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畜禽无忧 于 2017-2-21 08:12 编辑
道听途说气囊炎 昨天写了篇关于气囊炎治愈的文章,里面有点小广告被管理员删了,新人不了解论坛的规矩,对此我深表歉意。以后的文章不会出现类似情况。 我是辽宁沈阳李浩,从我开始知道有气囊炎这个病开始,我并没有认识到这个病治愈的难度.因为我工作的原因,接触到的药品很多,治疗各种疾病的药品也很多,唯独治疗气囊炎的药品数量稀少并且属于价格比较高的。然后我才查资料,了解到一些知识。 大多数的治疗气囊炎的药品基本上就是大肠杆菌药,因为大家都普遍认为气囊炎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当然药物的成分也是五花八门:强力、氟苯尼考、硫氰酸红霉素等配上些强心的加提精神头的,好一点的加丁胺,差一点的加痢菌净(虽然禁用,估计养鸡的朋友也没少用),能控制气囊炎的少之又少!对症吗?不对症。有的认为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又用太妙啊,强力,恩诺等等,估计效果也不是那么理想,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为啥呢?我认为不外乎几种可能: 1. 不对症。从气囊炎的难以控制就看得出来。老祖宗都说过下药要对症,可见,对症下药是肯定能治好病的。个人观点:大肠杆菌,支原体,小道尔!让你控制大肠杆菌和支原体,你肯定能控制得住,为啥跑到气囊你就治不了了?这时又有人说,药物难以抵达气囊,治疗困难,从不说不对症的问题。这时又从管理下手,说实话管理好的技术员我认识的也不少,他们管理的都不错,但是该什么时候发的病还是什么时候发,一旦发病,又从管理的各个细节找毛病(给自己挑毛病是好事,要鼓励),你能说起病的原因是管理不当吗?显然又是站不住脚。但是,气囊炎起来了,再加强管理也白搭了,想办法压住,保大群才是当务之急。所以说,有病治病,遇到问题就解决,前提是:要对症。 2. 药物的用量不对。有些药物的说明书上面写着含量百分之多少,真的有这么高的含量吗?里面真的含这种成分吗?养殖户是肯定不知道的,那业务员呢?估计也和养殖户一样!所以说,国家规定药品管理必须给赞的。私下里我也和从事养殖管理的朋友聊天,说到药物用量的问题,基本的用药程序都一样为啥我养的鸡老死人家的不怎么死鸡呢?这就说到用量上来了。仔细一问才知道,人家原粉1克10-20斤水,他兑20-40斤水,虽然这些药物不是浓度依赖型的,但是能看的出来,高浓度的药液对杀菌、抑菌的重要性。再有一个业务员朋友对我说,他的一个养殖户说,你公司的药不是不管用,加一倍量或2倍量使用效果非常好,这里面有说明了一个问题:含量不够!并不是说药品的成分有问题。说明书上写明100g兑水800斤,可到了治疗的时候兑到150-200斤水,这就是用价格抢客户的后果!一些养殖户一听这个公司的同类药比别便宜,一看说明书含量还一样,就开始算计了,结果把自己算计进去了,买起来便宜用起来贵很多。药是用来治病的,不是用来预防的。预防多了产生耐药性,等真治病的时候,预防时用的药反而成了治不了病的原因。有些说明上还写着:预防量减半。这纯属扯淡!鸡好好的为啥预防?药厂增加销量的方法而已,养殖户朋友别上当,一听推销药的说预防量,赶出去就行了。 3. 养殖棚内的环境决定气囊炎的发病几率。这是我最赞成的一条。有些鸡棚进去就能闻到刺鼻的氨气味。那鸡整天在里面可想而知,更别说氨气和病菌混杂的空气!这些并不是致命的空气,但是呆的时间长了,人也可能致命。那鸡生病也是理所当然的了。那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鸡中毒了!气囊炎也只是中毒的一个症状,只不过它的病变部位在气囊。所以说,气囊炎的唯一的控制办法就是:排毒。整天听电视上说:排除毒素一身轻松。对于鸡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又是这病菌又是那病原体的,诸如此类的言论基本都是扯淡!!!只做好排毒的工作就好了。支原体中毒,用支原净,肠毒的用丁胺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看做治病的药,我更把他们看作是解毒的解药。我以前经常上论坛看帖子,尤其是关于气囊炎一类的帖子,把气囊炎描写成十分难攻克的世界性难题,其中的内容大部分都雷同,就是关于气囊炎的发病原因和表现,然后再说一些加强通风、注意温湿度等的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估计论坛上的朋友和我一个感觉,被骗了!我们看这些帖子的原因是想找到治疗气囊炎的方法或者是药物,结果看到最后,很多是:加强通风、提高免疫力等等的字眼,后附加上这是个综合性的原因,要综合考虑。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要求治疗的时间长,有的竟然是4-7天,我就纳闷了,4-7天该死的鸡都死得差不多了,药物用来何用?如何快速止住死亡和控制大群才是论坛上的朋友最关心的问题。 个人观点:得病即是中毒,需对症的排毒方能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