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浅谈我国兽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闫小峰 孙志文
(北京市兽药监察所,北京 100107)
[摘要] 通过2008年全国兽药质量抽检结果,分析了我国兽药质量安全现状,如非法生产问题突出,含量不足、蓄意造假,经营和使用环节假劣兽药比例仍然较高等问题。剖析了兽药行业生产环节、经营环节、使用环节、兽药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兽药GMP发展,规范兽药经营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监督等措施。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作为为畜牧业报驾护航的兽药行业,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兽药是特殊商品,它不仅影响动物防病治病的效果,而且通过食物链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可食性动物性产品药物残留超标,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影响人类健康,同时也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因此,必须坚持和强调兽药的质量和安全性,加强政府引导和增强监管力度,促进我国兽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我国兽药质量安全现状
从[1-4]获悉,2008年,农业部组织全国省级兽药监察机构共抽检兽药合法企业产品14062批,合格11503批,合格率为81.8%,比2007年度提高3.3%。其中从生产企业抽取样品3330批,合格率为96.3%,比2007年度降低0.4%;从经营企业抽取样品8624批,合格率为77.0%,比2007年度提高2.3%;从使用单位抽取样品1716批,合格率为79.5%,比2007年度提高4.2%;抽取水产用药631批,合格率为81.0%,比2007年度提高1.4%;抽取蚕、蜂用药58批,合格率为70.7,比2007年度提高15.0%。抽检化学类药品7771批,合格率为84.9%,抽检抗生素类药品3256批,合格率为79.2%,抽检中药类药品2807批,合格率为77.2%,抽检其他类药品222批,合格率为70.7%。
监督抽检结果显示,兽药市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非法生产问题突出。第一季度抽检到20个非法企业的27批假兽药,第二季度抽检到92个非法企业的121批假兽药,第三季度抽检到93个非法企业的119批假兽药,第四季度抽检到47个非法企业的61批假兽药。二是蓄意造假问题较为突出。部分企业存在套用或编造文号、改变配方、大幅减少投药量等违法行为。三是涉嫌假冒产品数量较多。由地方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兽药监察部门出具证明,涉嫌假冒兽药产品460批。四是个别企业违规加大投药量,致使含量严重超标。五是改变组方。产品中加入不明物质干扰检测,部分产品中违规添加其他药物成分。六是经营和使用环节兽药合格率明显低于生产环节。
2 兽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兽药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
2.1.1认识不到位
在经历兽药GMP认证的洗礼后,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竞争力差的企业已经被清理出兽药市场,这对我国兽药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无疑是有利的。然而,部分企业对GMP的理解还存有偏见,他们把GMP当成了护身符、通行证,认为通过GMP就万事大吉了,今后需要做的就是快马加鞭,生产销售,赚取金钱,而忽视了对兽药生产质量的管理。
2.1.2受利益驱使,生产假劣兽药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个别生产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销售产品。如非法企业生产兽药、合法企业伪造、套用文号、擅自改变产品配方以增加药效、低含量降低成本、标签夸大疗效等。这些药物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如改变产品配方的药物未做过毒性试验、耐药性试验和残留试验等,多数存在着分解和药效不稳定等问题,这些药物虽不会像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亮菌甲素注射液”和完达山药业“刺五加注射液”那样直接威胁人的生命,但会给动物疫病防治和动物产品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从而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2.1.3在非GMP的环境下生产
个别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非GMP的环境下组织生产,导致产品质量不能保证。
2.1.4质量控制意识和质量控制水平较差
各兽药生产企业在通过GMP认证后,陆续开展了扩大生产,这些企业少则申报几十个产品,多则几百个,企业的生产线虽能满足生产需要,但未购入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没有及时培训检验人员,从而使生产用原料、兽药半成品和兽药成品质量失控。
2. 2 兽药经营环节存在的问题
2. 2.1 部分企业无证经营,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有些企业无证兼营兽药,逃避政府部门监管。部分兽药经营者专业水平低,对兽医、兽药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对兽药质量进行简单辨别,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误导养殖户的问题。
2. 2.2非法经营假劣兽药
某些兽药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经营一些来路不明假劣兽药,一些科研院所研制生产的中试产品销售较为普遍,由于采取隐蔽的销售方式,无购销和出入库记录,查处难度较大,严重扰乱了兽药经营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