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5 16: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雏鸡腺胃炎及肌胃糜烂
发布时间:2008-10-10
近年来,在我国出现了一种以腺胃炎、腺胃肿大及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在美国、澳大利亚已有报道,在我国已有10多个省市发生本病的报道,自1997年以来,山东省青岛、枣庄、泰安、潍坊;辽宁大连、庄河等地发现本病流行,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率比较高,河南、河北等地区也有发生。
腺胃炎及肌胃糜烂是一种以鸡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腺胃肿大如乳白色球状,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禽病,发病鸡群病死率可达30%~50%,并且病程长、死淘率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一、腺胃炎及肌胃糜烂有哪些流行特点?
1、腺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以蛋雏鸡、肉雏鸡和青年鸡多发,其次为肉用公鸡和杂交肉鸡。
2、该病流行较广,发病地区发病率一般为7%~28%,死亡率一般为30%~50%。最早发病日龄见 于21日龄,25~50日龄为多发期,产蛋鸡也可发病。病程10~15天,长者可达35天,发病后5~8天为死亡高峰。
3、本病是由一种或几种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及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综合征;消化道和内分泌器官是这些致病因子的靶器官;病情的轻重与营养、管理和卫生因素有关;对此病的治疗效果一般不很理想,但对症治疗可减少死亡。
二、究竟有哪些原因可以引起腺胃炎及肌胃糜烂?
1、非传染性因素:
(1)日粮的生物胺 日粮原料如堆积的鱼粉、玉米筛出物、豆饼、维生素预混料、脂肪、禽肉粉和肉骨粉等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如组胺3-羟色胺、5-羟色胺、组氨酸、多巴胺、肌肉糜烂素、血清素等),这些生物胺是代谢过程中氨基酸脱羧后的降解产物,对动物有毒,其真正的潜在来源是动物副产品粉及降解产物。
(2)霉菌毒素 镰刀霉菌产生的T2毒素是一种腐蚀性刺激物,它可造成腺胃、肌胃和羽毛上皮的粘膜坏死;桔霉素基本上是一种肾毒素,它能使肌胃出现裂痕;卵孢毒素也能使腺胃、肌胃相连接的峡部环状面变大、坏死,粘膜被假膜性渗出物覆盖;圆弧酸可造成腺胃、肌胃、肝脏和脾脏损伤,腺胃肿大,粘膜增生,溃疡变厚,肌胃粘膜出现坏死。
2、传染性因素:
(1)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以瞎眼为特征),是腺胃炎发病的重要原因;
(2)不明原因的眼炎: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各种细菌、维生素A缺乏或通风不良引起的眼炎,都会导致腺胃炎的发病;
(3)一些垂直传播的未知病原或被特殊病原污染了的马立克氏病疫苗,很可能是该病发生的主要病原,如鸡网状内皮增生症(REV)、鸡贫血因子(CAV)等;
(4)上皮细胞的腺病毒包涵体、呼肠孤病毒感染是组胺发病机制中的因素之一,厌氧菌如梭状芽孢杆菌有时也是溃疡性肠炎和坏死性肝炎的继发感染因素。
3、 其它因素:
(1)补充VA不但不会缓解吸收,反而会降低体重和骨骼灰分;
(2)补加VE不仅可显著降低患苍白综合征3周龄肉雏鸡的死亡率,而且可显著缓解此病对雏鸡增重的影响;
(3)饲料营养不良、硫酸铜过量、日粮的氨基酸不平衡、缺乏日粮纤维、禁食、断水等都易发生此病;
(4)饲养密度过大,雏鸡早期育雏不良,雏鸡运输时间长,脱水等是此病发生的诱因。
三、临床上腺胃炎及肌胃糜烂具体有哪些症状?
(1)病鸡表现为呆立,缩颈,采食下降,精神不振,采食量仅达正常食量的1/2~1/3,鸡群个体体重差异明显,平均体重仅达标准体重的2/3~1/2,卧地不起;
(2)羽毛松乱,冠髯苍白,萎缩,可视粘膜苍白,嗉囊外观呈淡褐色,不时呕吐黑褐色米汤样物;
(3)鸡体消瘦,腹泻,排棕红色至黑色稀便,粪中有时出现血液,生长迟缓,重症者昏迷,直至衰竭死亡。
四、典型的腺胃炎及肌胃糜烂的病理解剖有哪些病变?
(1)病鸡呈现消瘦,肌肉苍白,胸腺、法氏囊萎缩,嗉囊扩张,内有黑褐色米汤样物;
(2)肌胃内径变粗,长度缩短,呈葫芦嘴或大蒜头状,外观有明显红、白相间的凝固性坏死灶或斑, 和腺胃连接处呈不同程度的糜烂、溃疡,肌肉壁肿胀,切开时肌肉壁增厚更加明显、肌胃角质膜为黑绿色或黑色,外观呈树皮样,上有糜烂区和溃疡灶,角质层不易剥离;
(3)腺胃的腺体呈不规则突出、变形,轻轻施压可挤出乳状液体,腺胃小于正常,肌肉松弛,易剥离;
(4)胆囊扩张为暗绿色,胆汁外溢,肠道内容物呈黑褐色水样,十二指肠、盲肠出现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肝脏、心脏肿大,质地柔软,有的病死鸡出现肾肿大,尿酸盐沉积。
(5)临床中腺胃炎常并发其他症状,如肝肾综合征、法氏囊损伤,甚至球虫感染等。
五、如何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腺胃炎及肌胃糜烂?
1、 对于非传染性腺胃炎及肌胃糜烂,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防治:
(1)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VB65mg、VC60mg、VK4mg;
(2)尽量避免使用鱼粉作为动物性蛋白饲料,即使使用,也应严格控制用量,在6%以下为宜;
(3)改善饲养条件, 避免过度拥挤;
(4)及时更换嗜湿垫料;
(5)全群鸡用0.2%碳酸氢钠水溶液饮水,早晚一次,连用2~3天;
(6)重症鸡,可用100mg止血敏或1mgVK3肌注(成鸡量),每天2次,同时配合康星护肝符(800斤水/瓶)饮水,连用5~6天;
(7)添加抗毒素制剂,使用高水平的VE,补加补肝药(茵陈蒿散100斤料/袋)、助消化药(达利500斤料/袋)、抗霉菌剂、毒素粘合剂,可使鸡群在5~7天内迅速恢复;
(8)使用抗酸剂,如雷尼替丁和氢氧化铝等以控制胃酸过高;
(9)饲料中添加酶制剂;
(10)对于霉菌毒素引起的可用硫酸铜0.05%饮水或制霉菌素1-2万单位/kg体重拌料,同时料中加入复合VB、浓缩鱼肝油、VK3等多维素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2、 对于传染性腺胃炎及肌胃糜烂,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防治:
(1)避免腺胃病毒和呼肠孤病毒感染(腺胃病毒包括包涵体肝炎又称贫血综合症和产蛋下降综合症;呼肠孤病毒包括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矮小综合征、呼吸道疾病和肠道疾病以及吸收不良综合症);种鸡的免疫程序进行必要的修订;
(2)添加作用于肠道的抗生素(常欣康400斤水/袋或常快400斤水/瓶),抑制厌氧菌如梭状芽孢杆菌的繁殖;
(3)金维8000(8000斤水/袋)饮水,连用10天;
(4)有眼炎的病鸡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一天4~5次;
(5)采集病死鸡肝、脾制成组织灭活苗,每羽肌注1ml;
(6)鸡群每天用平安或KAV带鸡消毒一次,每天清洁鸡舍一次,并用石灰水消毒地面、严格控制和检测种鸡群垂直传播的疾病,尤其是从国外引进的鸡种,对种鸡群要净化鸡网状内皮增生症(REV)等重要垂直感染病原,对鸡贫血因子(CAV)要净化或疫苗防疫,杜绝REV和CAV垂直传播;
(7)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消除营养不良,尤其要注意育雏的密度不能太大;
(8)使用没有被REV污染的马立克氏疫苗和鸡痘疫苗;
(9)加强对鸡痘、传染性支气管炎、传喉等疾病的控制;
1、针对鸡痘等病毒病的防治:首先作好疫苗防疫工作,加强舍内外消毒,消灭蚊蝇,其次要经常用康星博沙(400斤料/袋)或福通(100斤料/袋)拌料,独克(200斤水/袋)预防。
2、针对腺胃型传支的防治:发现症状后立即用鸡专用干扰素治疗,1次/天,连用2-3次。同时用含腺胃型传支的新支二联油苗皮下注射,同时配合KV21(200斤水/瓶)和喉炎净散和爽甚(100斤料/袋)连用3-5天。一般15天后就不会再出现和再发展,症状轻微的可以康复。
(10)预防:于20日龄时注射0.25ml/羽疫苗,其有效率达98.6%,但在高发病区,应在加强消毒灭菌的同时,适当加大疫苗的剂量,最好为0.5ml/羽,效果更好;
六、典型病例:
发病情况:某专业户饲养的2000只AA肉鸡在28日龄时开始发病并死亡,死亡数由每天3-5只逐日增加,最多1天死亡38只。户主曾用氯霉素粉拌料和三字球虫粉饮水治疗,但无效果,到33日龄就诊时已死亡117只,死亡率达5.7%。
临床症状:病鸡表现为采食下降,卧地不起,冠苍白;嗉囊外观呈淡黑色,不时呕吐黑褐色米汤样物;腹泻,拉棕红色稀粪;病重鸡昏迷,最后衰竭死亡。
剖检症状:解剖病死鸡5只,病变几乎相同。死鸡嗉囊扩张,内有黑褐色米汤样物;腺胃与肌胃连接区有不同程度的糜烂和溃疡,肌胃角质膜为黑褐色,外观呈树皮样,上有糜烂区和溃疡灶。肠道内充满黑褐色水样物,小肠、盲肠粘膜出血。
发病原因:经了解发现该养殖户肉鸡中后期饲料是自配料,饲料中添加了过期的鱼粉,用自配料饲喂3天后出现上述症状。
诊断结果:通过临床症状和剖检症状诊断为肌胃糜烂症。
治疗措施:立即更换饲料,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并按每公斤饲料添加维生素B65mg、维生素C60mg和维生素K34mg;全群鸡用0.2%NaHCO3溶液饮水,早晚各1次,连用2天,对发病鸡用止血敏100mg肌注,每日2次,连用4天。4天后鸡群停止死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