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37|回复: 5
收起左侧

近代畜牧兽医第一人 盛彤笙

[复制链接]

0

菩提树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22-11-26 21:53:05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北邯郸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盛彤笙:倾情教育事业

          盛彤笙(1911—1987),江西永新人。著名兽医学家、微生物学家和兽医教育家,中国现代兽医学奠基人之一。1928年考入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1932年7月毕业于理学院动物学系,获学士学位。后留学德国,1936年在德国柏林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38年在德国汉诺威医学院获兽医学博士学位。

1946年创建了国立兽医学院并担任院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副部长及西北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西北兽医学院院长,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和西北畜牧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备委员会第一副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人畜共患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兽医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首先证实四川成都的水牛“四脚寒”为脑脊髓炎,并发现脑脊髓炎系由病毒所致;在对马鼻疽病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一定浓度的磺胺嘧啶(SD)对鼻疽杆菌具有杀灭作用;培养了一大批畜牧兽医高级人才,译著了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克氏细菌学》《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内科学》等经典著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被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2009年共和国成立60周年前夕,农业部隆重表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作出突出贡献的100名“三农”模范人物。有一个人的名字赫然在列,他就是国立兽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的前身)、中科院西北分院、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两院两所”的创建者、原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称为“我们的大学问家”、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称为我国“畜牧兽医教育的先驱”的盛彤笙先生。先生情系苍生、孜孜以求,开创了我国畜牧兽医事业让人难以忘却的史诗般业绩。“美衣美食”,毕生倾情我国畜牧兽医事业

1911年6月4日,盛彤笙先生出生于湖南长沙,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1928年,盛彤笙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理学院动物学系,用三年时间就修完四年的学分,随转入上海医学院本科继续学习深造。1934年夏,盛彤笙先生在上海医学院读完本科三年级,还差两年毕业时得到了出国留学机会,这年9月他赴德留学。在留学期间,他先后在柏林大学医学院、汉诺威兽医学院学习,并先后于1936年和1938年获得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和、兽医学博士。

4年的留学时光,盛彤笙先生亲眼见证了欧洲各国与中国之间在科技文明和人民体质上的明显差距,深受触动;他坚信只有强健的民族,发达的科学技术,才能使中国摆脱长期落后,被列强欺凌的处境,因而普及科技教育,改善食物结构以增强人民体质成为当务之急。自此,他立志要以自己的兽医专业作为切入点,走教育、科学救国之路,兴办学校培养英才,造福民族。

为了实现自己科技救国的理想,1938年,盛彤笙先生毅然放弃国外的舒适生活,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山河破碎的祖国。回国后,他先后在江西省立兽医专科学校、西北农学院、国立中央大学执教。因为年轻,被师生亲切地称为“娃娃教授”。在此期间,他翻译了从德国带回来的诸多教材,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兽医细菌学实习指导》和《家畜尸体解剖技术》,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章可循,还编写了《军马毒气中毒》《马匹的重要传染病》等几本科普读物。编辑、发行了畜牧兽医专业刊物,担任《中华自然科学社社闻》主编。中央大学的五年,盛彤笙先生科研成果颇丰,1946年盛彤笙先生仅以35岁的年龄,被国民政府教育部聘为国立兽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前身)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盛彤笙先生在彭德怀、习仲勋、张治中等领导下的西北军政委员会、西北行政委员会和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原国立兽医学院)等担任要职,前后六次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委任。此时的盛彤笙先生全身心地扑在畜牧业生产的第一线,为的是“使人民不但能过丰衣足食的日子,而且要能过美衣美食的日子”。

1951年5月,“甘肃科普协会”和“甘肃省科联”成立,盛彤笙先生当选为甘肃省科普协会主任和甘肃省科联副主任,在他的领导下,两个组织的工作有声有色。1955年6月3日,周恩来总理发布命令,公布了中国科学院首批233名学部委员,盛彤笙先生当选为生物学地学学部委员。他不仅是甘肃省唯一的学部委员,也是西北的第一个学部委员。

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编写的兽医专业教材,全部教材都来自英美,且不系统。1956年,农业部组织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编写试用教材,兽医专业11门专业课,有7门是由西北畜牧兽医学院主编。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召开全国政协会议,畜牧兽医界有8名委员,盛彤笙先生及其弟子任继周、刘麟书、刘尔年4人“占了半壁江山”。

盛彤笙先生一生为科学献身,长期从事畜牧兽医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先后开展了猪喘气病、奶牛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马鼻疽、羔羊疾病等的治疗研究。1958年“反右”蒙冤后,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盛彤笙先生留下了坚实的足印。被撤销一切职务的盛彤笙先生没有消沉落寂,也没有怨天尤人,他精心翻译了具有很高学术造诣的《家畜内科学》《家畜传染病学》和《家畜特殊病例与治疗学》等兽医学巨著近300万字。

1978年盛彤笙先生的错划“右派”问题得到纠正,恢复了他政治名誉和科研、工资待遇,中国科学院也恢复了他学部委员的职务。1978年,经中央提议,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盛彤笙先生以我国兽医界无可替代的地位,被授命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兽医学部分及《中国畜牧兽医词典》和《德汉动物学辞汇》三大著作的编纂工作。此时的盛彤笙先生已患有糖尿病和尿崩症,身体状况已难言乐观,工作都是抱病完成的。先生老骥伏枥、壮志未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献身科学的精神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84年初,盛彤笙先生夫人邹东明复发脑溢血突然去世,多年工作积劳成疾,加之夫人去世的沉重打击,使盛彤笙先生身心更为憔悴,健康状况不断恶化。1985年5月,盛彤笙先生因腹泻便血,赴南京鼓楼医院门诊,被确诊为直肠癌,接受住院治疗。1987年5月9日,盛彤笙先生不幸在南京与世长辞,享年76岁。

筚路蓝缕,创办中国第一所国立兽医学院

“浩浩乎天山瀚海大无垠,风吹草低,牛羊成群;驼铃阵阵,牧马长鸣,在这大西北的原野上,正好任我们驰骋!”这是当年盛彤笙先生为所创国立兽医学院所做校歌中的一部分,也是他人生志向的真实写照,他觉得西北才是一个展示人生抱负的好地方。

1946年7月,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朱家骅亲自点将,盛彤笙先生奉命从中央大学远涉西北,在兰州创建国立兽医学院。他招收学生、设置课程、制定章则、筹措经费、修建校舍、购置仪器等,各项工作都在极度艰难中进行。

兰州地处西北内陆,历来是兵连祸结、苦难多灾之地,经济凋敝、物价飞涨、交通阻隔、民不聊生。盛彤笙先生就是在这种异常困难的情况下,筚路蓝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秉承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和经世致用的传统,以其崇高的学术地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矢志不渝的报国热忱,在兰州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国立兽医学院。从此,他肩负重任把全部心血倾注在我国畜牧兽医事业上,奠定了我国畜牧兽医事业发展的基础。

盛彤笙先生认为,对一所学校来说,首要因素是要有优良的教师,但从聘请师资的条件方面来看,西北不占任何优势。秉承“事业兴、先育人;要育人,先办学;要办学,请名师”的办学理念,先生各方延揽人才,苦心孤诣地为学校聘请当时在国内的最强师资。在国立兽医学院筹建初期,对全国兽医人才洞若观火的他就拟定了一份29人的聘请名单,包括陈之长、胡祥璧、于大新、路葆清、高行健等,当时这些人多数还在海外,因路费问题或所在国政府的无端阻挠,有些人员无法回国。在先生的多方努力下,排除重重困扰,帮助从国外聘请的老师顺利返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凭借着他的诚意和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在中央大学集聚的人气,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盛彤笙先生就将其中大多数人召于麾下。

1946年11月16日,在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决议仅一个半月后,首届48名新生就开始上课。国立兽医学院的创办标志着我国独立设置高等畜牧兽医教育的发端,它是当时54所国立大学之一,也是甘肃仅有的四所大学之一。兽医学院从一开始就面向全国招生,1948年报考学生280名中录取了54名,由于坚持考试入学,极大地保证了生源质量。至1948年秋,全校学生75人,而教职员工就有67人,几乎是1:1的比列。

兰州解放时,盛彤笙先生以一介文弱书生面对复杂形势,冷静处置、中流砥柱,使得全校师生员工无一伤亡;伏羲堂、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等404间房屋以及42台显微镜等众多仪器设备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得益于此,在兰州解放后仅20天兽医学院就开学复课,这在当时堪称奇迹。在此之前,国民政府制定了一个所谓“学人抢救计划”,盛彤笙先生凭借博学与才识被列为重点“抢夺”对象,但他拒绝前往台湾,决心与兽医学院共存亡。兰州解放后,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牺牲精神的感召下,刚刚获得新生的兽医学院师生于次日,就开始不分昼夜地治疗伤病马匹。“能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为革命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是无上光荣而崇高的事情。”

1950年12月,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将国立兽医学院改名为西北兽医学院。学校的面貌迅速得到改观,校园面积不断扩展、教育经费逐年增加。1951年8月28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习仲勋来院视察,称赞学院是“大西北的瑰宝”,并希望学院努力培养更多人才,为大西北的畜牧事业发展而奋斗。

1958年“文化西流”,盛彤笙先生创立的兽医学院西迁至基础条件薄弱的武威黄羊镇办学,当年5月,甘肃省委决定,将正在筹建的甘肃农学院与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合并,组建甘肃农业大学。改革开放后,盛彤笙先生奋力陈词,奔走于农业部和教育部之间,并向高层不断呼吁,在他和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1981年底甘肃农业大学获得国务院批准,回迁兰州办学。现在,学校坐落在兰州市安宁区,傍依美丽的母亲河,校园风景优美,现已是农业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大学、甘肃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抚今思昔,先生的心血与智慧让人难以忘怀。

倡导并践行“优美之学风”的教育家

盛彤笙先生在《国立兽医学院校刊》的“创刊词”中说到:“学府之必要条件有三:完备之图书仪器其一,良好之师资其二,优美之学风其三”。在治学上,他自己就是典范,坚持以学术研究为使命,惟学是求。

建校初期,社会动荡、人心不安,但盛彤笙先生心如止水坚持每周举行一次学术报告,千方百计邀请国内外的学术大家和国际名流来校讲学,开拓了师生的眼界,浓厚了学术氛围。他还创办了《国立兽医学院校刊》,成为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1948年冬,盛彤笙先生亲自为学院制定了《国立兽医学院》信条,体现了他的办学理念,从理想信念、培养目标、学习态度、教学方法、服务对象、博爱精神、创造意识、奉献情怀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得到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同和传承。

盛彤笙先生认为,兽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培养的学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那就是教育的失败。因此,他想尽一切办法在学校修建了一所高水平的家畜病院。先生的“四个实习”是他教学设计的精彩之笔,即一年级的参观实习,二年级的教学实习,三年级的生产实习,四年级的毕业实习。先生把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贯通起来,把实用与实效统一起来,即“实践、实用、实效”三原则。他还要求兽医学院的学生实习实验必须人人操作,实验前要认真阅读指导手册,实验报告要按标准书写,并要求教师要认真批改。学校所有实验室全天候开放。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畜牧兽医事业极为落后,西北牧区更是疫病猖狂流行。先生组织师生先后参与了甘肃河西扑灭牛瘟、青海预防牛瘟,指挥围歼宁夏大规模驱除羊寄生虫病,帮助牧区青贮饲料过冬等。在解决畜牧业生产实际问题的同时,将书本知识转化成技术、技能应用到繁殖、饲养、防治等生产实践中去,锻炼和提高了师生的能力。

勇敢而明智,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科学家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盛彤笙先生的梦想是“改变国民食物结构”。“我们学习兽医科学,就是要增加皮毛乳肉的产量,使全国同胞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让全国的人每天有半斤奶、一枚蛋,每人有一件毛衣、一双皮鞋,大家都能享受畜牧业之惠,希望同学们坚韧勇敢地担当起来。”

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教学科研条件十分简陋,连纸张都难以保障。即便如此,盛彤笙先生依旧坚持研究,勇攀高峰。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他潜心研究,1945年先生率领的团队在重庆和成都地区调查,在世界上首次证实“水牛脑脊髓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成果在世界顶级刊物《SCIENCE》(Science,1946,Vol 103,2672:344-346)上刊发。



盛彤笙先生在改变我国畜牧兽医落后现状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停止过战略性思考和探索。他总是以创造性的思维和工作,不断地向中央和当时的西北局提出我国畜牧兽医事业发展的战略构想,他的许多思想和战略,至今仍然影响着我国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例如“分工细则其学也专,精而密则其交融也和”,这是先生对科学发展的认识,他积极在兽医学院成立畜牧系,为未来草原学科储备人才。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盛彤笙先生主政西北畜牧部时,就制定了西北畜牧业发展三年规划。在极短的时间里,他跑遍了整个西北牧区,摸清了全区畜牧业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阻碍西北畜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缺乏必要的防治疫病措施,听天由命、无所作为。鉴于此,他提出“保护草原,划区轮牧,青贮饲料,打草备冬,改良畜种,杂交培育,研制疫苗,防重于治”的32字综合治理方针。这一理念对我国现代畜牧兽医事业的重建与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大西北畜牧生产开始走向良性互动、科学发展的道路,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扭转了西北畜牧业生产的被动局面。

改革开放前,在那个“以粮为纲”“粮食不过关不能发展畜牧业”的论调已凝固为“铁论”的特殊时期,盛彤笙先生坚持己见,力排众议,提出了“畜牧业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的论断,勇敢而明智,振聋发聩。

“世界上只要有植物生长的地方,无不能养牲畜,发展畜牧业。换而言之,畜牧业应当无所不在。”盛彤笙先生首先提出了加快山区、林区、作物区、水域以及城市周边畜牧业发展的“大畜牧业”思想。在有关会议和学术研讨会上,他多次呼吁和倡导,发展我国南方山区畜牧业和城市畜牧业。先生认为,合理利用城镇的资源条件,在城镇周边建立较大型奶牛场、养猪场、养鸡场等,发展生长期短、增长速度快的养禽业,增加食物中肉、蛋、奶的比重,才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体质的根本之道;他从食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建议在大城市设立病毒研究中心,有效应对和处置疫情的发生;先生当年提出通过养畜,秸秆过腹还田,沼气照明做饭,粮食丰收增产,农牧相互促进的设想,在今天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了现实。与当今社会提倡的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道路高度契合,也是时下较为流行的新农村发展模式。这些远见卓识和战略洞察力是让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盛彤笙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科学家。

知人善用,不遗余力培养畜牧兽医人才

作为一名教育家,盛彤笙先生深知人才为事业之本,他爱才惜才,始终把培育人才放在各项工作之首,在国立兽医学院如此,以后到中科院西北分院也是如此,即使在“反右”落难后,也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耗费心血。

善于使每一个教师都能走向成功,是先生用人最大的特点。许多校友回忆,兽医学院当年能够成为亚洲一流学府,首要的是其慧眼识人,在栽培人才上不遗余力。1948年,他将讲师谢诤铭及助教陈北亨、李振均等,通过国民政府教育部公费送到英美等国留学深造,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国内及海外名重一时的大家:谢诤铭是学业精深的兽医解剖学家,陈北亨是我国兽医产科学的奠基人,李振均为美国著名药理学家。盛彤笙先生还将一些青年教师推荐到国内的名校名师那里学习进修,如助教任继周被推荐到母校中央大学师从王栋教授专攻草学。任继周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草业科学家,是我国现代草原科学奠基人之一,国家草业科学重点学科点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用人方面,盛彤笙先生讲过这样的一句话:“天下之才用其所长无不可用之才,天下之才用其所短无可用之才”。在此理念指引下,兽医学院的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充分发挥才能,全校上下氛围和谐。当年西北畜牧兽医学院的寄生虫、微生物、解剖、内科诊疗、病理、产科等学科其学术实力在全国首屈一指。可以说人才成就了畜牧兽医事业,畜牧兽医事业又造就了这些人才。

除了知人善用外,盛彤笙先生更以宽博的胸襟和充满人情味的方式关怀每一个学生,学校整个办学环境宽松融洽,像一个充满爱心和亲情的大家庭。刚开始办学,先生就请来名师组建了体育卫生组,鼓励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锻炼。在甘肃省和兰州市举办的运动会上,许多记录都是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师生创造的,为此曾传“西北畜牧兽医体育学院”之称,可见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卓有成效;每到传统节日,学校食堂就花样叠出,连教师家眷也会露上一手,不使学生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羁旅之感;先生还开办了“月会”,每会一个专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校在注重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对学生要求也十分严格。那时每堂课都有课堂提问,老师现场打分。考试也分为笔试和面试。先生要求学生外语一定要过关,因为学校上课用的大都是英文原版教材,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家具、餐厅、课桌、药瓶都被贴上英文标签,先生还设法聘请最好的英文老师上课,进行双语教学。

盛彤笙先生最不能容忍学校成为混文凭的场所,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一门功课不及格给一次补考机会,两门功课不及格自动留级,三门课程不及格就要开除学籍。四年下来,首批所招48名学生中仅有8人毕业,这些人各个学业精进,时称“八大金刚”,成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上至今的美谈。

抚今追昔,我们在此深切缅怀盛彤笙先生。先生志存高远、才华横溢、冰清玉洁,一生信奉“求实、严谨、豁达、澄澈”的信念,将它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在他光辉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他那情系苍生的博大胸怀,领略了他那孜孜以求的学术品格,仰视了他那标高卓立的思想境界。作为一位科学大家,他的伟大之处不是在于提出一种或几种实用技术和具体措施,而在于给我们指出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一个奋斗的目标、一个科学的构想,纪念、缅怀先生的最好方式,就是要进一步学习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弘扬先生热爱祖国、艰苦创业、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盛彤笙先生以他渊博的知识和诲人不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教我们既做学问又做人,使我们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受益无穷。他的高尚境界,他的宽阔胸怀,他的深邃思想,都已升华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后人以强大的感召力,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者的典范。“学为宗师,人为楷模”,先生实至名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原创先锋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潍坊
发表于 2022-11-26 22:19:49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Rank: 9Rank: 9Rank: 9

来自
辽宁省 沈阳市 于洪区
发表于 2022-11-27 08:22:10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Rank: 9Rank: 9Rank: 9

来自
山东省 泰安市
发表于 2022-11-27 13:00:49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南家农业大学有盛老的半身塑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安阳
发表于 2022-11-27 15:38:18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安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Rank: 9Rank: 9Rank: 9

来自
山东省 泰安市
发表于 2022-11-27 15:53:36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我刚开始教兽医微生物学时还是用的甘农的教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11-24 06:45 , Processed in 0.121349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