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中医区别的文章,是对网上很多人困惑的一个解释。
前几天感冒了,可能和上次降温有关系,很难受,心慌心悸,头昏昏沉沉,脑子不管用。还有点头痛,最难受是颈椎病也犯了,僵硬酸痛还想呕吐。感觉冷。自己摸摸脉有点脉浮紧。因为心慌心悸,所以买了丹参滴丸和辅酶Q10吃。自己的事自己知道,以前感冒发生过心肌炎。药吃了之后心慌心悸就好了,但是好不长久,几个小时后还是心慌心悸。所以给自己开了剂中药吃。以上这些症状在西医看是感冒了,治疗感冒好了症状会逐渐缓解。但是中医不是这莫看的,中医不管什么证状,总喜欢找个原因,总要有个解释。然后施治。这就是辩证施治,就是审证求因,审因求治。那么怎么辩证呢,我自己想这就是个风寒感冒了,脉浮主在表,紧主寒主痛,因为寒邪闭表,所以出现水往上攻,就出现一系列证状,水在胃的话,因为胃在心下,水性寒,心是火脏,水气凌心就会心悸。寒水之邪充斥太阳经脉就会出现颈背强直酸痛的表现,因为这儿是太阳经循行部位。水气上冒清阳就会头晕。水上冲于胃就有呕逆,因为胃气不降嘛。那么为什么伤寒容易有水上冲?究其原因在中医看来水的代谢受到三方面影响,一个是肾的代谢,就是通过膀胱的气化功能,一方面化生津液以充形体,一方面把废水排出体外。二个就是脾的运化功能,脾胃主一身之水,但是脾胃的运化是运化机体正常的水湿,水谷精微,辨别清浊。如果因为疾病水多了,或者久处湿地,这个水湿超过了脾的运化,也会造成水液代谢问题。第三个就是心阳的问题,如果心阳虚则不能震慑水液,也会使寒水之邪乘虚上冲。所以在伤寒中风证有奔豚证,就是阳虚水泛证。那么水液的代谢也分为三个途径,一个是从小便而去,二个是通过呼吸散发水气,三个就是通过体表呼吸可以排水。因为中医认为皮肤是个半透膜,是具备呼吸功能的。但是在伤寒表实证里,因为寒邪闭表,卫闭营郁,表皮是闭塞的,水液代谢少了一条通道,再有水上冲的话肺部的压力就大了。肺气不降必然逆咳,我们常说需要用麻黄,麻黄可以宣肺平喘。但是有医家就认为麻黄之所以可以宣肺,究其原因是因为麻黄可以利水,他在辛温解表的同时利水,使肺部得水下去了,同时麻黄汤加上降气的杏仁,水邪去了就不能再阻碍肺气正常的宣发肃降,所以起到了宣肺平喘的作用。这从病机解释很有道理的。所以我根据自己的情况给自己开了一副药吃了,葛根 麻黄桂枝 芍药炙甘草生姜 大枣姜半夏白术 茯苓 效果很好,吃了一次,几个小时后缓解,睡一觉第二天早上就好了症状消失,同一副药,又熬了第二次没浪费。也就几块钱的药材。其实就是一个葛根汤的加减,葛根汤对颈椎效果挺好,有疏通经脉解肌的作用。麻黄加桂枝辛温解表发汗。桂枝加炙甘草能振奋心阳,所以在治疗水邪上泛的疾病没有不加桂枝的。芍药加甘草不仅酸甘化阴,还能治疗痉挛痛。生姜大枣不仅和胃健脾,还能利水。生姜半夏组合降逆止呕效果很好。茯苓白术相配不仅健脾,还能治疗心悸。如果头晕的厉害,泽泻配白术效果就更好,所以本草纲目说防己泽泻能泄有形之湿。不过轻微就不需要用了。
中医是一门实践科学。古代没有小白鼠。古人的药方都是人命换来的经验,非常宝贵。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可能很多理论都是有问题的。但是临床效果不用怀疑,毕竟祖祖辈辈的健康就是祖国医学在捍卫。这是一篇杂谈,属于无事聊聊喜欢的读读,不喜欢的请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