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此文送给所有有孩子的朋友
针对近期手足口病疫情上升的严峻形势,医学专家提醒,家长们一定注意学习相关常识,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最大限度地保护患儿的生命安全。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张展说,河南省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一般是5月到7月,家长们一定学会正确发现手足口病的先期特征,前期主要是患儿发烧,在孩子的手和脚上会出现一些疱疹。
张展说,手足口病虽具有传染性,但并不可怕。只要家长注意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就可有效避免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平时要勤洗手,空气要流通,要经常开窗,控制小年龄组的孩子,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尽量减少到公共场合活动的机会,同时患儿家长不要随意和有5岁以下孩子的母亲接触,健康孩子的家长不要到医院看望手足口病患儿。
如果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家长要及时带患儿到各地指定医疗机构救治,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最大限度地保护患儿的生命安全。
家长怀疑小孩患有手足口病时,建议立即去就近的医疗机构诊断,基层医院基本有能力诊断手足口病,需要观察的病例就去二级或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目前还没有指定就诊医院,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医院都可以诊疗,去有儿科的医院就可以。如果怀疑小儿患有手足口病,马上去医院,医院会有分诊通道指导,由专门的医生诊断,根据病情处理。家长不要担心去医院感染,医院都有预防措施,也不要以为是感冒自己呆在家中或去幼儿园。
手足口病急症早期发现
疑似病例伴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1.持续高热不退;
2.肌无力、肢体抖动、抽搐等加重,意识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脑膜刺激征阳性;
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血压异常;
4.呼吸困难或节律不整、紫绀,肺部湿罗音增多或出现肺实变体征;
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15×10 9/L)或显著降低(<2×10 9/L);
6.血糖明显升高(>9 mmol/L);
7.胸片异常在短期内明显加重。
洗手-手足口病根本的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洗手这是从幼儿园就教起的卫生知识,可是很多小孩,包括成人都不以为然。其实饭前便后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最好的方法。
千万不可小看洗手,正确的洗手知识很重要。正常情况下,没有接触传染源,可以用肥皂或清水洗手,把手洗干净就可以。如果有直接接触到患者的分泌物、含病毒的液体可以用消毒液洗手。专家提醒,消毒纸巾不能代替洗手。至于洗手的时间没有规定,专家建议最好在20秒以上。
家庭如何消毒预防手足口病?
患儿的家庭应使用肥皂、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高温(大于50摄氏度)、紫外线、含氯的消毒液都可以消毒,含氯的消毒液可以按照说明书稀释使用。3岁以下的小孩喜欢吮吸手指,手是很重要的传播“工具”,因此专家提醒,儿童玩具最好用3%的漂白粉浸泡消毒。帮小孩常洗手,尽量不要吮吸手指。
专家提醒: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strike]手足口病流行知识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患者的粪便、唾液、分泌物及分泌物污染的食物,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有传染性;人群密切接触;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患者穿破的水疱;分泌物、医疗交叉感染、水污染、玩具、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是学龄前儿童。
流行特点:本病常易在幼托机构发生集体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欧美及亚洲等地没有严格的地区性,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少见。
本病主要诊断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 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经过较短,约4-10天,多在一周内痊愈。散在发生时,须与口蹄疫、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鉴别。
[/strike]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