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90|回复: 1
收起左侧

【连载七】4321疾病防控精髓|育雏育成期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4—18周龄)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9-8-25 11: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4-6周龄(抗体上升期)的疾病预防与控制
此阶段母源抗体消解为零,自身免疫抗体逐渐上升,但尚未具备坚强保护力(如曲线图1、曲线图2所示),鸡群非常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是疾病发生的“高危期”。

(一)、疾病预防与控制原则
1、做好隔离、卫生与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对育雏区封锁隔离,防止经人员、物品、车辆、其它动物等传播疾病;加强鸡舍内外环境的卫生与消毒工作,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含量。
2、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不良应激因素会降低鸡群的抵抗力,进而激发各种疾病。重点是保温与通风关系的处理,此阶段鸡群初步具备体温调节能力,但呼吸量增加,要由育雏前期的以保温为主逐渐过渡到温度与通风并重,最后到以通风为主。
3、继续供给鸡群高营养、全价、均衡的饲料,保证每只鸡获得均衡的营养,保证鸡群体质、免疫器官的良好发育。
4、仔细观察鸡群,及时发现疾病征兆,及早采取控制措施。
(二)易发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1、新城疫(ND)的预防与控制
(1)、本病主要特点
①、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初春、秋冬季节易发。②、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达90%。③、病鸡缩脖闭眼,张口伸颈,拉黄绿色水样稀便,常出现脚、翅麻痹,头颈扭曲,转圈等神经症状(图1)。④、剖检以出血和溃疡为主。可见气管、脂肪(心冠部、腹腔、内脏浆膜面)、腺胃乳头或粘膜、腺胃与食道或肌胃交接处、肌胃角质膜下、十二指肠及小肠黏膜等部位有出血点、出血斑或溃疡,肠道淋巴组织发达部位形成枣核状溃疡,产蛋鸡卵泡变形、出血等(图2)。
(2)、预防与控制关键点
①、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落实(推荐使用维奥瑞得销售的VIR 105疫苗和VIRSIN 121L灭活疫苗)。建议免疫程序为:
首免:1-3日龄,Ⅱ系、IV系或克隆株疫苗;二免:首免后1-2周,VH、IV系或克隆株;三免:二免后2-3周,活苗+灭活苗;四免:8-10周龄,IV系或克隆株气雾或点眼;五免:16-18周龄,活苗+灭活苗。
②、免疫注意事项
A、及早实施免疫,提前建立局部粘膜抵抗力。
B、活疫苗与灭活苗联合使用。活疫苗免疫后产生免疫应答早,免疫力完全,缺点是产生的体液抗体低且维持时间短。灭活苗免疫能诱导机体产生坚强而持久的体液抗体,但产生免疫应答晚,且不能产生局部粘膜抗体。两种疫苗联合使用可以做到优势互补,给鸡群提供坚强且持久的保护。
C、根据抗体水平,及时补充免疫。当前主要以非典型新城疫发生为主,原因是鸡群抗体不均匀有效,因而监测鸡群的抗体水平非常重要,要保证HI抗体水平育成期不低于6,蛋鸡不低于9。
③、发生新城疫后应采取措施
A、紧急免疫:可用Ⅳ系苗4倍量饮水或气雾免疫,使尚未感染鸡迅速获得抵抗力。
B、加强饲养管理,控制继发感染: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营养剂和药物,增强鸡群体质,防止继发感染。

2、鸡痘(FP)的预防与控制
(1)、本病主要特点
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蚊虫多发季节多发。主要表现两种类型。
皮肤型:在鸡体无羽毛部位,如:鸡冠、肉垂、眼睑、翼下、腿部皮肤上形成痘疹,死亡很少,但可导致发育迟缓,产蛋率降低(图3);
白喉型:在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粘膜形成痘疹,爆发后可造成鸡只窒息死亡,高达30%-50%的死亡率(图4)。
(2)、预防与控制关键点
①、免疫接种。此病使用疫苗免疫2次,可很好控制。一般在2-3周龄时首免,4-5月龄时进行第二次接种。刺种为首先免疫方法,肌肉注射或饮水等免疫方法效果不好,易造成免疫失败。②、在夏秋季节,做好蚊虫的驱杀工作,以防感染。③、避免各种原因引起的啄癖或机械性外伤。
二、7-18周龄(抗体平稳期)的疾病预防与控制
鸡群经过雏鸡阶段的初免与加强免疫后,获得了良好的抵抗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禽流感、新城疫等疾病的抗体在8-10周龄时下降至较低水平,此时必须及时补免,才能保证鸡群足够的抵抗力。
易发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一、传染性喉炎(ILT)的预防与控制
(1)、本病主要特点
①、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寒冷季节症状表现严重,死亡率10-20%,易继发大肠杆菌、支原体病等。②、病鸡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流鼻汁,流泪并伴有结膜炎(图5);鸡冠发紫,笼具上常见咳出的血痰。③、剖检可见气管和喉部粘膜充血、出血,气管内有多量渗出物或血块(图6)。
(2)、预防与控制关键点
1、发病鸡舍与健康鸡舍严格隔离,彻底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扩散。
2、免疫接种
①、免疫程序:5-6周龄首免,13-14周龄二免,可保护整个产蛋期。
②、免疫注意事项:
A、慎重选择疫苗厂家,严格控制疫苗用量。选择免疫效果好、副作用小的疫苗使用,免疫剂量不超过1头份。
B、控制免疫反应。可在免疫时投服抗菌素减轻应激反应。
C、避免免疫干扰。与其他活疫苗的免疫要间隔7天以上。
3、发病后的紧急免疫:因本病流行速度慢,发病后使用疫苗紧急接种可获得良好效果。

二、传染性鼻炎(IC)的预防与控制
(1)、本病主要特点
①、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呼吸道病,以水样乃至脓性鼻汁漏出、颜面浮肿为特征(图7)。雏鸡、育成鸡影响增重,产蛋鸡的卵巢受侵害,产蛋明显下降(10%-40%)。②、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易感鸡与感染鸡接触后可在1-3天内出现症状,可通过病鸡、饲料、饮水、养鸡器具、衣服等传播。③、本病的发生与饲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冬秋季节通风不良的鸡舍容易发生。
(2)、预防与控制关键点
①、隔离饲养:不从不明来源处引进鸡群;健康鸡与康复鸡要远距离隔离饲养;发病鸡群淘汰后,要对鸡舍和设备进行彻底清洗与消毒,空舍2-3周后再进新鸡。②、疫苗免疫。用A型、B型或C型菌单价疫苗或混在一起的多价苗(图8),在预计本病暴发前2-3周接种疫苗,一般需要接种两次疫苗,间隔5周以上(推荐使用北京维奥瑞得销售的VIRSIN 336(A+B+C)型三价联苗)。③、加强饲养管理:换气不良,密饲等不良环境,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要注意改善。④、治疗。对本病敏感的药物有磺胺类药、卡那霉素、链霉素等。治疗时要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评分

参与人数 1 +20 收起 理由
王日田 + 20 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Rank: 9Rank: 9Rank: 9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信阳
发表于 2009-8-25 12: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信阳
谢谢楼主,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7 14:53 , Processed in 0.102242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