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共享精神 于 2016-3-5 10:59 编辑
2016-03-05 正大鸿福 这两天,毛鸡疯涨,重回4.5元。
(以石家庄地区的价格作为参照) 上一次毛鸡4.5元,出现在2014年9月。在那之前的8月中旬,毛鸡价达到巅峰5.2元。 对2014年8月到现在的毛鸡价格变动,小编做了一张粗略图,但是其大走向是准确的。
(以石家庄地区的价格作为参照) 从上面的图中,不难看出:2015年冬季的谷底,不仅深,还持续比较长。 是这样的大谷底导致了现在的疯涨吗?这种疯涨的下一步会怎么样?
大谷底导致供给出清?
去冬今春的大谷底产生了什么影响?
1 大谷底伤了那期间养鸡者的锐气,甚至是元气。是以,他们或许不再轻易上鸡。
2 大谷底,冻鸡肉有效去库存? 大谷底,往好的想:这段时间,养鸡的少了,冻鸡肉去库存应该比较顺利。 不过,往坏的想:这段时间,毛鸡这么便宜,会不会出旧货,存新货? 当然,从总体上而言,这么大的一个谷底,减产是必然的,肯定有助于冻鸡肉去库存。
3 近期鸡苗质量不太乐观,供肉能力相对下降?
去冬今春,要么听到“没鸡了”的抱怨;要么就听到一些养鸡朋友对鸡苗质量的抱怨。与此同时,冬春季的鸡本来难养。 因此,同样的鸡苗最终转化为冻鸡肉的数量应该有所下降。
以上三点,或许导致了冻鸡肉供应市场基本出清。 所谓“市场出清”是指“当价格确实能使需求等于供给,以至于任何人可以在那个价格上买到他所要买的东西,或者卖掉他所要卖的东西”。 也就是说,在近期价位下,冻鸡肉的供应和需求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如果以上推论成立,毛鸡收购4.0元左右(一周前的价格),可能是中国白羽肉鸡产业最维稳的价格——这个价格下,养商品鸡和父母代种鸡,以及产业链条中其他环节的效益都比较稳定。 市场出清与暴涨的关系?
市场处在出清状态时,各个环节都能赚钱。但是,出清状态本身是动态的,并且是微妙的。不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都很难使其长期保持平衡状态。这一点,在农产品领域,更难保持平衡。 一般而言,作为农产品之一的毛鸡的价格变化适用于经济学中发散性蛛网模型。 这种模型的显著特征是: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以现在的市场状况推测未来产品价格;生产周期较长。 发散型蛛网模型的过程如下: 如果以市场出清状态为基点,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出清状态下,养鸡者是赚钱的,效益驱使,一哄而上(鸡)是很正常的。对具体养殖场而言,这是理性的。但是,基于中国养殖业没有门槛,也没有真正的统计、管理、协调者,显而易见会导致整个产业的供给能力上涨。 这种供给能力的上涨,将会一直持续,直到明显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滑,才会被整个行业所重视,开始调整。但是,已经上马的鸡只能继续养着。于是,供给过剩越来越严重,最后烂大街。 产品烂大街的同时,价格也会跌入谷底。这时,生产者就会一哄而下,这也是理性的,谁会迎亏而上啊? 其后,行业的供给能力下降,慢慢消化库存,直到逐步接近出清状态。 然后,循环。 以上,就是行业周期的根源。这两年,周期虽然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但是小编感觉,抛开一些资本操控导致的人为延期,根根上还是这点事情。 那么,以上唠叨同这次暴涨有关系吗? 或许,本来在出清点上,大家开始追涨,于是水涨船高,于是有点疯? 这一波涨势能持续多久?
“一般而言,产品的疯涨,除了需求增加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供应大减。而各食品厂及经销商担心后期价格更高,提前抢货增多,也许会进一步促进鸡肉产品的高涨”。 上面的言论是同行分析肉鸡行业的上一波疯涨所说,也就是2014年8月那次高价位——当时,毛鸡价过5,鸡苗价过4,跟现在极其类似。 在那之前,2013年5月初到2014年7月,石家庄地区肉鸡价格在3.80-4.30元之间震荡。2014年8月初从4.10元开始上涨,8月中旬升到最近2年半的最高值5.20元。然后,行情的变化如下图:
这一次会重复以上的过程吗? 先是在目前相对合理价位上震荡,然后继续冲高,最后再度经历漫长的回落期(如上图)。但是,真会这样轮回吗? 没有对产业现场和各环节一线权威人士的走访,没有获得真实的宏观数据,小编不敢乱说。 不过,提醒大家三点:
第一,祖代鸡减产的利好或许只是股市需要的故事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数据看,由于祖代鸡减产影响父母代最终导致的商品鸡苗供应不足,真正发生的时间应该在2016年的9月份。 不过,据说,美国科宝公司在湖北祖代场已经正式投产。 或许,祖代减产导致的利好,一定程度上只是股市需要的故事。
第二,商品肉鸡产能依旧过剩
商品肉鸡场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而商品肉鸡养殖场随时都可以上鸡。因此,行业的产能极其容易反弹。
第三,大经济继续不乐观。
消费端的情况同大经济直接挂钩。而宏观经济,好像还在动荡之中。有消息指出,2016年的GDP增幅可能下调到7%,甚至6.5%,以前25年(不包括2015年)都在8%及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