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89|回复: 0
收起左侧

[大肉食] 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博士生

Rank: 8Rank: 8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

发表于 2009-3-29 16: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该病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生长发育鸡群和产蛋鸡群均可发生,引起淘汰鸡数量增加和产蛋量显著减少,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 发病情况。某鸡场饲养的6 700只蛋鸡于140日龄开始发病,且发病鸡连续不断,发病率达85%,病程4周左右。经采取防治措施后95%痊愈。

    二、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委顿、垂头缩颈、食欲明显降低。病初鼻孔流出水样分泌物,继而转为浆液黏性分泌物;鸡只有时甩头、打喷嚏、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有的流泪;一侧或两侧颜面肿胀,部分病鸡可见下颌部或肉髯水肿。鸡只生长发育不良,病的后期有个别鸡只会因瘦弱而死亡。

    三、病理变化。鼻腔和眶下窦为急性卡他性炎,黏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浆液或黏液性分泌物;眼结膜充血、肿胀;部分鸡可见下颌及肉髯皮下水肿;窦内积有渗出物凝块,后成为干酪样坏死物。

    四、 诊断

  1、涂片镜检。取病鸡眼、鼻腔、眶下窦分泌物,涂片、染色后镜检,发现有革兰氏阴性球杆菌,且呈多形性存在,偶尔呈纤丝状,菌体周围有夹膜。

   2、细菌分离培养。以无菌操作采集病鸡鼻腔、眶下窦分泌物直接划线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经37℃、10%CO2环境中培养48小时,形成光滑、突起、淡灰、半透明、直径0.5~1.0毫米的菌落,有的菌落周围带有彩虹,挑取单个菌落涂片镜检,细菌仍为革兰氏阴性,多形性存在,有些呈丝状。

  3、卫星现象。挑取上面单个菌落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做浓度连续划线后,再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点种其上(4处),于37℃、10%CO2条件下培养24小时,发现葡萄球菌菌落近处的被检菌菌落较大,而其他部位有小菌落甚至不长菌落,呈明显卫星现象。

    4、生化特性。该菌可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产酸;吲哚试验、尿素酶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均为阴性,能还原硝酸盐,不液化明胶。

    5、动物试验。将细菌培养物经窦内途径接种3只健康易感鸡,48小时后发现接种鸡出现流鼻液、面部水肿等典型鼻炎症状。根据上述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传染性鼻炎。

    五、治疗。用磺胺药饮水7天,同时用环丙沙星等药物和土霉素拌料饲喂3天,并用2%硼酸水冲洗眼眶,同时滴入青霉素油剂1~2滴,每天2次,连续4天。经上述处理后,病情得到控制,95%鸡只逐渐恢复正常。

    六、小结。该病的发生常由外界不良因素诱发,因此,养鸡场的日常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鸡舍内氨气含量过大是发生该病的重要因素。要注意通风良好,降低鸡舍内氨气的浓度。

    2、寒冷季节,气候干燥,舍内空气污浊,尘土飞扬。应通过带鸡消毒降落空气中的粉尘,净化空气,起到防制该病作用。

    3、加强饮水用具的清洗消毒和饮用水的消毒。

    4、鸡场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更衣、洗澡和换鞋等防疫制度。

    5、对周转后空闲鸡舍必须严格彻底清除舍内粪便和其他污物,并用高压自来水彻底冲洗,喷洒消毒,最后进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后闲置2周,进鸡前再熏蒸1次。

    6、远离老鸡群进行隔离饲养是预防该病的一项理想措施。

7、用鸡传染性鼻炎油佐剂灭活菌苗按照一定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是防治该病的另一重要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6 11:55 , Processed in 0.093457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