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00|回复: 9
收起左侧

[大肉食] 热应激的发生与防制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

来自
北京东城
发表于 2009-7-24 14: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热应激的发生与防制
鸡生长发育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 ,当环境温度高于28℃时,就会发生热应激综合征,丘脑下部采食中枢部分受到抑制,新陈代谢和正常生理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导致采食量减少,生长发育和饲料转化率降低,导致生长发育减慢,产蛋率下降,蛋重变轻,蛋壳变薄;当外界气温高达32℃以上时,会引起鸡体内血液温度升高和血流量增加,从而进一步促使鸡体温的再度升高,出现晕眩、虚脱、惊厥死亡。热应激作用下.禽的免疫器官,如胸腺、法氏囊等发育受到影响,脑垂体——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血液中皮质激素升高明显抑制机体免疫反应。

1 禽类生理学特点
禽类为适应飞行这一生理功能,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特殊解剖生理学结构,在体温调节上亦与哺乳动物有较大差异。
1.1 禽类体温神经调节特点 禽类的温度感受器主要分布在喙和胸腹部,当感受嚣受到温度刺激后.将信息传到体温调节中枢丘脑前区,通过控制皮下血管、呼吸、羽毛运动和行为变化来维持体温恒定。
1.2 禽类皮肤无汗腺,不能通过排汗散热。在环境温度低于21℃时,禽的体温调节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的方式散失75%的体热。环境温度升高时,禽主要通过加快呼吸增加蒸发散热, 当环境温度过到27℃ 时, 即可能出现热性喘息。当环境温度达到37.8℃时,大约体热的60%靠通过蒸发散失,由于禽没有汗腺,蒸发散热主要靠加快呼吸来完成,当某些因素影响呼吸蒸发散热,如空气湿度太高、呼吸道疾病等.禽通过排泄粪屎”拉稀”散失大量体热。
1.3 禽类全身长满羽毛,隔热作用良好,在低温环境中有良好的保温作用。
1.4 在高温环境中,除靠热性喘息外,还有咽喉扇动,因咽喉扇动时空气运动仅限于粘膜表面,而不参与气体变换,这种蒸发散热比喘息有利,喘息主要靠胸肌运动来完成,耗能量大,而咽喉运动耗能量少,也减少为散热而增加产热。所以,咽喉扇动是禽类蒸发散热的有效方式。
2 禽类热应激影响因素
2.1 环境温度过高
禽类是恒温动物,但存在一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即等热区。在这个范围内,可以通过生理调节来维持正常体温。但在高温环境中,随环境温度升高体温随之而上升,当环境温度超过
32℃时,家禽常难以维持正常体温,而产生相应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生理反应。
2.2 空气湿度对禽体温的影响
气温适中或低温时,空气湿度对禽的体温没有影响。在高温环境中,空气湿度过高,防碍蒸发散热,可引起体温升高。在气温29℃ 以下时,相对湿度高低不影响体温,但在32℃ 以
上,相对湿度超过55% ,鸡体温开始上升。
2.3 饮水对禽体温的影响
水在家禽体内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热平衡,水在体内溶热量很大,当产热和散热发生变化时,水在体内可吸收或放出大量热,使体温保持恒定。水蒸发散热作用很大,少量水的蒸发
可吸收大量体热,在高温环境中,粪便变稀,有利于体热散失。
2.4 健康状况与热应激
病禽及虚弱家禽体温调节能力弱,对热环境反应更大。在高温环境中,禽通过加快呼吸蒸发排出体内多余的热量,当禽患有呼吸道疾病时,肺、支气管分泌物增多,甚至阻塞。气囊炎症.纤维素沉着,影响气体交换和体内热量散失。禽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腹腔,但一些肥胖家禽,尤其是肉仔鸡,皮下脂肪较多,不利于体内代谢热向体表传递。禽的温度感受器主要存在于喙和胸腹部,过于肥胖,皮下脂肪沉积过多,对热刺激的神经冲动传递将受到一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应答能力弱。因此,在高温环境中,肥胖的家禽对热应激反应强烈,死亡率亦高。
2.5 饲养方式与热应激
地面传导热较快。在高温环境中,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平养禽可把躯体贴近比空气温度低的地面来加快散热。而笼养与网上饲养家禽全身被高温空气包围,散热困难。因此,笼养与网上养禽对热应激反应敏感。
2.6 通风与热应激
高温通风不良的禽舍中,空气潮湿,氨、硫化氢、尘埃、微生物气溶胶浓度高。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呼吸道感染和炎症,影响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和粘液功能。尘埃颗粒和气溶胶颗粒机械地堵塞毛细支气管,防碍呼吸和气体交换,影响蒸发散热,加重热应激的危害程度。因禽舍内饮水蒸发,呼吸排出水蒸气和粪便水分蒸发,使舍内湿度很大,妨碍呼吸蒸发散热。
在空气不流通的禽舍内,禽皮肤周围毛层内的静空气层稳定,隔热性好,散热力弱,使热应激危害加大。
3 防制措施
3.1 用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组建禽舍,房顶和墙壁涂成白色,禽舍周围种植树木减少太阳辐射.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采用湿帘,可使舍内温度降低3-6℃。向鸡舍顶部和鸡体喷洒凉水有助于蒸发散热。用凉水浸头,每次2~3秒钟,能有效地减轻鸡热应激反应。
3.2 吹风:空气流动可使羽毛散乱,破坏皮肤周围毛层内的静空气层,使隔热性能下降.并使低于皮肤温度的空气流经羽毛稀少的翅下、胸腹部,以增加对流、传导和蒸发散热。
3.3 饮水:热应激时饮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但又常被人们忽视。热应激时,鸡排出热量的80% 是通过蒸发而散失的。饮水量增加20% ,呼吸蒸发散热增加30% ,饮水量增加,粪便含水量增加,通过这种“拉稀”散失大量体热。因此,必须保证充足清洁凉水,增加呼吸和排泄粪尿带走热能。饮水温度对热应激的发生和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水温过高,鸡会拒绝饮水,只有当饮低温凉水.才能吸收大量体热,在体内吸收体热达40℃以上,经呼吸蒸发和粪尿排出,饮水温度过高,就失去调节体温的作用。嗦囊中的冷水能冷却供应脑部的动脉血和来自鸡冠和肉垂的静脉血.减少由热衰竭引起的死亡。因此,在炎热的夏季饮水必须是清凉低温冷水。
3.4 用药调控:根据机体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应用氯化钾、碳酸氢钠、柠檬酸钠等调节体液平衡的药物和镇静中药刺五加、冰片、薄荷等清凉化湿的中药或能够调节中枢体温调节药。

评分

参与人数 1 +20 收起 理由
鸡舞翩翩 + 20 谢谢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学前班

Rank: 1

社区居民

来自
江苏南通
发表于 2009-7-24 15: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学习了  谢谢楼主 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Rank: 9Rank: 9Rank: 9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辽宁大连
发表于 2009-7-24 15: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冰片、薄荷等清凉化湿的中药配合VC,小苏打等饮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海兰褐蛋鸡苗两周成活率99.5糊肛

Rank: 7Rank: 7Rank: 7

原创先锋奖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青岛
发表于 2009-7-24 15: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楼主这篇文章很精彩,讲的头头是道,应当在许多环节,是抄录的,也有自创的一部分,如原创部分很大,建议版主老师们,是否可以评为精华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海兰褐蛋鸡苗两周成活率99.5糊肛

Rank: 7Rank: 7Rank: 7

原创先锋奖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青岛
发表于 2009-7-24 17: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楼主请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也好请版主老师们留意看一下,给个评价,如是好文章,不能埋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青岛
发表于 2009-7-24 20: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

来自
河北 邯郸市曲周县
发表于 2009-7-24 22: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邯郸
楼主,你的贴应标明是《蛋鸡  热应激的发生与防治》。不然我们这些养肉鸡的难以做到一目了然!个人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吉林
发表于 2009-7-25 13: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有一个观点很好,拉稀也是一种散热方式,新颖!!所以热应激下的拉稀要正确辨别,对肉鸡的饲养理念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邯郸
发表于 2009-7-25 15: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邯郸
炎炎夏日及时雨。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09-7-25 16: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写得很不错
把我们心里想的都写得明明白白
文章写得很细致 建议给加分!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6 11:57 , Processed in 0.554772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