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10-25 23: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三年兵](2004-12-24 09:28:49)
本报讯 (通讯员范沛锋记者王玉亮)6栋鸡舍,2万多只蛋鸡,对一个规模养鸡场而言,似乎并不算稀奇。可如果把它建到4米深的地下,那就另当别论了。这样的事不但有,而且效益还不错,它就出自容城县华东养鸡场场长田泽之手。有关专家将这种养鸡模式认定为全国首创。
建“地下养鸡场”,田泽说是被“逼”出来的。因为只有4亩地,
按标准养殖规模最多1万多只,而这并不是田泽的目标。另一方面,田泽的启动资金也仅有几万元,滚动发展又成为必经之路。就这样,田泽建起了第一栋“地上鸡场”,引进4000只蛋鸡,通过勤奋学习和实践摸索,他很快成为一名行家里手,鸡舍也逐渐由1栋变成4栋,存栏达到1万多只。
随着规模的扩大和资金的积累,面积的制约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
颈。田泽开始集中精力探索地下养殖。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设计,“地下养鸡场”很快动工了,2000年,在4米深的地下,田泽的第一栋鸡舍建成了。
沿着倾斜的通道走进地下养鸡场,里面灯光明亮,6栋鸡舍整齐
排列,宽敞的走廊内,鸡蛋成箱摆放,每栋鸡舍顶端分别安装了20支灯泡,2万多只蛋鸡正在啄食或饮水。田泽介绍说:通过自筹资金和政府扶持,占地2亩多的主体工程已在去年提前完工,现在总资产已超过200万元,日产鸡蛋1500多公斤,每小时就能净赚100元!
一开始搞地下养鸡,光照和通风是必须考虑到的。为解决这些问
题,田泽摸索着用灯光代替日光,每栋鸡舍内还设置排气扇和通风口,没想到一试成功,产蛋期刚开始后的一周时间,产蛋率就达到了95%以上。
说起地下养鸡的优越性,田泽如数家珍:通过排风扇使每栋鸡舍
内的空气纵向流动,相互传染的机会相对减小,从而可以将鸡舍的间距缩短,节省了占地;地下冬暖夏凉,恒温性好,既不用安装取暖设备,又不用电扇降温,不仅减少了投资,还延长了产蛋高峰期,达到12个月以上;相对封闭的结构和紫外线消毒,减少了污染,病毒不易侵入,病害损失的风险大大降低。今年禽流感期间,地上鸡舍每天都要消毒,而地下鸡舍每周只需消毒一次。
如今,田泽的地下养鸡场吸引了众多客户和参观者,鸡蛋除供给
本地外,还销往京津、深圳、汕头等地。田泽正在申请注册商标,准备把鸡蛋摆上大城市的超市。
是真的吗,有知情着请介绍一下????
任丘大蛋纸箱2.45-2.5元
玉米0.6元:mad: :mad: :mad:
[/QUO报上见过: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