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总领十二经及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
六经病——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对人体或动物感受外邪后所表现各种症状进行分析、归纳与概括的结果。既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又是互相联系、相对独立的证候,是病理性概念。
六经辨证——是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外感病证治,是一个包括邪正、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气化、发展阶段等理论以及治法、方药、调护在内的综合性临床辨证论治体系。
与中兽医《元亨疗马集·八证论》说:“夫正者,端正也,无偏无倚,无太过无不及也”,又说:“马牛有此精神爽,尿清粪润口中红,脉平色正无屙瘵,气血调和脏腑宁”,含义相接近。
那么三阴三阳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就是指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那么下面我们接着要谈的一个问题,三阴三阳本来的意思是什么。
应当说,三阴三阳这个概念是来自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学说。古人觉得,把一切事物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还不够,不能说明阴阳气量的变化,只能说明阴阳气质的变化,所以又把阴阳又各分为三,这就是三阴三阳。
所以三阴三阳,它的本意是什么呢?就指的是阴阳气量的多少。
《伤寒论》六经者,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也,亦就是三阴三阳,这个概念来自于阴阳学说。
《内经》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即是阳气与阴气的气量多少不同。从三阳而论,太阳(太者大也,为三阳,亦称巨阳)阳气较多,阳明(明者着也,为二阳,两阳合明,谓之阳明)阳气最多,少阳(少者小也,为一阳,又称嫩阳、稚阳、弱阳)阳气较少;就三阴而言,太阴(为三阴,又称至阴)阴气较多,少阴(为二阴)阴气较少,厥阴(为一阴,两阴交尽,谓之厥阴)阴气最少。
六经辨证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辨证的简称,所以,六经辨证是三阴三阳的辨证,是按照临床客观实际情况分类而定,而不是机械地从三阴三阳照搬来的。
太阳,太者,大也,所以太阳阳气的量是三阳。我们这个照像机是数字照像机,现在我们搞数字信息数字技术,实际上,古人早就动用了数字来描述一个事物的量的变化。
所以:太阳:太就是大的意思,它的阳气的量是三份,在《黄帝内经》里把它叫做三阳。
阳明:明是什么意思呢,明,着也,显著的意思,阳明,阳气的量是多少呢,是两份,它不如太阳阳气的量大,但是它的阳气也是充足的。
少阳:少,小也,少年就是小孩吗,所以少阳阳气的量最少,它是一阳。
太阴:太者,大也,是指阴气强大,它的阴气的量是三阴,阴气的量有三份,它是三阴。
少阴:阴气的量是二阴。
厥阴:它的阴气的量是一阴。
那么有的初学者可能会说,这里的少阳是一阳,这里的少阴怎么会是二阴,而不是一阴呢?实际上这里呢,多和少是相对的。
那么「少」和「厥」相比,厥就更少了。厥者,尽也,极也,是阴气少到了极点,阴气少到了尽头。那么这么少的阴气,当然比少一点的阴气,量还要少。 所以少阴和太阴相比,那么少阴的阴气量不如太阴大;那么少阴与厥阴相比,厥阴是阴气少到了极点,阴气少到了尽头,阴气浓缩到精华的地步,所以厥阴就是一阴。
这是从三阴三阳的本意讲阴阳气量的多少。
三阴三阳对应关系(表里相合)
太阴—–阳明
少阴—–太阳
厥阴—–少阳
三阴三阳是从阴阳气的盛衰(多少)来分: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 何谓?」「气有多少异用也。」「阳明何谓也?」「两阳合明也。」「厥阴何也?」「两阴交尽也」。
三阴三阳对应原理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
阳为主,阴随从,阴阳之间永远是阳大阴小,阴阳平衡,不是阴阳一样大,阴阳的配对也是大阳小阴,太阳和太阴一样大,少阳和少阴一样大。
但是它们不能配属,为什么呢?因为还有一个更大的阳,是阳明,还有一个更小的阴为厥阴,因此配属的时候是阳明配太阴,太阳配少阴,少阳配厥阴,每一个阴比与之匹配的阳要小一些、小一号,这样才叫配平,才是阳主阴从。
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中它是干什么的呢?《黄帝内经》有这么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所以大自然有什么,人就有什么。
所以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动物也有四脚);天有日月,人有二目(动物也有二目) ,如缺一可能是遗传或外力伤害;甚至天有365天,人有365节。那么这样来比喻,地有江河,人有经络。
这样比喻呢,尽管有些地方,显然从我们今天的现代科技的角度来说,有些可笑,人也不是365根,365节骨头,有些太机械,但是这种精神,这种思想,这种人和自然想适应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自然界既然有阴阳二气的变化,也有阴阳气多少这种量的变化,所以它就拿阴阳气三阴三阳来命名人体的脏腑经络,所以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里它是什么意思呢,来命名人体的脏腑经络(动物也略同)。
为什么胃经和胃腑,把它叫做阳明,膀胱叫把它太阳,这应当是《黄帝内经》解决的问题。那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根据脏腑和经络阴阳气的多少,也根据人体体表接受阳光照射的多少,来命名和化分的,用三阴三阳来命名脏腑和命名经络的,那么这个问题应当在《黄帝内经》里解决,我们这里不多说。
我们下面重点讲的是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应当说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它的含义,不是生理的,而是病理的。
如果说在《黄帝内经》里,我们把它叫做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腑,那是一个生理概念的话。在《伤寒论》中,我们说阳明就是阳明病,说太阳就是太阳病,它是个病理的概念。
既然它是病理的概念,它就涉及到病变部位,它就涉及到病变性质,它就涉及到病变发展的趋势。
六经辨证体系
三阳病:以腑病为主,正盛邪实。
太阳病—为初起阶段;
病位在表(膀胱),
病机为感受外邪,营卫失调。
治以汗法。
阳明病—为极期阶段,
病位在里(胃肠),
病机是阳明化燥,胃肠实热。
治以清下。
少阳病—为亚急性期,
病位在半表半里(胆、三焦),
病机是胆气内郁,三焦失枢。
治以和法。
三阴病:以脏病为主,正衰邪盛。
太阴病—为后期(正虚),
病位在里(脾),
病机是脾阳不足,寒湿内阻。
治以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少阴病—为危重期(衰竭),
病位在里(心、肾),
病机是心肾虚衰。
治以或回阳救逆,或育阴清热。
厥阴病—为末期(终末),
病位在里(肝),
病机是寒热错杂,虚实相因。
治以寒温并用,攻补兼施。
六经辨证体系特色
以六经病为纲,汤方证为目。
六经辨证的意义 辨疾病病位:表里、脏腑。
辨疾病病性:寒热、虚实。
辨疾病发展趋势:
阳证转阴-加重,阴证转阳-向愈。
定位、定性、定量、定向。
不仅为外感诊治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疾病辨治提供了一般规律。
这样的话,我们讲到了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它是一种病理的。
三阴三阳的这种命名,它包含有病位的意义、包含有病性的意义、也包含病势的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病症的概括,六经辨证三阴三阳比起八证论辨证来得深奥,初学兽医师能借镜研习,勿完全抄袭六经辨证,《元亨疗马集·八证论》辨证才是我们学习纲领。
中兽医以〝八证论〞辨证的基本方法
它把各种复杂的疾病证候归纳为正、邪、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以指导临床治疗。其中,表证和里证,寒证和热证,虚证和实证的含义与八纲辨证完全相同,而正和邪是辨别动物健康和疾病状态的两个纲领。
动物不同于人,它没有语言,病痛不能自行陈述,其有病无病,真病假病,必须靠人从各个方面的体征和表现来鉴别和判断。因此,辨证首先要辨清动物有没有病,这对于兽医师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何况,动物医院内现代化诊疗仪器配备都比中医诊所逊色许多。
八证论,它把各种复杂的疾病证候归纳为正、邪、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以指导临床治疗。其中,表证和里证,寒证和热证,虚证和实证的含义与人中医辨证完全相同,而正和邪是辨别动物健康和疾病状态的两个纲领。
正:是动物健康无病的状态。《元亨疗马集·八证论》说:“夫正者,端正也,无偏无倚,无太过无不及也”,又说:“马牛有此精神爽,尿清粪润口中红,脉平色正无屙瘵,气血调和脏腑宁”。
邪:是与正证相对而言,泛指动物体的疾病状态。《元亨疗马集·八证论》说:“夫邪者,所偏之谓也,太过不及也,真气散乱,邪疫相侵,故为邪”。
又说:“外感风寒暑湿,内伤饥饱劳役,邪疫相侵,致成其患也”。既说明了邪证是指动物体的一切疾病状态,同时也指出了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正气不足,并受到邪气的侵袭所致。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八证论的区别仅在于人中医办证以阴和阳,概括分辨病证的基本属性,是病证的总纲;八证论以正和邪,概括分辨动物体的健康与有病状态,是中兽医不同于人中医的特点之一。
因此,八纲和八证完全可以结合起来,从而使中兽医的辨证纲要更加全面和完整。就是说,中兽医的辨证纲要包括正、邪、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十个字,或者概括成正邪、阴阳、六要三个部分。
在临床实践中,辨正邪,就是分辨有病和无病;辨阴阳,是分辨病证的属性,提纲挈领地把握病证的根本;辨六要,则是具体地分辨疾病的病位(表、里)、病性(寒、热)和病势(虚、实)。这样,中兽医的辨证纲要就比较全面,层次也就更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