无疑增加了中国白羽肉鸡种源在源头上的不确定性。

我国祖代鸡的更新主要依赖于“国外引进+国内繁育”的模式。然而,由于外部环境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祖代鸡的月度更新量经常会出现大幅波动。资本市场对祖代鸡更新量的高度关注,也导致了一些不理性的产业行为增多。从历史角度来看,祖代鸡的更新量和存栏量具有较大的弹性,但基础产能是有保障的。然而,对祖代鸡短期数量的过度关注往往会导致过好的预期。一方面,这可能会引发竞相扩大产量的调控行为,从而造成产能的阶段性过度集中;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导致父母代种鸡质量下降,免疫抑制性疾病增多,以及商品代饲养管理难度增加,最终形成资源浪费。为了营造一个正常的经营环境,我们应该减少对祖代鸡的过度关注和暴利期待,而是更加注重引种和国产种鸡的质量,以提供优质的父母代鸡苗。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驱动白羽肉鸡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核心技术路径(中)、(下)

来源:中国禽业导刊,作者:许毅、李晶,作者单位:江苏益客集团,编辑:吴荣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发表于 2024-5-20 12:59:22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按照现在的大型鸡场建设规模,2023年至2025年,年出栏肉鸡将会达到120亿只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Rank: 9Rank: 9Rank: 9

来自
山东省 泰安市
发表于 2024-5-21 22:09:34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许博士,才子也!去哪里高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6-16 18:29 , Processed in 0.117604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