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03|回复: 2
收起左侧

关于蛋壳颜色的转帖

[复制链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安阳
发表于 2018-10-10 10: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安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蛋壳颜色是广大养殖场非常关注的生产指标之一,蛋壳颜色变浅发白也是经常遇见的难题。那么,蛋壳颜色来自哪里又是怎样形成的?影响蛋壳颜色的因素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蛋壳颜色是输卵管子宫部中的蛋壳腺分泌和沉积的色素,是蛋壳外面釉质层的构成成分之一。


研究证实,褐色蛋壳的色素最主要的是原卟啉-Ⅸ(Ⅸ为罗马数字,同9),其它色素还有胆绿素-IX、粪卟啉-III(III为罗马数字,同3)等。


壳腺中的原卟啉-Ⅸ源自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游离红细胞或者来自正在衰老的红细胞所释放血红素的代谢产物;也有人认为原卟啉-Ⅸ首先在壳腺中合成,随后从这被分泌出来并沉积到蛋壳层中,是以甘氨酸、琥珀酰辅酶A为原料合成的。而普遍认为胆绿素-IX是由衰老红细胞的血红素分解而成。


原卟啉-IX形成黄色、粉红色、浅红色、淡黄色或褐色;而胆绿素及其锌螯合物将产生蓝色和绿色;这三种色素按不同的比例,就可形成从紫蓝色到橄榄绿的不同颜色。白壳蛋也含有这种色素,但是其含量要低得多。





具体的形成过程和机理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主要看看影响蛋壳颜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哪些因素导致了蛋壳颜色发浅变白。


人们普遍认为影响蛋壳颜色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应激、疾病、年龄、环境及营养等,其中遗传因素是占有主要地位,而非遗传因素中,应激和疾病又是最重要的,就是说造成鸡蛋变浅发白最主要的原因是应激和疾病,很大意义上说,只要鸡在健康状态下蛋壳颜色就是品种所遗传的正常颜色!


1.遗传因素


   褐壳蛋鸡的蛋壳颜色遗传力接近0.50,也有人认为可高达0.58~0.76。遗传力表明某一性状受到遗传控制的程度,它介于0与+1之间,数值越高就说明该形状受遗传影响越大,而数值越小则表明受环境影响越大,可以看出,蛋壳颜色受遗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褐壳蛋鸡品种较多,其商品代主要是由不同品系杂交而成的,表现出由棕色到浅褐色之间的不同颜色,而绿壳和粉壳品种内各品种间蛋色差异不大。褐壳鸡蛋消费市场对蛋壳颜色要求越来越高,育种公司对此的选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视。





2.应激因素


   由于大部分色素位于角质层中,因此,凡是能够干扰蛋壳腺表皮细胞合成角质层的因素,均能影响蛋壳色素的沉积程度,尤其是在蛋壳沉积的最后3~4小时,因为正是在产蛋周期的这段时间,角质层的合成和积累是最快的。


   在生产中的转群、防疫、外界惊扰、温度(如高温、气温突变等)等,都会对鸡产生应激作用,各种应激因素都能影响鸡对钙的吸收利用,或干扰色素在蛋壳上的沉积。在生产中的转群、防疫、外界惊扰、温度(如热应激、气温突变)等,都会对鸡产生应激作用,从而使蛋壳颜色变浅发白。


3.疾病因素


引起输卵管病变的疾病都能导致蛋壳颜色变浅发白,传支、流感(AI)、新城疫(ND)、和大肠杆菌、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等的病原体对生殖系统的粘膜有特异的亲合力,都能导致输卵管粘膜包括壳腺膜受到损伤。


   另外,肠炎综合征、腺肌胃炎等消化道疾病也能造成蛋壳颜色变浅发白,主要是使营养消化吸收受阻所致。





4.年龄因素


   一般来说,随着母鸡年龄的增长,蛋壳颜色会越来越浅,主要原因是随着母鸡年龄增长,所产鸡蛋体积增大,同样数量的色素需要分布在更大的蛋壳表面上。


5.营养因素


营养对蛋壳颜色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因素较小,能影响蛋壳形成和色素合成与沉积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元素等对蛋壳颜色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影响蛋壳强度的营养素,因为褐壳蛋的蛋壳颜色与蛋壳强度等一些蛋壳特性呈正相关。


   钙、磷供应不足或吸收受阻,或比例不平衡,都会使蛋壳质量降低(破壳蛋、薄壳蛋、软蛋增多)的同时使颜色变浅;微量元素锌、铁、铜和锰对于色素在蛋壳中的沉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维生素A、维生素B6等维生素也对蛋壳颜色有一定影响。


   但是日粮中含钙过多,会导致在蛋壳和壳上膜内沉积过多的钙,无论刚开产或老年鸡群补钙以期提高蛋壳的质量,却常常会使蛋壳钙化过度而掩盖正常的色泽,使蛋色变淡,色调变差。


影响蛋壳颜色的其它因素还有:环境因素(如高温、光照不恒定强度太强等)、药物因素(服用尼卡巴嗪、磺胺类药、呋喃类药等药物)等。


  养殖场很重视蛋壳颜色也无可厚非,因为蛋壳颜色较深的鸡蛋确实是深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但也不可过分关注,因为蛋壳颜色对养殖效益的影响要小于产蛋率、高峰时长、死淘率等指标的影响。


  当然,针对蛋壳颜色,我们也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措施:


  可以选择市场反应蛋壳颜色较好的品种,如罗曼褐;


  加强环境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为鸡提供一个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尽力减免应激和疾病的发生;


  营养上,在平衡全价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强化维生素(如:VB6、VA、 VD3)、微量元素(如添加甘氨酸铁、蛋氨酸锌、甘氨酸锰等有机微量元素)等改善蛋壳颜色;


  在蛋鸡饲粮中同时添加2%陈皮、0.3%红辣椒粉或0.1%的鸡血藤也可改善蛋壳颜色。
          转自蛋鸡人俱乐部,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明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总版主

一直在努力!

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

优秀版主奖原创先锋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邯郸
发表于 2018-10-10 15: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谢谢分享,转帖有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新人进步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18-10-11 06:51:01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7 14:33 , Processed in 0.096592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