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84|回复: 10
收起左侧

直播课详解——中药治大病之肠道病的防与治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0-7-14 12: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冀中药业 于 2020-7-20 14:13 编辑

1.jpg

  中医认为引起疾病的病因
  外感(六淫+疫疠)+内伤(饥饱劳逸)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
  风泄、寒泄、暑泻、湿泄、热泻、伤食泻、虚泻、气泄、肾泻、大肠泄等等
  泄泻
  是由于外感时邪,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脾失健运,引起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泻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泻,倾泻之意,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病势较急。
  故前贤以大便溏薄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
  病因
  01感受外邪
2.png

  02饮食所伤
3.png

  03情志失调
4.png   04脾胃虚弱
5.png

  05命门火衰
6.png

  泄泻虽然复杂,但其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
  大小肠司泌浊、传导
  肝主疏泄,调节脾运
  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
  若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无法传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混合而下,则发生泄泻。
  病理因素主要是湿,湿为阴邪,易困脾阳,脾受湿困,则运化不健。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关键所在。
  暴泻以湿盛为主,久泻以脾虚为主。
  辨证论治
  中药绝不是万能的,需辨证论治,对症下药
  八纲辨证:
  阴阳(阴阳平衡则不发病或者恢复,阴阳离决则死亡)
  表里
  寒热
  虚实(正气足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而邪气入为虚证)。
  表里、寒热、虚实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辨证要点
  01 辨轻重缓急
  轻:泄泻而饮食如常,预后良好
  重:泻而不能食,形体消瘦或暴泻无度,或滑泻不禁
  缓:多见慢性泄泻病程长(超过2个月) ,因饮食、劳 倦而复发,以脾虚为主
  急:多见暴泻,病程短(2个月内),以湿盛 为主
  02 辨虚实寒热
  实证: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
  虚证:慢性久泻,病程长,反复 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
  寒证: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
  热证:大便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
  03 辨泻下之物
7.png

  04 辨久泻的特点
8.png

  治疗原则
9 .png

  暴泻
  (一)寒湿泄泻
  (二)湿热泄泻
  (三)食滞泄泻
  01 寒湿泄泻
  主症: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有时如鹜溏,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兼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证机:寒湿之邪,困脾伤肠。
  治法: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方剂:藿香正气散加减。

10.png


方歌

藿香正气腹皮苏,
甘桔陈苓朴白术,
夏曲白芷加姜枣,
风寒暑湿并能除。

11.png
  寒湿证加减
  表寒重者:+荆芥、防风(荆防败毒散)
  饮食生冷:+干姜、附子(四逆汤)
  02 湿热证
  主症:腹痛即泻,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 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证机:感受湿热之邪,肠腑传化失常。
  治法:清热利湿。
  方剂:葛根芩连汤加减。
  常用药: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车前草、苦参。
  加 减:有表热证:+银花、连翘、薄荷(后下)
  湿邪偏重者:+藿香、厚朴、茯苓、泽泻
  (藿香正气口服液)
  湿热积肠的腹泻类病证
  湿热蕴积大肠引起的发热,下 痢脓血之证。
  例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等。
  治宜使用具有泻下通便作用的药物,攻逐
  体内结滞的湿热之邪。使体内的“毒邪”随大 便排出体外。
  常用方剂:
  白头翁口服液(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等)
  四黄止痢颗粒(黄连、黄柏、大黄、黄芩、 板蓝根)

  白头翁口服液
5_副本.png


  白头翁:味苦、性寒。入大肠、肝、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明目,燥湿杀虫的功效
  秦 皮:苦、涩寒。入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止咳平喘、清肝明目、止痢。
  黄 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
  黄 柏:味苦、性寒。肾、膀胱、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清下焦湿热及肾经相活。
  此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药,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止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对于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热毒熏灼肠胃之气,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热邪内盛之象作用。热退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
  腺肌胃病证
  热重易积于胃,腐蚀娇嫩的腺胃黏膜,导致腺胃肿大、水肿,甚至肌胃角质层溃疡。
  湿重易困脾土,使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加上胃的腐熟功能减弱,导致完谷不化,过料;
  湿热合力侵袭脾胃,致使水谷精微形成受阻,进而导致雏鸡逐渐瘦弱,肌肉 苍白。也就是咱们临床看到的鸡腺肌胃炎时所表现出小鸡出痩鸡,白腿、白冠、白肠,腹泻、过料。
  热积膀胱的泌尿道病证
  湿热蕴积膀胱引起的排白色粪便,花斑肾等证。
  例如,肾传支、传染性法氏囊等引起的尿酸盐沉 积等。
  治宜采用“清热通淋”之药方,通利小便,人
  而使体内的“热毒”随小便排出体外。
  代表方剂:
  八正散(木通、瞿麦、车前子、蔦蓄、滑石、大黄、栀子、甘草)
  苍蓝口服液(关木通、苍术、板蓝根、柴胡、瞿麦、车前子、萹蓄、车前子和黄柏)。
  03 食滞证
  主症:腹痛肠鸣,泻后痛减、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大。
  证机:宿食阻滞肠胃,脾胃运化失司。
  治法:消食导滞。
  方剂: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 谷芽、麦芽。
  加 减:食积较重者:+大黄、枳壳
  食积化热者:+ 黄芩、黄连
  呕吐者:+生姜、刀豆子、竹茹(和胃降逆止呕)
  久泻
  (一)脾胃虚弱证
  (二)肝气乘脾证
  (三)肾阳虚衰证
  01 脾胃虚弱证
  主症: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稍有饮食不慎,大便次数即增多,夹见水谷不化,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少华,肢倦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证机:脾胃虚弱,运化无权。
  治法: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
  加 减:阳虚者:+理中汤(四逆汤)
  久泻者:+补中益气汤
  临证加减
  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伴见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者,宜扁附子理中汤(四逆汤)加吴茱萸、肉桂以温中散寒止泻。
  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伴见滑脱不禁甚或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清,健脾止泻。(冀中激蛋多)
  若泄泻日久,脾虚夹湿,肠鸣辘辘,大便溏黏者,舌苔厚腻难化,或食已即泻者,应于健脾止泻药中加人升阳化湿的药物,如防风、羌活、苍术、厚朴,或改用升阳益胃汤加减,以升清阳,化湿浊。(五味健脾合剂+藿香正气口服液)
  若大便泻下呈黄褐色,为内夹湿热,可于原方中加黄连、厚朴、地锦草等清热除湿;
  若湿热未尽,泄泻日久,便溏而黏,气阴两伤,形瘦乏力,舌瘦质淡红,苔薄黄腻者,可用益胃汤加乌梅、五倍子、石榴皮、焦山楂、黄柏等标本兼治。
  02 肝气乘脾证
  主症: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可缓,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平素多有胸胁胀闷,暖气食少,矢气频作,舌苔薄白或薄腻,脉细弦。
  证机:肝失条达,横逆侮脾,脾运无权。
  治法:抑肝扶脾。
  方剂:痛泻要方加减。
  常用药:白芍、白术、陈皮、防风。
  加 减:气滞明显者:+柴胡、木香、郁金
  脾虚者:+党参、茯苓、白扁豆
  临证加减
  若肝体过虚,可加用当归、枸杞等柔肝之品;
  若肝用不足,可加柴胡、青蒿等疏肝之昧;
  脾虚明显时,可加用茯苓、扁豆、山药等化湿健脾之药;
  胃纳不和,可加半夏、木香之品以和中,
  若肝泻日久,气郁不解,转入血络,脾土不疏,泄泻缠绵难遇,可从化瘀人手,用血府逐瘀汤。在化瘀法下,还可根据其寒热不同,选用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化裁治之,其效更显。
  若夹有湿热,大便夹有黏液,可加黄连、黄芩等清肠化湿;反复发作不已者,可适当加入酸涩收敛之品上如乌梅、木瓜、诃子等;
  若脾气虚弱者,可加服参苓白术丸,证情平稳后,可服逍遥丸以善后。
  03 肾阳虚衰证
  主症:每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而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证机:命门火衰,脾失温养,水谷不化。
  治法:温肾健脾,涩肠止泻。
  方剂:四神丸加减。
  常用药: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
  加 减: 脐腹冷痛+附子理中汤(四逆汤+五味健脾合剂 )
  老年久泻+补中益气丸
  治疗原则
  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故其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急性泄泻多以湿盛为主,重用化湿,参以淡渗利湿,根据寒湿、湿热与暑湿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清化湿热和清暑祛湿之法,结合健运脾胃。
  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脾助运为主,佐以化湿利湿;若夹有肝郁者,宜配合抑肝扶脾;肾阳虚衰者,宜补火暖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

来自
内蒙古通辽
发表于 2020-7-14 15: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通辽
继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Rank: 8Rank: 8

来自
黑龙江省
发表于 2020-7-14 20:36:47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来自
山东省 青岛市
发表于 2020-7-14 21:26:04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来自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发表于 2020-7-15 08:03:16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写得好,看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济南森康三峰

Rank: 7Rank: 7Rank: 7

来自
山东省
发表于 2020-7-15 14:56:05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条分缕析,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8: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感谢你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8: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感谢大家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来自
湖南省
发表于 2020-7-16 19: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娄底
寒湿证加减
  表寒重者:+荆芥、防风(荆防败毒散)
  饮食生冷:+干姜、香附子(四逆汤)
老师:这香附子应是笔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来自
湖南省
发表于 2020-7-16 19: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娄底
彩色天空 发表于 2020-7-15 14:56
条分缕析,赞一个!

老师好:这篇泄泻文章条分缕析.同感.同感.如把痢疾.疫毒痢加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楼主| 发表于 2020-7-20 14:13:40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hu215A01 发表于 2020-07-16 19:41
寒湿证加减
  表寒重者:+荆芥、防风(荆防败毒散)
  饮食生冷:+干姜、香附子(四逆汤)
老师:这香附子应是笔误吧.

确实是有笔误,多了一个“香”字。已经更正。非常感谢你的关注和指出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12-22 11:34 , Processed in 0.161673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