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23|回复: 1
收起左侧

鸡生产的隐形杀手--肉鸡慢性球虫病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2006-9-4 13: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球虫病是指一种或几种致病性的球虫虫属所引起疾病的总称,由于各种属的致病力和所损害的部位不同,因此临床表现为几种类型和不同程度的病情。由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等引起的以血便为典型症状的球虫病,现已被广大养殖人员所认识。然而,当鸡群感染了致病力较差的种属或轻微感染所引起的慢性球虫病,则往往被人们忽视。这种病情所造成的损失,虽无法精确计算出来,但它长时间的危害机体,限制鸡只生长和增重,从经济效益上讲,它所引起的损失有时要比鸡群爆发球虫还要严重。近几年,这一问题已引起专家们的极为重视。



  一、形成慢性球由病的原因

  1.肉鸡感染球虫以15-45日龄最易感,当感染球虫病时,由于广大养殖者缺乏对本病病原特性和发病机理的了解,临床上乱投服药物,有时虽控制了本病的发展,但未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使本病消除明显症状后转化为慢性,长期带虫,危害群体。

  2.球虫虫卵有极大的抵抗力,甲醛熏蒸和大多数化学消毒剂很难杀死卵囊,卵囊在土壤内可生存4-9个月,在有树荫的运动场上可存活15一18个月,在8℃-28℃、湿度75%以上的条件下可生存1年,在22℃-30℃条件下一般需18-36小时可形成孢子。

  3.球虫虫卵的耐受性。球虫虫卵对大多数药物易产生耐药性,特别是横胺类药物。

  二、慢性球虫病的防治

  1.在诊断用药方面,要突出一个“早”字。根据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必要时做虫卵检查,尽早做出诊断,尽早治疗。生产者可储备一批药物,以备急用。药物可选用氨丙啉、青霉素、痢特灵、氯苯肌、新诺明等抗球虫药物,制订一个交替用药的方案。每种药物用药一般不超过3天,在安全应用范围内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或交替用药,连续用药6-7天,可将球虫虫卵完全杀灭或降低到不致危害机体的状态。或用青霉素、新诺明、氨丙啉3种药合用,连用3天后,再用痢特灵与氯苯肥合用,巩固治疗连用3-4天。即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2.在球虫控制上,要重视粪便的清理和垫料的清除,特别是大规模的肉鸡场,这一措施是切断传播的中间环节,防止鸡食入虫卵的有效途径。

  3.在饲养管理上,要防止鸡舍内出现潮湿地带,实践证明,在继屋顶漏水或饮水器周围漏水后的1-2周,常常会发生球虫病。   4.幼年鸡对维生素需要量最高,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时,特别是缺乏维生A、维生素K,幼龄鸡发生球虫病机会更多,程度更重。所以,在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同时,增加或补充维生素是非常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楼主| 发表于 2006-9-4 13: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肉种鸡的球虫免疫

该法常用于孵化室进行1日龄小鸡喷雾免疫。球虫活苗的免疫程序应根据不同的疫苗厂家、不同的垫料及鸡群健康的不同而定。一般平养鸡舍首次免疫应在1~10日龄1头份/羽,若需转群则可据鸡群状态于转群前作第二次免疫,剂量为首免的1/5头份,并密切注意鸡群,防止免疫失败或免疫过度。
   1. 球虫免疫效果的判定应据鸡群免疫后的鸡群状态、粪便状态、颜色、气味等工作经验,再加上试验室镜检每克粪便所含卵囊的状态、数的多少来判定鸡群免疫是否成功。一般讲球虫免疫后第5~7天开始排出卵囊,第10天左右粪便会有所变化(例如:黑褐色稀便、淡红色软便等),同时在同一鸡舍内选几个点,每个点采5~10团以上的新鲜粪便混匀,查每克粪便所含卵囊,如果每个点查到的卵囊大小不一,且几个点上的卵囊数较均匀,则说明免疫成功;反之免疫可疑。
   2. 对球虫免疫的一点体会
   2.1 对球虫免疫首免日龄的确定建议越早越好,越早越有利于鸡只在自然感染前建立坚强的免疫力,并且年幼的鸡对球虫的感染性低、对生长速度和肉料比的影响小,因此一般不晚于3日龄。
   2.2 免疫方法的选择。以滴口法最佳,可确保100%免疫,但对于大鸡场则有些不便且应激大;喷雾法较适用于设备先进的孵化室,对种鸡场不适用;饮水法和喷料法是大鸡场较为适用的。
   2.3 球虫免疫后的垫料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垫料太干,卵囊不孢子化,鸡群得不到反复免疫;垫料太湿,卵囊孢子化的太多,易使免疫力尚未充分建立的鸡群引发球虫病。因此,上层垫料的最佳湿度是25%~30%,根据经验可认为判别标准是在鸡舍中选取几个点,抓起一把垫料,把手松开手心感觉有点潮,说明垫料湿度适合,手心感觉有点湿,说明垫料太潮湿,手心感觉有点干,说明应增加湿度。在免疫期间上层垫料要经常翻动保证疏松不准出现结饼现象,育雏期间不许大面积更换垫料。
   2.4 球虫免疫后2周内在饲料或饮水中应添加VA和VK以防止VA的缺乏和减少肠道出血等免疫反应。
   2.5 球虫活苗的保存。球虫苗对温度较敏感,高温和冷冻都将杀死疫苗,应保存在2~8℃,使用时所用稀释液应在2O℃左右。
   2.6 免疫接种后3周内不准用任何抗球虫药物及某些抗菌药物,例如痢特灵、土霉素、四环素、磺胺类等。免疫后10天反应较大(如出现血便),可用60mg/kg氨丙啉饮水2天,或用1/3量的百球清饮水一次(如没观察到血便可不用本步骤)抑制一下第二代裂殖体的增殖,并可用一些不杀伤球虫的抗生素和止血药以抑制继发感染和止血,防止免疫失败和过度。
   2.7 鸡群免疫后第3~6天应扩栏,不要让接种后的鸡圈养在小保温区内超过7天,以免出现免疫反应过重的现象。
   2.8 若免疫后第4~5周鸡群出现拉稀、高料量情况下生长缓慢、畏冷等现象,排除密度等饲养原因外,重点考虑球虫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6 23:30 , Processed in 0.092319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