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813|回复: 24
收起左侧

【每周一题】支原体和衣原体的区别

[复制链接]

总版主

以真心实意帮助养殖业为己任.

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原创先锋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发表于 2009-3-19 09: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多年来,支原体和衣原体一直是养殖户容易混淆的一个问题。很多兽医在临床治疗当中也不能清楚的说明二者的区别。在很多专家级别的会议上只有专家提到支原体,很少,几乎没有专家提及衣原体。这一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希望各位同仁积极的从自己认识的角度出发,多翻翻资料,详细的从发病因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造成的影响,治疗的原则等方面给予区分。可以跟帖,也可以单独成立新贴。
    对于比较详细的阐述,将视其情况给予加精评分。

     谢谢各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兽医小王 + 10 积极引导发起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辽宁。锦州
发表于 2009-3-19 09: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锦州
衣原体(Chlarmydia)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生物。在宿主细胞内发育繁殖,具有独特周期:存在基本小体(elementary body)和初始体(initial body)两种形态。前者呈圆形颗粒状,直径约300纳米,含有一个原核和许多核糖体,并被包在多层壁中,有高度感染性;后者是由前者逐渐增大而成,是一个具有薄壁的网状球形体,是营养形式,以二分裂方式进行胞内繁殖,形成大量始体,无核,离开宿主细胞便无感染力。衣原体细胞主要由蛋白质、核酸、脂类及多糖组成,蛋白质中缺乏精氨酸和组氨酸,在繁殖过程也不需要这两种氨基酸;虽有一定的代谢活力,但缺乏产生能量的系统,必须依赖宿主获得ATP;不耐热,60℃、10分钟可被杀死,对化学药物及抗生素敏感。衣原体属现只承认两个种,即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和鹦鹉热衣原体(C.psittaci)。

支原体是比衣原体还要小的病原体,除引起生殖道的感染外,还可引起肺炎。在致病微生物中,细菌较衣原体大,衣原体较支原体大,而支原体又较病毒大。所以说衣原体和支原体是间乎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总版主

以真心实意帮助养殖业为己任.

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原创先锋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09: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引用第1楼lnyxlx于2009-03-19 09:31发表的  :
衣原体(Chlarmydia)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生物。在宿主细胞内发育繁殖,具有独特周期:存在基本小体(elementary body)和初始体(initial body)两种形态。前者呈圆形颗粒状,直径约300纳米,含有一个原核和许多核糖体,并被包在多层壁中,有高度感染性;后者是由前者逐渐增大而成,是一个具有薄壁的网状球形体,是营养形式,以二分裂方式进行胞内繁殖,形成大量始体,无核,离开宿主细胞便无感染力。衣原体细胞主要由蛋白质、核酸、脂类及多糖组成,蛋白质中缺乏精氨酸和组氨酸,在繁殖过程也不需要这两种氨基酸;虽有一定的代谢活力,但缺乏产生能量的系统,必须依赖宿主获得ATP;不耐热,60℃、10分钟可被杀死,对化学药物及抗生素敏感。衣原体属现只承认两个种,即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和鹦鹉热衣原体(C.psittaci)。

支原体是比衣原体还要小的病原体,除引起生殖道的感染外,还可引起肺炎。在致病微生物中,细菌较衣原体大,衣原体较支原体大,而支原体又较病毒大。所以说衣原体和支原体是间乎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感谢,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辽宁。锦州
发表于 2009-3-19 09: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锦州
支原体又称慢性呼吸道病,由鸡毒支原体等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以上呼吸道及邻近窦勃膜发炎为特征。表现为咳嗽、流鼻液、喘气和呼吸锣音,幼鸡生长不良,母鸡产蛋减少。治宜抗菌消炎。
【 处方1 】

链霉素200mg

用法:一次肌肉注射,按Ikg 体重100mg 用药,每日1 一2 次,连用3 一5 天。【 处方21

土霉素200 一400g

用法:拌人100kg 饲料中喂服,连用7 天。

【 处方3 】

支原净50g

用法:拌人10Okg 饲料中喂服,连用3 天。

【 处方4 】

石决明50g 草决明50g 苍术50g

桔梗50g 大黄40g 黄芬40g

陈皮40g 苦参40g 甘草40g

桅子35g 郁金35g 鱼腥草100g

苏叶60g 紫苑80g 黄药子45g

白药子45g 六曲30g 胆草30g

用法:混合粉碎,过筛。按每羽2 . 5 一3 . 5g 拌料喂服,连用3 天。

说明:适用于蛋鸡慢性呼吸道病。

禽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C.Psittaci)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一、病原学

  衣原体是一类具有滤过性、严格细胞内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以二等分裂繁殖和形成包涵体的革兰氏阴性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衣原体是一类介于立克次体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衣原体归于衣原体目(Chlamydiale)衣原体科(Chlamydiaceae)衣原体属(Chlamydia)。属下现有4个种: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牛羊衣原体和鹦鹉衣原体。其中鹦鹉衣原体包括许多不同的生物变种和血清型。

  形态染色及发育周期 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时,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不同发育阶段的衣原体在形态、大小和染色特性上有差异。在形态上可分为个体形态和集团形态两类。个体形态又有大、小两种。一种是小而致密的,称为原体 (Elementary body,EB),另一类是大而疏松的,称作网状体(Reticulate body,RB)。

  包涵体是衣原体在细胞空泡内繁殖过程中所形成的集团形态。它内含无数子代原体和正在分裂增殖的网状体。鹦鹉衣原体在细胞内可出现多个包涵体,成熟的包涵体经姬姆萨氏染色呈深紫色,革兰氏阴性。在四种衣原体中,只有沙眼衣原体的包涵体内含糖源,碘液染色时呈阴性,即显深褐色。

  衣原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对热较敏感(56℃5min;37℃48h和22℃12d均失去活力),一般消毒剂(如70%酒精、碘酊溶液,3%过氧化氢等)、脂溶剂和去污剂可在几分钟内破坏其活性,但对煤酚类50d才能灭活。鸡胚卵黄囊或小白鼠体内具感染性的原生小体,在-20℃下可保存若干年,用频率超过100千周的超声波或去氧胆酸钠处理能将其破坏。

  二、 流行病学

  鹦鹉衣原体的宿主范围十分广泛,鸽是衣原体最经常的储主。家禽中常受感染发病的是火鸡、鸭和鸽。鸡一般对鹦鹉衣原体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患病或感染畜禽可通过血液、鼻腔分泌物、粪便、尿、乳汁及流产胎儿、胎衣和羊水大量排出病原体,污染水源和饲料等。健康畜禽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伤口和交配等途径感染衣原体,吸入有感染性的尘埃是衣原体感染的主要途径。吸血昆虫(如蝇、蜱、虱等)可促进衣原体在动物之间的迅速传播。

  由于吸入的衣原体的数量和感染菌株的毒力不同,自然感染潜伏期也不同。用强毒株实验感染火鸡,5~10d出现临床症状。一般来说,幼龄家禽比成年易感,易出现临床症状,死亡率也高。

  三、临床症状

  禽类感染后多呈隐性,尤其是鸡、鹅、野鸡等,仅发现有抗体存在。鹦鹉、鸽、鸭、火鸡等可呈显性感染。

  患病鹦鹉精神萎顿,不食,眼和鼻有粘性脓性分泌物,拉稀,后期脱水,消瘦。幼龄鹦鹉常常死亡,成年者则症状轻微,康复后长期带菌。病鸽精神沉郁,厌食,拉稀,结膜炎,眼睑肿胀和鼻炎。呼吸困难,发出咯咯声。成鸽多数可康复成为带菌者,雏鸽大多死亡。雏鸭眼和鼻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不食,拉稀,排淡绿色水样稀粪。病初震颤,步态不稳,后期明显消瘦,常发生惊厥而死亡,雏鸭病死率一般较高,以5-7周龄鸭最为严重,成年鸭多为隐性经过。火鸡患病后,精神萎顿,厌食,拉稀,排出黄绿色胶冻状粪便,消瘦,病死率可达30%,严重感染的母火鸡产蛋率迅速下降。感染弱毒株的火鸡群症状表现为厌食,绿色稀粪,对产蛋量影响不大。病雏鸡主要症状为白痢样腹泻,厌食,有报告衣原体引起的蛋鸡输卵管浆液性囊肿病,30~50日龄鸡死亡较多。人类的感染大多来自患病鹦鹉类禽鸟,主要经吸入病禽鸟的含菌分泌物而感染,人感染后可引起肺炎和毒血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尚无报道。

  四、病理学

  病鸭剖检时可发现气囊增厚、结膜炎、鼻炎、胸肌萎缩和全身性多浆膜炎,常见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肝脾肿大,肝周炎,有时肝脾上可见灰黄色坏死灶;病鸽肝、脾肿大,变软,色变深,气囊增厚。胸腹腔浆膜面、心外膜和肠系膜上有纤维蛋白渗出物。如发生肠炎,可见泄殖腔内容物内含有较多尿酸盐;火鸡病变与上述类似,但肺和心的损害常更严重,肺可呈弥漫性充血,心可能增大,常有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鹦鹉的病变与上类似。

  五、诊断

  注意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霉形体病、大肠杆菌病及禽流感等疫病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与衣原体病容易混淆。本病的诊断必须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必要时进行动物接种和血清学试验。

  六、防制

  (一)综合措施 为有效防制衣原体病,应采取综合措施,特别是杜绝引入传染源,控制感染动物,阻断传播途径。

  加强禽畜的检疫,防止新传染源引入。保持禽舍和畜栏的卫生,发现病禽病畜要及时隔离和治疗。

  对于敏感性较强的禽类(如鸽、鸭)的饲养应该警惕,一旦发现可疑征象,应该快速采取方法预以确诊,必要时对全部病禽扑杀以消灭传染源。带菌禽类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衣原体,故禽舍要勤于清扫,清扫时要注意个人防护,如戴口罩、禽舍清毒等。

  (二)免疫接种 采用有效的人工免疫是重要的预防措施。鹦鹉衣原体可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衣原体的MOMP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能抑制衣原体的感染性。MOMP上的型特异抗原也能诱导机体产生型特异抗体,对小鼠具有保护作用。有证据表明,机体消除鹦鹉热衣原体和抵抗衣原体再感染中,细胞免疫起到重要作用。人和动物自然感染衣原体后,可产生一定的病愈免疫力。用感染衣原体的卵黄囊制成灭活苗,免疫动物可产生较好的预防效果。

  (三)治疗 鹦鹉衣原体对青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都较敏感,其中以四环素类的治疗效果最好。大群治疗时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四环素(金霉素或土霉素)0.4g,充分混和,连续喂给1~3周,可以减轻临诊症状和消除病禽身体组织内的病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为养鸡事业奋斗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常驻居民奖

来自
山东省 青岛市 平度市
发表于 2009-3-19 09: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滨州
转帖:
 禽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C.Psittaci)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一、病原学

  衣原体是一类具有滤过性、严格细胞内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以二等分裂繁殖和形成包涵体的革兰氏阴性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衣原体是一类介于立克次体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衣原体归于衣原体目(Chlamydiale)衣原体科(Chlamydiaceae)衣原体属(Chlamydia)。属下现有4个种: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牛羊衣原体和鹦鹉衣原体。其中鹦鹉衣原体包括许多不同的生物变种和血清型。

  形态染色及发育周期 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时,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不同发育阶段的衣原体在形态、大小和染色特性上有差异。在形态上可分为个体形态和集团形态两类。个体形态又有大、小两种。一种是小而致密的,称为原体 (Elementary body,EB),另一类是大而疏松的,称作网状体(Reticulate body,RB)。

  包涵体是衣原体在细胞空泡内繁殖过程中所形成的集团形态。它内含无数子代原体和正在分裂增殖的网状体。鹦鹉衣原体在细胞内可出现多个包涵体,成熟的包涵体经姬姆萨氏染色呈深紫色,革兰氏阴性。在四种衣原体中,只有沙眼衣原体的包涵体内含糖源,碘液染色时呈阴性,即显深褐色。

  衣原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对热较敏感(56℃5min;37℃48h和22℃12d均失去活力),一般消毒剂(如70%酒精、碘酊溶液,3%过氧化氢等)、脂溶剂和去污剂可在几分钟内破坏其活性,但对煤酚类50d才能灭活。鸡胚卵黄囊或小白鼠体内具感染性的原生小体,在-20℃下可保存若干年,用频率超过100千周的超声波或去氧胆酸钠处理能将其破坏。

  二、 流行病学

  鹦鹉衣原体的宿主范围十分广泛,鸽是衣原体最经常的储主。家禽中常受感染发病的是火鸡、鸭和鸽。鸡一般对鹦鹉衣原体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患病或感染畜禽可通过血液、鼻腔分泌物、粪便、尿、乳汁及流产胎儿、胎衣和羊水大量排出病原体,污染水源和饲料等。健康畜禽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伤口和交配等途径感染衣原体,吸入有感染性的尘埃是衣原体感染的主要途径。吸血昆虫(如蝇、蜱、虱等)可促进衣原体在动物之间的迅速传播。

  由于吸入的衣原体的数量和感染菌株的毒力不同,自然感染潜伏期也不同。用强毒株实验感染火鸡,5~10d出现临床症状。一般来说,幼龄家禽比成年易感,易出现临床症状,死亡率也高。

  三、临床症状

  禽类感染后多呈隐性,尤其是鸡、鹅、野鸡等,仅发现有抗体存在。鹦鹉、鸽、鸭、火鸡等可呈显性感染。

  患病鹦鹉精神萎顿,不食,眼和鼻有粘性脓性分泌物,拉稀,后期脱水,消瘦。幼龄鹦鹉常常死亡,成年者则症状轻微,康复后长期带菌。病鸽精神沉郁,厌食,拉稀,结膜炎,眼睑肿胀和鼻炎。呼吸困难,发出咯咯声。成鸽多数可康复成为带菌者,雏鸽大多死亡。雏鸭眼和鼻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不食,拉稀,排淡绿色水样稀粪。病初震颤,步态不稳,后期明显消瘦,常发生惊厥而死亡,雏鸭病死率一般较高,以5-7周龄鸭最为严重,成年鸭多为隐性经过。火鸡患病后,精神萎顿,厌食,拉稀,排出黄绿色胶冻状粪便,消瘦,病死率可达30%,严重感染的母火鸡产蛋率迅速下降。感染弱毒株的火鸡群症状表现为厌食,绿色稀粪,对产蛋量影响不大。病雏鸡主要症状为白痢样腹泻,厌食,有报告衣原体引起的蛋鸡输卵管浆液性囊肿病,30~50日龄鸡死亡较多。人类的感染大多来自患病鹦鹉类禽鸟,主要经吸入病禽鸟的含菌分泌物而感染,人感染后可引起肺炎和毒血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尚无报道。

  四、病理学

  病鸭剖检时可发现气囊增厚、结膜炎、鼻炎、胸肌萎缩和全身性多浆膜炎,常见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肝脾肿大,肝周炎,有时肝脾上可见灰黄色坏死灶;病鸽肝、脾肿大,变软,色变深,气囊增厚。胸腹腔浆膜面、心外膜和肠系膜上有纤维蛋白渗出物。如发生肠炎,可见泄殖腔内容物内含有较多尿酸盐;火鸡病变与上述类似,但肺和心的损害常更严重,肺可呈弥漫性充血,心可能增大,常有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鹦鹉的病变与上类似。

  五、诊断

  注意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霉形体病、大肠杆菌病及禽流感等疫病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与衣原体病容易混淆。本病的诊断必须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必要时进行动物接种和血清学试验。

  六、防制

  (一)综合措施 为有效防制衣原体病,应采取综合措施,特别是杜绝引入传染源,控制感染动物,阻断传播途径。

  加强禽畜的检疫,防止新传染源引入。保持禽舍和畜栏的卫生,发现病禽病畜要及时隔离和治疗。

  对于敏感性较强的禽类(如鸽、鸭)的饲养应该警惕,一旦发现可疑征象,应该快速采取方法预以确诊,必要时对全部病禽扑杀以消灭传染源。带菌禽类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衣原体,故禽舍要勤于清扫,清扫时要注意个人防护,如戴口罩、禽舍清毒等。

  (二)免疫接种 采用有效的人工免疫是重要的预防措施。鹦鹉衣原体可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衣原体的MOMP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能抑制衣原体的感染性。MOMP上的型特异抗原也能诱导机体产生型特异抗体,对小鼠具有保护作用。有证据表明,机体消除鹦鹉热衣原体和抵抗衣原体再感染中,细胞免疫起到重要作用。人和动物自然感染衣原体后,可产生一定的病愈免疫力。用感染衣原体的卵黄囊制成灭活苗,免疫动物可产生较好的预防效果。

  (三)治疗 鹦鹉衣原体对青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都较敏感,其中以四环素类的治疗效果最好。大群治疗时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四环素(金霉素或土霉素)0.4g,充分混和,连续喂给1~3周,可以减轻临诊症状和消除病禽身体组织内的病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秦皇岛
发表于 2009-3-19 09: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秦皇岛
请教支原体和衣原体的发病症状
该如何区别
如何治疗

期待中

感谢楼主   这个帖子很关键

先狠狠的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为养鸡事业奋斗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常驻居民奖

来自
山东省 青岛市 平度市
发表于 2009-3-19 09: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滨州
跟三楼发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高强,现在安徽

Rank: 6Rank: 6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聊城
发表于 2009-3-19 1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回 3楼(lnyxlx) 的帖子

谢谢你的评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

来自
山东青岛
发表于 2009-3-19 10: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菏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东营
发表于 2009-3-19 11: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东营
太深奥了  俺是养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保定
发表于 2009-3-19 11: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
四环素类临床效果也不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09-3-19 12: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各位老师们要讲讲自己对这两种病的治疗聊心得呀,搞课本资料发表太深奥,俺养鸡的文化水平太低看不懂啊!俺希望看到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不想听纸上谈兵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总版主

以真心实意帮助养殖业为己任.

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原创先锋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2: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引用第11楼ωǒ心翱翔于2009-03-19 12:07发表的  :
各位老师们要讲讲自己对这两种病的治疗聊心得呀,搞课本资料发表太深奥,俺养鸡的文化水平太低看不懂啊!俺希望看到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不想听纸上谈兵呀!   
对,那样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低调做人,快乐养鸡。中庸之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09-3-19 12: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学习各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总版主

以真心实意帮助养殖业为己任.

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原创先锋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8: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马连松:

衣原体病症状:1.肿头肿脸,流泪,咳嗽。发烧、体温升高,蛋鸡产蛋率下降,从90%下降到40%,蛋壳变薄退色,个别鸡食欲废绝,部分鸡腹泻,随着病情发展,死亡率直线上升。商品代肉鸡、蛋鸡育雏期发病,死亡率可达30%---40%,产蛋期发病10%——20%。
2、育雏期发病,症状与肾型传支基本相似。
3、育成期发病与传喉相似。
4、200以后的鸡群发病很容易误诊为大肠杆菌腹膜炎。好,先就说这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7 13:20 , Processed in 0.611780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