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94|回复: 6
收起左侧

抗寄生虫药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发表于 2006-10-20 20: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抗原虫药抗球虫药--抗其它原虫的药物--鸡常用抗球虫及抗其他寄生虫病药抗蠕虫药杀虫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0 20: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抗球虫药
[/center]


[center]
    球虫病是由一种单细胞原虫进入肠道而引起的一类流行病。鸡、鸭、鹅鸽、鹌鹑等均可感染发病。特别是鸡和火鸡最易感染。这种病对养禽业危害很大,如鸡场暴发球虫病,雏鸡的死亡率可达80%~100%。同时,这种病传播极快,通常由带病的鸡排出球虫卵囊,其它鸡吃了混有球虫卵囊的食物或秽物而受感染(有时球虫也会由人、飞禽、昆虫、家禽等传播)。病鸡在病后数月仍可能排出病原体。而球虫卵囊在温暖潮湿的泥土中能生存1年以上。由此可见,防治球虫病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球虫的生长过程可分三个阶段:无性繁殖阶段球虫在寄生部位(上皮细胞内)以裂殖法进行增殖;有性繁殖阶段以配子生殖法形成雌性细胞(大配子)和雄性细胞(小配子),雌雄两性细胞融合而成合子,这一阶段也在宿主的上皮细胞内完成;孢子生殖阶段合子变为卵囊。

    危害禽类的球虫达28种之多。其中寄生于鸡的已确定有9种,寄生于火鸡的有7种,寄生于鸭和鸽的各有5种。各种球虫常混合感染,大多寄生于小肠的前半部,寄生于盲肠和直肠的很少。在各种球虫中,以柔嫩艾美球虫和毒害艾美球虫的危害最大。
抗球虫药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年来研究工作进展较快。已知约有一百多种药物,被证实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球虫作用。但其中仅有少数符合有效、安全、价低、不易引起耐药性、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雏禽生长、与任何饲料配合不易受影响、无副作用等要求。以下介绍国内外较广泛应用的抗球虫药。

(一)呋喃类
作用与用途:? 本品较早应用于防治球虫病,主要对球虫生长过程中的第二代裂殖体有作用。可预防和控制鸡柔嫩艾尔美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堆型艾美尔球虫及鸭球虫。
应用参考:? 本品的毒性较其它抗球虫药大,但由于价格低,除对球虫等原虫有作用外,对细菌疾病也有效,故目前临床上还继续使用。
用量:? 混饲治疗浓度为400毫克/千克饲料,预防浓度为50~100毫克/千克饲料,均可连喂7~10天。
(二)磺胺类
磺胺类药物能有效地防治禽类球虫病。对鸡的小肠部球虫疗效较盲肠部球虫好。
其主要作用于无性繁殖阶段,抑制第二代裂殖体发育,对第一代裂殖体亦有作用,其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四天。因此,当首次发现鸡粪便中带有血液时,即应用磺胺类药物较有效,而感染后期效果不好。

现在国内外较多应用的磺胺类抗球虫药有如下几种:
1.磺胺喹恶啉
作用与用途:? 本品除能控制各种鸡球虫外,对火鸡及鸭的球虫亦有效。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较小,但来航鸡对本品较敏感,连续用药,可引起产蛋率下降,甚至死亡;其它品种的鸡如果用药量再增大,时间过长,也会发生慢性中毒,除了影响产蛋外,还会出现多发性神经炎和全身出血性变化,这可能是本品能抑制可合成维生素B1和K的细菌而引起的。发现中毒症状后,应立即停药,2周后可恢复。
用量:? 应用本品多采取间歇法,即用药与停药交替进行,这样可预防药物蓄积而产生毒性作用。作为治疗药物用时,常用0.1%浓度连续饲喂3天,停药3天后,改用500毫克/千克饲料饲喂2天;然后又停药3天,再用500毫克/千克饲料饲喂2天;若需要时还可停药3天,再按原剂量喂2天。作为预防用时,常用120毫克/千克饲料混饲、50毫克/升混饮,或用500毫克/升浓度在5天期间连续饲喂。本品在鸡体内排泄甚慢,休药期为10天。

2.磺胺-2,6-二甲氧嘧啶
作用与用途:? 本品具有较好的抗球虫作用,常用于球虫病暴发时的治疗。
本品与其它抗球虫药比较,其减轻病变方面与氨丙啉、磺胺氯吡嗪、SM2相近,而较SQ为好;在防止家禽死亡、增长体重方面较SQ好。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较低,但长期用药会使禽的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减弱,从而降低饲料利用率。
用量:? 14日龄雏鸡感染球虫病,可用500毫克/升的剂量混饮,连用3天,停药3天,再用3天;火鸡感染球虫病,可用250毫克/升混饮;本品的预防用量:为125毫克/升,肉鸡及新母鸡饲料添加剂的本品用量:也为125毫克/升,一般用至16周龄止,休药期为2天。

3.磺胺-6-甲氧嘧啶
作用与用途:? 本品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及鸭球虫有效,其作用较SMD好。如本品与DVD或TMP以5:1配合,还对鸡堆型艾美球虫有效。
用量:? 治疗鸡球虫病用本品200毫克/千克饲料混饲;治疗鸭球虫病用本品500~2000毫克/千克饲料混饲,或者用250~500毫克/升混饮。
4.磺胺氯吡嗪(ESb3)
作用与用途:? 用于治疗鸡暴发性球虫病。300毫克/千克饲料混饲,连用3天。
(三)抗菌增效剂类
1.二甲氧苄氨嘧啶(DVD)
应用参考:? 国外常以DVD(10毫克/千克饲料)与SQ(80毫克/千克饲料)配合,或者以DVD(55毫克/千克饲料)与SQ(62.5毫克/千克饲料)配合,均混饲给药。

用量:? 本品与磺胺-5-甲氧嘧啶(SMD)、磺胺二甲基嘧啶(SM2)、磺胺-6-甲氧嘧啶(SMM)分别按1:5配合,并用200毫克/千克饲料混饲给药,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及变位艾美尔球虫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2.二甲氧甲基苄氨嘧啶(OMP)
作用与用途:? 本品能防止布氏艾美尔球虫、柔嫩艾美尔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堆型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等单独或混合感染,并使机体产生自然免疫力。
用量:? 常与SDM合用,用量:本品75毫克/千克饲料,SDM125毫克/千克饲料。一般宰前2天停药。并限制应用于16周龄以上的鸡。

(四)抗生素类
1.莫能菌素(莫能霉素)
来源:? 由肉桂地链霉菌产生的酸性抗生素。
性状:? 莫能菌素钠为微白褐色及微橙黄色粉末,略有特异臭味。本品的干燥粉末在25.37、52中保存3年不降低效价,被认为是非常稳定的抗生素。莫能菌素钠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媒中。
作用与用途:? 本品对鸡多种艾美耳球虫有抑制作用,主要作用于球虫第一代裂殖体繁殖阶段,作用峰期,于感染后第二天效果最好,而且球虫对本品不易产生耐药性虫株。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本品能与钾离子直接作用,形成一种复合物。因此,抑制钾离子向球虫体内细胞的线粒体内转移,导致线粒体的功能受阻,如对某些物质的氧化和ATP水解等,使离子输送系统破坏,导致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停止,结果球虫死亡。

不良反应:? 本品用量:如超过120毫克/千克饲料,会降低产蛋鸡的采食量,并影响其产蛋量及蛋重。在日粮中将本品以242毫克/千克饲料添加量混料喂饲50日肉鸡,4周后生长率和饲料转换降低。剖检可见心冠、心室壁、心外膜都普遍充血、出血,肝脏外观变化,但其重量减轻。用量:超过120毫克/千克饲料可影响鸡的免疫力。
应用参考:? 用莫能霉素80~100毫克/千克饲料可预防鸡球虫病,可预防鸡球虫混合种卵囊的感染,保护率达100%。
用量:? 本品用90~110毫克/千克饲料混饲,可预防球虫病,并能促进机体生长。一般宰前3天停药,产蛋鸡限制使用。

2.盐霉素(沙利霉素)
来源:? 由白色链霉菌的培养液中发现的聚醚类抗生素。
性状:? 本品为白色粉末,易溶于乙醚和甲醇,但极难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 本品对堆型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等有作用。
本品是通过杀灭或显著延迟球虫成熟起作用的,它能将在无性发育期的球虫杀死在宿主细胞中,使大部分子孢子不能成熟为裂殖子,因为它能提高细胞膜质的阳离子的通透性,使细胞膜内外阳离子分布混乱,阻滞其新陈代谢。
本品除对球虫作用外,还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如与鸡球虫有密切关系有厌氧梭状芽孢杆菌有杀灭作用,对某些霉菌也有作用。但对革兰氏阴性菌、酵母和另一些霉菌则无作用。

本品用于鸡球虫病,对鸡还能促进生长,增加体重,且能缓解热应激。
不良反应:? 本品在鸡体内很快被排泄,没有明显的蓄积现象,安全性高,抗药性虫出现极为缓慢。
制剂、用量:? 粉剂。用量:可按50~70毫克/千克饲料浓度混料内服,优素精,含盐霉素10%。
3.加福
来源:? 由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yumaeusis)产生的单糖苷聚类抗生素。
作用与用途:? 本品对6种艾美耳球虫有效,能干扰球虫生活史的早期阶段,不仅能抑制球虫生长,也是一种杀球虫剂。
制剂、用量:? 粉剂:肉鸡混料添加量为5毫克/千克饲料,如用加福1%预混剂,每吨饲料添加0.5千克,上市前5天停药。

4.海南霉素
本品为聚醚类动物专用抗生素。
作用与用途:? 本品抗原虫作用强,尤其对鸡球虫病的疗效更好,对耐药球虫也有效,其作用机理似莫能霉素。其抗菌广谱,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厌氧菌及某些真菌等有效,并对鸡的增重效果明显,能提高饲料利用率。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小,无三致作用,连续服用不产生蓄积。产蛋鸡禁用。
制剂、用量:? 粉剂:鸡球素为含1%海南霉素的预混剂,治疗鸡球虫病浓度为10毫克/千克饲料,预防用浓度减半。
5.青霉素
每只鸡用量:为2000~5000单位,将一半溶于水中(每500只雏鸡用清水3000~5000毫升)自由饮用,另一半药拌料饲喂,连用3天。1月龄左右的鸡,每天肌注青霉素4万单位,连用4天。

6.土霉素、金霉素
雏鸡每只每天用2~4毫克,连用2~3天,或在精料中按300毫克/千克饲料浓度添加。
有报道认为,青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并无抗球虫作用,但能治疗球虫病的并发感染,故在发生球虫病时应用,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硫胺类衍生物
氨丙啉
性状:? 本品为白色乃至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或稍有异臭味,易溶于水,除可溶于甲醇外,难溶或几乎不溶于其它溶媒。
作用与用途:? 氨丙啉对柔嫩艾美尔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效果良好,它能抑制球虫第一代裂殖体的生长繁殖,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的第三天。其作用机理是因氨丙啉的化学结构与硫胺相似,是硫胺的对抗剂。宿主体内缺乏硫胺时,可使氨丙啉在虫体的结合量提高;反之,当日粮中增加硫胺含量,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B1达10毫克以上时,又会降低氨丙啉在虫体内的结合,从而减弱其抗球虫作用。所以用药时,要注意控制维生素B1在饲料中的含量。

本品是产蛋鸡的主要抗球虫药。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小,对雏鸡口服LD?50为5700毫克/千克体重,成年鸡为8000毫克/千克体重,应用剂量达125毫克/千克饲料时会产生轻度免疫抑制作用,用量:过大还能使维生素B?1缺乏。休药期为10天。
用量:? 本品预防和控制各种球虫病的用量:为100~125毫克/千克饲料,混饲连喂2周。
由于氨丙啉抗球虫范围广,所以常与其它抗球虫药合用,以扩大其抗球虫范围。如:氨丙啉100毫克/千克饲料与衣巴索4~8毫克/千克饲料配合,用量:为125毫克/千克饲料混饲。氨丙啉20%,衣巴索1%与磺胺喹恶啉12%配合,混饲用量:为165毫克/千克饲料。

应用以上复合物应注意:配用衣巴索(化学名为对乙酰胺基邻乙氧基苯甲酸酯)不能超过16毫克/千克饲料;同时不能用于产蛋鸡;配用磺胺喹恶啉停药期为7天。
敌灭素:有效成分:为二甲硫胺,其作用机理及用途与氨丙啉相同。以125毫克/千克饲料混饲。
(六)硝基苯酰胺类
1.球痢灵(二磷苯甲酰胺)
性状:? 本品为无色结晶粉末、无味、无臭、稳定性高。
作用与用途:? 本品对鸡、火鸡球虫有效,如毒害、柔嫩、布氏、巨型艾美尔球虫等,特别对寄生于小肠的毒害艾美尔球虫有效,主要抑制第一代裂殖体的增殖。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三天。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较低,雏鸡LD50为275毫克/千克体重。如给鸡以125~625毫克/千克饲料混饲给药,连用10天,也不发生明显中毒现象。本品用其治疗量和预防量,对鸡的生长发育、增重、产蛋及蛋孵化率均不出现不良现象。
用量:? 本品的预防量为125毫克/千克饲料;治疗量为250毫克/千克饲料,连喂3~5天,可治疗暴发性球虫病。
2.硝基氨苯酰胺
作用与用途:? 本品对鸡的各种球虫有效,但对鸡盲肠部球虫效果较差。
不良反应:? 本品具有一定的毒性,以1000毫克/千克饲料混饲,即会产生不良反应:。

用量:? 以250~500毫克/千克饲料浓度混饲,常用250毫克/千克饲料。
3.硝苯酰胺
作用、用途、用量:与硝基氯苯酰胺相同。
(七)喹啉类
1.甲苄氧喹啉(苄喹酸脂)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淡褐色,难溶于水,故其抗球虫作用与粉末颗粒大小相关,颗粒愈小作用愈好,因而一般制成1.8微米大小的颗粒应用。
作用与用途:? 本品的抗球虫作用可能是干扰虫体内DNA而合成。可预防鸡的盲肠、毒害、堆型、布氏和几种艾美尔球虫,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一天,主要抑制球虫第一代无性繁殖期孢子体的生长繁殖,在宿主感染卵囊的当天给药效果更佳。

本品的抗球虫效力较强,是喹啉类药物中乙羟喹啉的两倍、丁氧喹啉的10倍。如本品以5毫克/千克饲料混饲,其抗菌虫效力相当于氨丙啉62.5毫克/千克饲料及球痢灵125毫克/千克饲料的效力。
本品内服吸收少、毒性小、残留量低。因难以完全抑制卵囊产生,故易产生耐药性,并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力,因而应用受到限制。主要用于肉用仔鸡。
制剂、用量:? 常用其粉剂。混饲量为20毫克/千克饲料。
2.丁喹啉(丁喹酸酯)
作用与用途:?与甲苯氧喹啉相同。混饲量为82.5~110毫克/千克饲料。
3.乙羟喹啉(敌球素)
作用与用途:?与甲苄喹啉相同。混饲量为40毫克/千克饲料。

(八)双胍类
氯苯胍(罗本尼丁)
性状:? 盐酸氯苯胍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微溶于水乙醇,具有特异臭味。
作用与用途:? 本品对柔嫩、毒害、堆型、巨型和布氏艾美尔球虫有特效,对老药产生耐药虫株仍有效。
本品的抗球虫作用可能是抑制虫体内磷化氧化和ATP酶的活性。对鸡的各种球虫及鹅、鸭球虫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主要抑制球虫第一代裂殖体的生长繁殖,对第二代裂殖体也有作用,而且还能抑制卵囊的发育,使卵囊的排出数减少。其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三天。
不良反应:? 本品和毒性极低,鸡内服LD50为450毫克/千克体重,剂量用至600毫克/千克饲料经2个月混饲,也不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但连续用药后,部分鸡的肉和蛋会含有异味,所以产蛋鸡一般不宜应用,肉用鸡宜在宰前7天候停药。

因鸡内服吸收后,在体内被代谢成氯甲苯等9种代谢产物。一次口服后,鸡精神转好,食欲增加,拉血便减少,死亡率下降,粪检未发现球虫卵囊,数天后再以33毫克/千克饲料混饲7天,停止死亡。珍珠鸡球虫病可用本品40毫克/千克饲料混饲,鹅用60毫克/千克饲料混饲。
用量:? 30~33毫克/千克饲料混饲。
(九)氯羟吡啶(球落、氯甲吡啶醇)
性状:? 本品难溶于水,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也很低。在饲料加工、混合和贮藏过程中均非常稳定,各种饲料混合均无不良反应。
作用与用途:? 本品对鸡的8种球虫及鹅球虫均有效,能杀灭已从成熟卵囊中裂解出来的子孢子及第一代裂殖体。以柔嫩艾美尔球虫为例,作用峰期为感染后第一天。因此,适合用作预防药。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低,以400毫克/千克饲料以下的剂量混饲,不会对产生副作用,但剂量超过400毫克/千克饲料喂饲,会影响鸡的生长及产蛋。肉鸡及火鸡在屠宰前5天应降低药量或停止投药。但本品对鸭较敏感,每千克体重用2克即可致死。
用量:? 混饲用量为125毫克/千克饲料。
(十)均二苯脲类
1.尼卡巴嗪(双硝苯脲二甲嘧啶醇)
性状:? 本品为黄色、无味,微溶于水、乙醇、乙醚及氯仿。稳定性高,在室温下放置5年,其性状及含量均不发生变化。
作用与用途:? 本品能预防和控制鸡的盲肠、毒害、堆型、巨型、布氏等艾美尔球虫,主要抑制球虫第二代无性繁殖体的生长繁殖。以鸡柔嫩艾美尔球虫为例,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的第四天。球虫对其它球虫药已产生耐药性,如换用本品仍然有效。本品不易产生耐药性,不影响鸡对球虫产生免疫力。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较低,鸡口服本品的LD50为2400毫克/千克体重。如用量提高到800毫克/千克饲料或1600毫克/千克饲料时,鸡出现贫血。并影响蛋鸡产蛋,故本品禁用于产蛋鸡,如用于肉鸡应在宰前3天停药。125毫克/千克饲料以上能抑制轻度抑制免疫力,因此应注意应用剂量。
制剂、用量:? 常用其粉剂,混100~125毫克/千克饲料。
球净:含25%尼卡巴嗪,本品不宜在气温过高时使用,用量:为400~500毫克/千克饲料。
2.常山酮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灰白色结晶粉末。
作用与用途:? 本品对脆弱、毒害、巨型、堆型等鸡的艾美尔球虫发育期侵入上皮细胞的子孢子也有抑制作用。本品与其它抗球虫药无交叉抗药性。

不良反应:? 有报道:本品3毫克/千克饲料对肉鸡无不良反应,但9毫克/千克饲料以上会影响肉鸡的生长。而本品3毫克/千克饲料对鸭、鹅均有毒性,可引起死亡或生长速度显著减慢,内脏器官出现病理变化。
制剂、用量:? 氢溴酸常山酮又名速丹:粉剂。鸡用量:可按3毫克/千克饲料浓度混饲。鸭用量:为1毫克/千克饲料。

阿的平(疟涤平、盐酸米帕林)
性状:? 本品的盐酸盐为鲜黄色粉末,味苦,能溶于水,溶液为中性,呈黄色并带有荧光,易变质。
作用与用途:? 本品能控制鹅的球虫,用药后第三天粪便内即不见球虫卵囊。国外试验证明,本品具有抗绦虫、抗疟原虫、血变形虫等作用。由于本品在禽体中排泄较慢,所以其作用持久。

不良反应:? 鹅的中毒量为1克/千克体重。
制剂、用量:? 盐酸阿的平片剂:0.1克/片。治疗量:0.05~0.1克/千克体重。
(十一)使用抗球虫药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耐药性的产生和防止。对球虫病往往采用长时间、低浓度的化学药物进行预防。这样,球虫必然会像细菌那样,对某些药物产生耐药性,甚至出现交叉耐药现象。因此,目前出现越来越多的抗球虫药。如某种抗球虫药开始应用时有效,过一段时间后效果降低,势必要求寻找更替它的药物,这样几乎每两年就有一种新的抗球虫药出现。
球虫对各种抗球虫药所产生的耐药虫株有快慢的差别,其耐药性也随之有差异。据报道,球虫对喹啉类药物产生耐药虫株快,对氯羟吡啶较快,对磺胺类、呋喃类、氯苯胍等中速,而对氨丙啉、球痢灵等硝基酰胺类药物则慢,对尼卡巴嗪则更慢。

为了防止球虫产生耐药性,可以采用短时间内有计划地交替或轮换使用抗球虫药的办法,如有人建议:球痢灵、速丹、氯苯胍等交互使用。
第二,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药物的防治效果。在使用抗球虫药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善饲养管理,以提高禽体的抵抗力,减少球虫病的传染途径,从而提高抗球虫药的防治效果。
在应用抗球虫药的过程中,应保证供应雏禽富于维生素的饲料,因为有些抗球虫药(如磺胺类药)长期应用后,能抑制合成维生素B1和K的微生物,引起维生素B1和K缺乏,应加以补给,才能提高禽的抵抗力。但在使用某些抗球虫药(氨丙啉)时,由于它是硫胺的拮抗剂,必须减少维生素B1的含量。

根据球虫病多发生于15~20日龄之内的雏鸡,可将12日龄的雏鸡上架饲养,以减少球虫病的传染途径,从而降低发病率和药物的消耗。
第三,掌握药物的作用峰期。作用峰期是指抗球虫药适用于球虫发育的主要阶段。由于不同的药物抑制球虫生长阶段不同,其作用峰期也不相同,上述抗球虫药作用峰期见表。
了解和掌握药物作用峰期很重要,因为直接关系到能否合理选药和及时用药。
对作用峰期是在感染后第一、二天的抗球虫药,其抗球虫作用一般较弱,故常作预防药应用,如喹啉类、氯羟吡啶、莫能菌素等药物;作用峰期是在感染后第四天的抗球虫药,一般作用较强,故常作治疗药应用,如磺胺类、呋喃类、尼卡巴嗪等药物(表21-1)。

为了防止耐药性产生而采用短时期内交替使用药时,也必须掌握其作用峰期。因为先用抑制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再换用抑制第二代裂殖体发育的药物,就能减少耐药虫株的产生。
作用于球虫发育不同阶段的药物,对机体免疫性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抑制卵囊初期的药物,如喹啉类、氯羟吡啶、莫能菌素等,会影响机体的免疫性;然而,有些药物主要抑制第二代裂殖体发育,对机体的免疫性却影响不大,如磺胺类、尼卡巴嗪等。对于影响免疫力的药物,使用时应防止因突然停药而引起球虫爆发的现象。
第四,预防残留的重要性。由于抗球药一般用药时间较长,因此必然出现药品在肉蛋中的残留现象。肉、蛋被人食用后,则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预防残留是使用抗球虫药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根据各种抗球虫药的特点和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测定的数据,规定用药后应间隔多长时间,待残留药物排泄至安全量时,其肉、蛋方可食用。

近几年来,不少国家对使用抗球虫药作了规定。美国于1974年已由食品药品管理局公布如下规定,可供我国参考,见表21-2
表21-1 抗球虫药的作用峰期

药物名称 第一代孢子体        感染后第一天〖BHD〗
氯羟吡啶 第一代繁殖期初期    感染后第一天
莫能菌素 第一代裂殖体        感染后第二天
氨丙啉   第一代裂殖体        感染后第三天

球痢灵   第一代裂芽孢        感染后第三天
氯苯胍  主要作用第一代裂殖体 感染后第三天
        对第二代裂体也有作用
磺胺类  主要作用第二代裂殖体,感染后第四天
        对第一代裂体也有作用
呋喃类  第二代裂殖体         感染后第四天
尼卡巴嗪 第二代裂殖体        感染后第四天

表21-2 美国关于使用抗球虫药的规定

药 名                    作用峰期 上市前停药时间(天) 限制使用  磺胺喹恶啉            4                           10                      产蛋鸡
硝基氨苯酰胺      2~4                       0                      产蛋鸡

磺胺氯吡嗪           4                           4                  蛋不能人食用
呋喃唑酮
二甲氧苄氨嘧啶   2                                              16周龄以上的鸡
+磺胺2?
二甲氧密啶
呋喃西林             4                            5                  14周龄以上的鸡

莫能菌素          1~2                         3                       产蛋鸡
氯羟吡啶            1                             0                      16周龄以上鸡
氯苯胍               2                              5                      产蛋鸡
丁羟喹啉           1                              0
氨丙啉            2~3                           0
乙羟喹啉           1                              0
氨丙啉+衣巴索 4                              0
尼卡巴嗪           4                                                   产蛋鸡

球痢灵             2~4                          0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0 20: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抗其它原虫的药物
[/center]


[center]
    在原虫中,除对禽类危害较大的球虫外,还有白细胞原虫、禽毛滴虫、火鸡组织滴虫、六鞭毛虫、疟原虫及血变形虫等。
    白细胞原虫有感染鸭、鹅的西氏白细胞原虫和鹅白细胞原虫,感染火鸡的史氏白细胞原虫,感染鸡的卡氏白细胞原虫、沙氏白细胞原虫、安氏白细胞原虫、休氏白细胞原虫、鸡白细胞原虫。以上原虫感染家禽后产生白细胞原虫病。其特征是突然发病、贫血、脾和肝肿大,急性过程家禽很快死亡。白细胞原虫和球虫一样,需要经过几个发育阶段,其中绝大部分是无性繁殖,它的受精及有性发育是在昆虫(蚋和螨)体内,因此在用药预防本病的同时,要用杀虫药防治蚋和螨的侵袭。抗白细胞原虫常用的药物有:乙胺嘧啶、磺胺类、呋喃类、呋喃唑酮、氯羟吡啶、阿的平等。

    禽毛滴虫有上消化道毛滴虫及下消化道毛滴虫。上消化道毛滴虫主要使鸽致病,火鸡和鸡也受感染;下消化道毛滴虫主要使火鸡致病,鸡也可感染。感染上部的特征是流涎、嗉囊塌瘪、口涎恶臭。感染下部的特征是精神萎顿、下痢呈黄色水样,体重减轻,最后死亡。抗毛滴虫的药物有灭滴灵、硫酸铜等。
火鸡组织滴虫能使火鸡患病,称火鸡传染性盲肠肝炎(黑头病)。鸡也感染此病,发病后以盲肠和肝脏病变为特征。当火鸡及鸡患病时,异刺线虫在这些病鸡的盲肠内寄生,线虫体内就会带上组织滴虫,这些组织滴虫在线虫卵壳的保护下,随粪便排出外界环境,加速本病的蔓延和发展。因此,在治疗本病时,要定期应用驱线虫的药物,如驱虫净等。抗组织滴虫常用的药物有达美素、呋喃唑酮等。

六鞭毛虫能使火鸡、鸭、鹌鹑、雉以及鸽发生六鞭毛虫病,而鸡不感染此病。本病以严重下痢为特征。抗六鞭毛虫常用的药物有达美素等。
疟原虫有感染家禽的鸡疟原虫,感染鸟类(金丝雀)的管形疟原虫,感染野禽及野鸭的片形疟原虫。疟原虫的生活周期需要2个宿主,禽是它的中间宿主,在禽体内进行无性生殖,而受精和性成熟是在最终宿主蚊子的体内进行的。本病的特点是突然发病、严重贫血、显著衰弱、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精神委顿,最后死亡。抗疟原虫常用的药物有:氯羟吡啶、阿的平、乙胺嘧啶等。
血变形虫属的原虫可感染鸽、野鸭、鹌鹑、鸭等,其特征是大量红细胞破坏后出现贫血。抗血变形虫常用的药物有:氯羟吡啶、阿的平等。

治疗这些原虫病可用抗疟类药物如乙胺嘧啶、奎宁、伯氨喹、阿的平等;可用抗球虫药物如磺胺类、呋喃类、吡啶类等。此外还可用胂制剂如新胂凡纳明、氯苯胂等,但胂剂对水禽的毒性很大,又需静注给药,故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现分述如下:
1.乙胺嘧啶(息疟定、乙嘧啶)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粉末,微溶于热水和氯仿。
作用与用途:? 本品对原虫的作用可能是抑制其叶酸代谢而产生效应。因原虫细胞不能利用环境中的叶酸,必须以对氨基苯甲酸(PABA)为原料进行合成,而乙胺嘧啶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故影响叶酸的合成,从而使原虫繁殖受到抑制。本品多用于防治鸡白细胞原虫病及鸡、火鸡、鹅的疟原虫病。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小,口服较安全。
制剂、用量:? 片剂:6.25毫克/片。以1毫克/千克饲料混饲。
2.二甲硝基咪唑(达美素)
性状:? 本品无味、无臭、无色。
作用与用途:? 本品为广谱抗菌药物,具有抗阿米巴、滴虫、组织滴虫、纤毛虫等原虫的作用,也可抗大肠杆菌、多型性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及螺旋体等。
本品可防治火鸡、珍珠鸡、鸽、鹅、鸭、鹧鸪、雉和鹌鹑等禽类的组织滴虫病及六鞭毛虫病。能在饲料添加剂中与球虫抑制剂、抗生素等配伍,并有增重作用。
不良反应:? 水禽对本品甚为敏感,较大剂量可引起平衡失调。

制剂、用量:? 有片剂、胶囊剂、粉剂。治疗量:初用剂量为40~50毫克/千克体重,连用3~5天;以后用量:为25~30毫克/千克体重,连用15天。预防量:15毫克/千克体重,可连续使用直至宰前5天。治疗鸽毛滴虫还可用500毫克/升溶液混饮,连用7天。水禽用量:不能超过10毫克/千克体重。
3.甲硝基羟乙唑(灭滴灵)
性状:? 本品为白色粉末。
作用与用途:? 本品有强大的杀灭滴虫的作用,也可作抗厌氧菌感染。用于治疗鸽毛滴虫病。
制剂、用量:? 片剂:0.2克/片,0.5克/片。用量:有报道,将本品配成500毫克/升水溶液混饮,连用7天,停药3天,再饮用7天,效果较好。

4.硫酸铜
性状:? 本品为深蓝色结晶性颗粒、粉末。置于空气中会缓缓风化,故需密闭保存。
作用与用途:? 本品能使虫体物质代谢发生障碍,尤其是铜离子破坏虫体内酶的活性,从而起抗虫作用。本品对鸡、火鸡、鸽的上消化道毛滴虫具有抑制作用。
不良反应:? 应用过量会引起禽中毒。
用量:? 以本品1:2000的水溶液,作禽类饮水用。
5.磺胺甲氧吡嗪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无臭,味为苦,遇光易变黄色或棕黄色。
作用与用途:? 本品是长效剂,在体内吸收快,乙酰化率很低,故在体内药效维持时间长。主要用于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等所引起的感染,对原虫也有作用。故用于治疗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制剂、用量:? 片剂:0.25克/片。用量:以200~400毫克/千克饲料混饲,连用数天。
磺胺喹恶啉:治疗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以50毫克/升浓度混饮或以100毫克/千克饲料浓度混饲。
磺胺2?椂?籽踵奏ぃ褐瘟萍Π紫赴??娌 R?5~75毫克/千克饲料浓度混饲或混饮。
呋喃唑酮:治疗组织滴虫病用400毫克/千克饲料混饲,连用7~10天;治疗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100毫克/千克饲料混饲。
氯羟吡啶:治疗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鸡、火鸡、鹅的疟原虫病及血变形虫病等。以250毫克/千克饲料混饲,连用7天。
阿的平:有抗疟原虫、血变形虫、白细胞原虫等作用,故可适用于治疗白细胞原虫疟疾等。盐酸阿的平片剂:0.1克/片。治疗量:0.05~0.1克/千克体重。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0 20: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鸡常用抗球虫及抗其他寄生虫病药
[/center]


<DIV align=center>

药物名称<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mso-bidi-font-size: 10.0p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0 20: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抗蠕虫药
[/center]


[center]
    抗蠕虫药又称驱虫药。本类药物对危害禽类的各种蠕虫具有驱除、杀灭作用。用药前必须确诊病原,然后选择有确实疗效的抗蠕虫药,做到有的放矢。对禽体危害的蠕虫有:
    线虫:如蛔虫、鸡饰带线虫、类圆形线虫、毛细线虫等。其特点为虫体似线,雌雄异体,生活史中大多数没有中间宿主。
    绦虫:如四角瑞利绦虫、棘沟瑞利绦虫、有轮瑞利绦虫、载文绦虫等。其特点为虫体扁长如带状,前端有一头节,后部为多数节片所连成的体节,成熟的体节可脱落,并随粪排出体外。雌雄同体,它们的生殖器在每个节片上内独立发育,在生活史中有中间宿主,如家蝇、甲壳虫、蛞蝓等。

    吸虫:如卷棘口吸虫、似椎低颈吸虫、纤细背孔吸虫、杯尾吸虫等。其特点为虫体扁平,呈柳叶状,有吸盘。雌雄同体,在生活史中有中间宿主,如螺蛳、蜻蜓幼虫等。
    常用的抗蠕虫药分为抗线虫药、抗绦虫药和抗吸虫药3大类。用药时又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分为治疗性驱虫和预防性驱虫。治疗性驱虫是一种紧急措施,只有发生寄生虫病才需进行,以免禽类因蠕虫危害而死亡;预防性驱虫是根据蠕虫病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的规律,每年在一定时间内进行1~2次驱虫,可免除蠕虫对禽的侵袭。
在驱虫过程中,对有中间宿主的蠕虫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割断终宿主与中间宿主的关系,避免流行和发展,保证驱虫效果。

一、抗线虫药
1.哌嗪(哌哔嗪)
性状:? 易溶于水,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应避光、密封保存。
作用与用途:? 哌嗪主要对禽的蛔虫有效,对蛔虫神经肌肉接头具有箭毒样作用,一般对其成虫效果好,对未成熟的虫体效果差,故常用于驱除禽蛔虫的成虫。
不良反应:? 本品应用安全,按治疗剂量或加大到1克/千克体重应用,也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再加大到2克/千克体重,禽在1~3小时后会出现食欲减退,但5小时后即恢复。
应用参考:? 本品驱虫范围较窄,常与其它驱虫药如硫双二氯酚配合,对禽蛔虫、蛲虫及绦虫都有效果。

制剂、用量:? 国内常用的制剂有枸橼酸哌嗪及磷酸哌嗪。
枸橼酸哌嗪(驱蛔灵)为白色晶体粉末,可溶于水。片剂:0.5克/片。
磷酸哌嗪为白色晶状粉末,难溶于水。片剂:0.5克/片。
用法:混饲0.2~0.3克/千克体重,亦可按0.4~0.8%混饮。
2.左旋咪唑(左咪唑、左噻咪唑)
性状:? 左旋咪唑的盐酸盐为白色或淡黄色晶体粉末,易溶于水。本品为噻咪唑的左旋体。
作用与用途:? 本品为广谱、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的驱虫药,对禽类多种线虫有效。如鸡蛔虫、异刺线虫、鹅裂口线虫、同刺线虫、鸽蛔虫、毛细线虫、气管线虫、鸭丝虫等均有效,对蛔虫的效果更好。因它能抑制蛔虫肌肉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阻断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影响蛔虫的无氧代谢,从而使蛔虫肌肉麻痹失去活力,并随粪便排出。所以本品对蛔虫的成虫及未成熟的虫体均有效。如口服盐酸左旋咪唑,其用量:为20毫克/千克体重,对鸡蛔虫的成虫和幼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9%及100%。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较噻咪唑低,小白鼠口服LD?50为185.87毫克/千克体重。成年鸡口服量增至160毫克/千克体未见毒性反应;达到360毫克/千克体重时,表现不活泼,食欲稍差;再增至480毫克/千克体重和640毫克/千克体重时,可引起鸡死亡。
制剂、用量:? 盐酸左旋咪唑片剂:25毫克/片、50毫克/片。
本品驱蛔虫饮服量为24毫克/千克体重,驱虫率达100%;驱异刺线虫和毛细线虫量为36毫克/千克体重,均有较佳驱虫效果。
3.噻苯咪唑(噻苯咪、噻苯达唑)
性状:? 为白色微黄色晶状粉末,难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 噻苯唑对蛔虫的作用主要是抑制虫体延胡索酸还原酶的活性,使延索胡酸不能还原为琥珀酸,因而不能生成虫体肌肉活动所需的ATP。此外,它还能改变虫体的渗透性,使肠腔内的葡萄糖不能通过单细胞层的肠壁,进入体腔,从而使虫体缺糖。以上两个因素可导致虫体肌肉麻痹而死亡。

本品为广谱、高效、低毒的驱线虫药。由于它在组织中可广泛分布,所以除对成虫有效外,对在组织中移动的幼虫也有效,同时还有抑制虫卵发育等作用。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很小,用治疗剂量一般不会引起任何反应。
制剂、用量:? 片剂:0.25克/片。以0.1%浓度混饲喂鸡,连用7天,可驱鸡气管交合线虫。用10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可驱鸡毛细线虫和蛔虫。
4.双羟萘酸噻咪啶(噻咪啶)
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粉末,无臭、无味,在乙醇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对光敏感。
作用与用途:? 本品对蛔虫的驱除作用是抑制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蓄积,从而使虫体肌肉剧烈收缩,并引起痉挛性麻痹,最后被排出体外。

本品可驱除鸡的蛔虫,用药后2小时开始排出。4~10小时为排虫高峰,以后逐渐减少,驱虫率达100%。但据报道:对绦虫和异刺线虫无效。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极小,如用量:增至60毫克/千克体重、100毫克/千克体重,均无不良反应:。
制剂、用量:? 片剂:0.3克/片。内服:15毫克/千克体重。
5.丙硫苯咪唑(丙硫苯唑、抗蠕敏)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不溶于水,微溶于有机溶剂。
作用与用途:? 本品为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对鸡蛔虫、异刺线虫、卷棘口吸虫、棘钩赖利绦虫,对鹅剑带绦虫、膜壳科绦虫,对鸭膜壳科绦虫、卷棘口吸虫、接睾棘口吸虫等有高效。

鸡用药后,7小时开始排虫,16小时达高潮,32小时排完。鹅、鸭用药后,5小时开始排虫,一般48小时排完。
不良反应:? 本品毒性低,大白鼠口服LD?50为2~4克/千克体重,鸡的中毒量为200~300毫克/千克体重,鸭的安全指数达最高治疗量的22倍。有报道:产蛋鸡投药后,产蛋量下降30.96%。
应用参考:? 鸡一次口服30毫克/千克体重,对鸡蛔虫成虫的驱除率达100%,但对蛔虫幼虫效果较差,驱除率为87%;以20毫克/千克体重逐只投服,驱除鸭绦虫,驱虫率为100%;对人工感染鸡东方次睾吸虫病,每只鸡150毫克,驱虫率达100%。

制剂、用量:? 片剂:200毫克/片。内服量:鸡为3毫克/千克体重,鹅为40毫克/千克体重,鸭为25毫克/千克体重。
6.二氯酚
性状:? 本品为白色粉末,有酚臭,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乙醇。
作用与用途:? 本品的驱虫作用是破坏体内氧化磷酸化过程。对鸡赖利绦虫、鸭棘头虫孟氏眼线虫有效。
制剂、用量:? 鸡用量:为300毫克/千克体重,鸭用量:为500毫克/千克体重,对孟氏眼线虫可用10%溶液点眼2~3次。
二、抗绦虫药
槟榔
来源:? 槟榔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其有效成分:为槟榔碱。
作用与用途:? 槟榔碱具有拟胆碱的作用,能使虫体肌肉活动兴奋,随后即转入麻痹使其失去吸附宿主肠壁的能力。加上槟榔碱还能使宿主胃肠道蠕动加强,从而促进虫体的排出。

槟榔能除鸡绦虫及鸭、鹅的剑带绦虫、膜壳绦虫、片形破缘绦虫、假头绦虫等,驱虫率为100%。同时还对吸虫有作用,驱虫率达率达91%~100%。用药后5~30分钟开始排虫,可持续2~3小时。
不良反应:? 鸡对槟榔的耐受性大,鸭、鹅较小,鹅的用量:达到0.5克/千克体重,即发生中毒。中毒主要出现“毒蕈碱”样作用,即流涎、瞳孔缩小、胃肠蠕动加强;也出现“烟碱”样作用,即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为此,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大群驱虫,必须先用本品做小群(10~15只)试验;第二,瘦弱禽用量适当减少;第三,如果出现中毒(一般投药后15~30分钟出现),即肌注硫酸阿托品,用量为每只0.2~0.5毫升(每毫升含0.5毫克)。

应用参考:? 据报道,槟榔煎剂内服对鸡驱虫效果较快,片剂与粉剂15~20分钟即排虫。
本品10%煎剂是用50克槟榔片,加水500~600毫升,文火煎半小时后过滤,滤液注入量筒,补足500毫升,冷却后即可应用。
以每千克体重为0.75~1克槟榔制成煎剂,给鸭逐只灌服,驱虫率为51.67~67.69%且有25%~50%出现程度不同的毒副反应。
制剂、用量:? 槟榔:内服或煎服,鸡1~1.5克/千克体重,鸭0.5~0.8克/千克体重,鹅0.2~0.3克/千克体重。
氢溴酸槟榔碱:内服,鸡3毫克/千克体重,鸭、鹅1~2毫克/千克体重。
三、抗吸虫药

硫双二氯酚(别丁)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和稀碱液中。
作用与用途:? 硫双二氯酚与噻咪唑的作用相似,能抑制虫体延胡索酸还原酶的活性,阻断ATP的产生,从而导致虫体肌肉麻痹而死亡。
本品可驱除禽类的各种吸虫,也可驱除鸡的赖利绦虫、鹅剑带绦虫及鸭绦虫等。
不良反应:? 禽类种属不同、品种不同,对本品的敏感性有差异。如鸭的敏感性较鸡强,其中又以北京鸭较敏感。当剂量稍大时,有些禽类会出现拉稀现象,并有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产蛋下降等副作用,但数日内可逐渐恢复。

有报道:杂交麻鸭治疗量可用到每千克体重200毫克,即使每千克体重用到500毫克也不出现中毒反应。鸡的耐受性强,内服800毫克/千克体重,无异常反应,1克/千克体重才会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制剂、用量:? 片剂:0.25克/片。鸡内服用0.1~0.5克/千克体重。


[/cent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菏泽
发表于 2006-11-2 22: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11-4 21: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客气..只要对你有用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3 04:02 , Processed in 0.251225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