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共享精神 于 2018-10-18 18:02 编辑
自2013年2月中国发现H7N9流感病毒以来,家禽流感疫情一直在长三角地区蔓延,至今仍在我国东部地区持续并周期性爆发。
近期发表在国际期刊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上的文章Identifying key bird species and geographical hotspots of avian influenza A (H7N9) virus in China,系统研究和评估了与家禽流感时空传播相关的关键鸟种,并绘制了其时空分布及热点地区。
新的H7N9家禽流感病毒株可能已经出现
本文作者首先从GISAID库中,采集了中国范围内所有从鸡身上分离出的H7N9基因序列,并对HA和NA基因片段进行了系统发育学分析。
结果显示,H7N9家禽流感在我国东部沿海呈现三次流行浪潮。
第一次传播2013年发生在浙江和江苏,然后于2014年逐渐传向中国南部省份(江西、福建和广东)。
2014年至2017年,疫情几乎覆盖了中国东部所有省份,并且新的H7N9家禽流感毒株可能已经出现。
中国东部地区,包括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的三大鸟类迁徙路线之一,家禽流感传播的风险特别高。
东部沿海省份应对候鸟实施主动检测
在该迁徙路线上,东部沿海省份,如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都有候鸟的栖息地或停歇地,且地理分布较为集中。
在越冬季或繁殖期,许多鸟类聚集在人口密度高的栖息地或停歇地,为不同候鸟之间以及候鸟与家禽之间的家禽流感病毒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其次,受感染的候鸟迁徙至其他地方时,又会引发新的感染。
因此,在家禽流感高流行地区,可以对受感染的鸟类实施主动检测,为家禽流感病毒引入新地区提供早期预警。
为了调查候鸟迁徙与H7N9家禽流感传播中的关系,分析各种候鸟的迁移模式,作者进一步利用公民科学的思路,联合中国民间观鸟组织,收集和整理了中国1100多种常见鸟类的时空分布数据。
通过分别分析中国东部六个省市H7N9家禽流感时间序列和候鸟时空分布之间的滞后相关性。
作者进一步确定了各个省市与H7N9家禽流感病毒相关的关键迁徙鸟种,以及这些鸟种迁徙的重要地理热点,这为家禽流感的主动监测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哨兵信号和决策依据。
流感病毒:感染周期短、易获得交叉免疫
家禽流感疫情的爆发和时空传播涉及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多个学科的复杂因素,如病毒的进化机制和宿主的时空移动等。
从微观层面的分子进化学角度,家禽流感病毒具有两大主要特点。
首先,家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周期短,通常在感染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宿主的免疫系统会自动产生免疫对抗感染,这使得病毒很容易局部灭绝。
同时,部分家禽流感病毒之间能够获得交叉免疫,导致毒株之间产生很强的适应性差异。
这种传播脆弱性,加上病毒的遗传变异,导致几乎每年都会产生一波新的病毒感染。其次,当某个宿主个体被多个低致病家禽流感毒株共同感染时,病毒有可能发生重配而产生新的病毒。
已有研究表明,在家禽流感病毒的阳性采样中,发生共同感染的几率高达61%,而且越是新型流感病毒越容易导致共同感染。
这就为实现家禽流感疫情的早期预警和主动监测提出了一个挑战。
背景知识:
最近的一次H7N9家禽流感疫情,发生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上半年。
农业部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联合考察组通过对H7N9疫情的调查表明,目前人感染H7N9的风险主要来自活禽市场环境。
研究表明,家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周期短。
这意味着,养殖场消毒对于流感防控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来源:施普林格自然O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