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云中雪安阳 于 2015-9-23 21:59 编辑
文章来源 http://wenku.baidu.com/view/caf7 ... 41.html?from=search
中国白羽肉鸡发展现状与未来 白羽肉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1984年,中国的鸡肉总产量是139万吨,到了2012年,已经增长到1370万吨,产量增长了8.86倍,相当于年均增长31.6%;其中1984-1994年增长2.71倍,1994-2004年增长84.1%,2004-2012年增长44.5%。2012年鸡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6.6%,仅次于美国的1647.6万吨,是世界第二大鸡肉生产国。
中国鸡肉消费量从1984年的139万吨增至2012年的1375万吨,增长10倍;鸡肉年人均消费从1984年的1.03公斤增长到2012年的10.1公斤,增长了9倍。中国鸡肉产量在中国肉类的比重不断提高,由1984年的6.2%增至2012年的16.3%,增加10.1个百分点。
中国鸡肉及其制品的出口不断增长,由1984年的 2.7 万吨增至2012年的42万吨,增长 15倍;出口额由0.35亿美元增至16多亿美元,增长45倍。中国鸡肉出口创汇排肉类产品出口第一位,是中国第100个出口创汇超过10亿美元的品类,为我国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由于鸡肉有利于健康,世界许多国家积极发展肉鸡产业。从世界肉类生产结构看,鸡肉和猪肉所占比重已经相差很小,分别为34.6%和36.6%。但中国鸡肉仍与猪肉在肉类中的比重有很大差距,分别为16.3%和63.6%,中国鸡肉在肉类结构中所占比重比世界水平低18.3个百分点,若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肉鸡总产量可翻番,超过2700万吨,中国将成为世界肉鸡生产第一大国。 由于我国肉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偏重猪肉,中国鸡肉的人均消费量还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国际水平,增长潜力巨大。2012年我国肉鸡人均消费量只有10.1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2.7公斤,若达到这一水平,则可增产25%,总产量可超过1700万吨,相当于美国水平。美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为44.5公斤,巴西45.1公斤,我国台湾34公斤,若我国未来10年达到人均消费20公斤,我国鸡肉消费可达到2700万吨,中国也将成为世界鸡肉消费第一大国。
中国鸡肉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但出口量远远低于美国、巴西、荷兰和法国。2012年巴西出口鸡肉375万吨,占世界出口总量的38%,占其产量的29.4%,美国出口317万吨,分别占32.2%和19.5%,而我国出口只有42万吨,仅占世界出口量的4.3%和鸡肉产量的3.1%,出口市场潜力巨大。中国肉鸡出口有能力超过100万吨,甚至300万吨。
中国发展肉鸡产业意义重大
1.可为国民健康提供保障。鸡肉作为白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一高三低”的营养优势,所含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在保障人体健康方面有着红肉不可比拟的优势。鸡肉中各种功能性营养素种类均衡,富含牛磺酸、肌苷酸、丙氨酸 、鹅肌肽 、肌肽,对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鸡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4.7%,更有益于人类健康。鸡肉还是理想的减肥食品。有报告称,目前我国的肥胖人口规模已高达3.25亿,肥胖与不科学的肉类消费结构密切相关。我国城乡居民目前的肉类消费结构大体上是猪肉占64%、禽肉占21%、牛羊肉及其他占15%,相关的科学研究证明,这样的肉类消费结构导致肥胖的发生几率很高,提高鸡肉在肉类消费中的比例可有效降低肥胖的发生。
2.可大幅度降低粮食消耗。白羽肉鸡的饲料转化率最高,就料肉比而言,在我国鸡肉为1.8:1、猪肉为3.0:1 、牛肉为6:1。在发达国家,鸡肉料肉比已达到1.5:1,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同时大大降低了粮食消耗。若我国将肉鸡占比提高到34.6%,即可节约粮食1846万吨。
3.鸡肉成本低,价格便宜,是其他肉类的有效替代品。优秀的生产效率,使鸡肉的生产成本低,价格便宜。长期以来,鸡肉价格比牛肉价格低109%以上,比猪肉价格低61%以上。在大众肉类消费中,鸡肉作为便宜的肉类蛋白正成为我国消费者的重要选择。
4.可有效缓解“畜地”矛盾和“人粮”矛盾。在人口继续增长、民生不断改善的大背景下,畜地矛盾和人粮矛盾将变得更加突出。在耕地资源硬约束条件下,如何做到既要让百姓吃饱(发展种植业),又让百姓吃好(发展养殖业),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走出一条“节粮型”的畜牧业发展道路。加快发展肉鸡产业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因为肉鸡的饲料转化效率明显高于生猪。在我国目前科技水平下,肉鸡的料肉比为1.8:1,而生猪的料肉比为3.0:1。换言之,同样生产1千克肉,肉鸡比生猪可节省40%的粮食。2012年我国猪肉产量为5335万吨,如果其中的30%转变为生产鸡肉,就可节省粮食589万吨。如果把节约下来的粮食折算成耕地,按我国目前玉米每亩350公斤的单产水平计算,可节约耕地1637万多亩。 5.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共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报告,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8%,根据国外碳足迹专家研究,在集约化动物饲养体系中,按照生产每千克肉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计算,生产1千克牛肉产生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为14.8千克,生产1千克猪肉为3.8千克,生产1千克鸡肉只有1.1千克。同样地,如果将目前我国猪肉产量的30%转变为鸡肉生产,那么,每年可降低近4000万吨的二氧化碳当量。此外,肉鸡产业还能提供大量优质有机肥,可以替代化肥使用,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必要条件,进而形成资源再利用的循环经济体系。因此,发展肉鸡产业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6.可有效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国肉鸡产业解决了2286万人就业,提高农户、产业人员收入500亿元,创造产值超过3000亿元,同时也促进了包装、运输、餐饮、防疫、兽医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7.鸡肉消费方便、快捷,适宜现代化的生活节奏。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中,用于在外就餐的支出逐步增加。其中,对快餐的消费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肯德基、麦当劳两家以鸡肉为主要原料的快餐企业在近十年始终保持着每年15%的增长速度。洋快餐的流行加上对健康营养饮食的注重,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鸡肉的消费,他们的消费习惯正在变成庞大的市场潜力。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快捷成为居民选择食品的重要依据。鸡肉加工食品因方便食用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鸡肉生产企业也在不断推出美味快捷的鸡肉调理食品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2012年我国鸡肉加工制品所占比重约为19 %,比2001年的5.8%提高了13.2个百分点。
目前中国白羽肉鸡产业面临的问题 1.行业缺乏发展战略与规划。 白羽肉鸡行业缺少一个专业组织进行长远的研究和规划,对整体发展缺乏认识。长期以来,白羽肉鸡行业发展都以各自企业战略作为发展指导,产业发展出现了盲目扩张和恶性竞争。肉鸡企业由于没有形成合力,在国际市场上,不能与国外利益团体分庭抗礼、出口举步维艰。而大量进口尤其是走私严重冲击肉鸡产业发展。 2.消费者急需行业知识普及和引导教育。
肉鸡行业属于新兴行业,由于白羽肉鸡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其品种特点和饲养方式与中国农村家养土鸡完全不同,中国绝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肉鸡育种知识,不了解肉鸡45天出栏的正常性,不清楚鸡肉的营养根据。消费者对鸡肉及其制成品仍然停留在小农消费模式的概念化感知中,对于肉鸡产业化、科学化养殖所知甚少。因此,“肉鸡有激素”、“肉鸡怪鸡论”的传言才会甚嚣尘上,严重地影响了鸡肉的市场消费。 2013年H7N9禽流感的爆发,消费者对“禽”业的误解达到顶峰,国人“谈禽色变”——人闹病,鸡遭殃;人恐慌,行业受伤。H7N9肆虐期间,国外进口中国家禽及其加工制成品的企业也淡定如初,中国家禽业出口甚至逆势增长。
国家流感参考实验室检测表明,此次人感染“H7N9”病毒为偶发、散发型,并未发生人际间有效传播。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实验表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病毒是通过家禽直接传播给人”,病毒传播途径尚未搞清,目前养禽场未检出“H7N9”流感病毒。2012年,墨西哥爆发H7N3高致病性禽流感,墨西哥采取疫病防控措施,扑杀了2200万肉鸡,结果终端消费上表现为鸡肉和蛋类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墨西哥消费者并没有因为H7N3高致病性禽流感对鸡肉和鸡蛋望而却步。 3.亟需与大众媒体沟通,进行科学和理性宣传,提高行业透明度。
2013年,受“速生鸡”、特别是“H7N9禽流感”影响,消费市场严重受创,全行业损失1000亿元,占产值的20%以上。大众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禽流感”和“人感染禽流感”成为新闻媒体的关键词,消费者“谈鸡色变”、对鸡惶恐时,肉鸡企业和行业却寂寞无闻,噤若寒蝉。鸡肉的消费市场遭受重大打击,消费者对鸡肉消费丧失了信心,白羽肉鸡生产受到严重打击。
对中国情况,三大国际组织于2013年4月16日发布《关于流感甲型(H7N9)病毒术语的使用规范》,要求:“禽流感甲型(H7N9)病毒”这一核心术语在科学、技术或其他报告中使用;根据情况变化可修正此术语;建议对媒体使用“H7N9”或“H7N9病毒”。但有关部门未予采纳,仍以“人感染H7N9禽流感”对媒体发布。结果误导媒体持续过度报道和不当宣传,造成社会恐慌、谈禽色变,致使家禽业陷入绝境。
现在的白羽肉鸡产业对于媒体来说,是相当陌生的产业。我们行业自身平时就缺乏与大众媒体的互动,没有借助媒体这个渠道提升行业透明度;缺乏与消费者的互动,没有与消费者建立起互信机制。因此在灾难事件面前,行业严重缺乏危机公关和对媒体的沟通宣传,更没有集体发声的平台。
4.肉鸡行业重要性被低估,不能反映出本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公开数据统计显示,2006—2012年中国白羽肉鸡产量增长了34.8%,但在此期间,中国白羽肉鸡祖代引种量却增长了1.5倍。这个差距也充分反映出统计数据与行业发展的差异,行业规模严重被低估。同时肉鸡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统计公开数据中肉鸡却尚未列入名录当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白羽肉鸡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行业重要性被忽视,其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
5.行业市场、消费、生产能力等信息不透明,产销失衡。
近些年来,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化养殖比重快速发展,肉鸡合同化、一体化养殖快速提升,产业集中度提高,白羽肉鸡出栏量快速增加。极速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产业的繁荣。相反地,行业市场信息、消费状况、生产能力不透明,造成企业盲目投资扩张,过度的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产销失衡。2012年底“速生鸡”、2013年“H7N9禽流感”事件影响,消费者消费信心受到打击,市场需求量降低,鸡肉库存量暴增,鸡肉产品价格极度下滑。白羽肉鸡产业跌入谷底。作为中国最具朝阳的行业,白羽肉鸡产业在面对发展与沟通不足的困境下,亟待行业专门的组织、整合整个行业的力量,发挥肉鸡产业优势,扬长避短,推动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解决对策
(一)制定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组织官员、业界代表和专家学者企通过调研,对肉鸡产业在农业结构优化、解决“三农”问题、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巨大发展前景统一认识,并对肉鸡产业5年、10年甚至20年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规划。其目标是实现中国肉鸡产量翻番和力争世界第一,促进联盟内企业的发展壮大,提升大家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世界级跨国公司,实现合作共赢,并提出政府应为此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保障措施;联盟将作为行业整体利益的代表,争取把肉鸡产业列入国家农业重点支持产业,从行业发展角度为政府提供信息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通过统计、汇总和分析成员企业的各项数据,创建数据库,使之成为政府对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做决策最准确和权威的依据,并列入农业部和国家统计数据。 (二)科学、理性防控“H7N9流感”,拯救陷入绝境的家禽业。防控“H7N9”流感重在科学、理性和适度,加一个“禽”字对防控工作并无明显效果,但对家禽业却带来巨大伤害。当前应综合施策,流感防控和拯救家禽业两手抓。 1.应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改名为“H7N9流感”。
采纳三大国际组织建议,对媒体使用“H7N9流感”名称,以正确引导舆论和防止消费恐慌。加强对媒体报道的管理和引导。应停止电视媒体等过度渲染和不当报道,由主管部门在官方网站定期公布信息。加强对家禽业已采取的防控措施、家禽产品健康安全方面的正面报道,领导在两会期间带头吃禽产品,重塑消费信心,降低对产业的负面影响。
2.完善部际防控联动机制。
决策前应听取多方意见,加强部门、产业间沟通和协调,由卫生部和农业两部门联合监测和新闻发布。组建由人医、兽医、家禽及相关产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综合评估风险,切莫以可能、预言作为决策依据,减少决策盲动性和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吸取教训,权衡得失,既要保护人民健康安全,也要考虑社会代价,不能动辄牺牲家禽业。采取防控措施要考虑国情。防控应内紧外松,不能夸大危害性,防范扩大化和过度反应。对新出现疾病要科学应对,目前“H7N9”流感在人间不是传染病,不能动辄按“非典”防控处理。流感病毒是一种微生物,有甲乙丙三型,数百个类型,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命体中,不属于某个特定的物种,应研究制定新发疫病科学命名机制,以防止造成巨大损失和社会恐慌。
3. 积极采取措施拯救家禽业。 (1)“保民生、抓复产”,尽快出台家禽业拯救政策。对家禽龙头企业提供政策性应急贷款、增加授信额度;对即将到期贷款延长还款期限,对已到期并发生贷款拖欠企业免收贷款罚息;财政对各类贷款提供贴息;给予种禽企业专项扶持政策;对相关企业适当减免各种税费。鉴于家禽业损失惨重,国家对相关企业、养禽场和被关闭市场给与适当补偿、补助和赔偿。建立家禽业紧急援助长效机制。
(2)维护正常市场流通秩序。对持有效证明禽类产品的正常流通,不得人为设置障碍。规范活禽交易市场管理,加强硬件建设,所需经费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
(3)国外禽类杂碎可能带来许多疫病,应严控禽类产品进口,严厉打击走私。吸取泰国经验,由家禽协会调控进口。
(4)扶持科学安全养殖、屠宰和流通,促进家禽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按照OIE标准建立官方兽医制度和以省市区为单位的疫病管控措施并争取国际组织认可,大力发展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逐步取消散养,引导农民加入龙头企业现代养殖基地行列,促进集中屠宰并引导冰鲜禽肉消费方式,发展品牌产品。
(三)产学研结合,推进肉鸡产业创新和科技进步。联盟将与行业专家、学者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将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智慧与产业化、商业化运作深度结合,使“学有所用,产有所托”,将学术创新通过产业口径落到实处,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升中国白羽肉鸡的产业价值,特别是推动祖代鸡的研发。并借助专家顾问团的智慧,推动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建立健全。编制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年度白皮书,为行业发展进行前瞻指导。
(四)促进科学宣传,积极引导健康消费,积极维护产业合法权益。以“科学、健康、安心、经济”为核心理念,联盟将作为企业利益同盟,共同发声,主动与大众媒体互动,借助媒体的平台长期而持续地宣传,提高产业的公众透明度,强化广大消费者对肉鸡产业的感知。建立危机公关机制,在有损害行业利益的不实言论时及时做出反应,维护行业正面形象,保护产业不因舆论而受伤。
联盟将建立与消费者沟通透明的机制,以设立参观基地或教育基地的方式,长期而持续地进行白羽肉鸡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使消费者对白羽肉鸡产业有科学、客观而真实的了解。引导消费者正确的鸡肉消费观,将鸡肉的“科学、健康、安心、经济”的理念深深植入消费者心中,要努力培养忠实的鸡肉消费群体,提升鸡肉消费空间,带动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实现人均鸡肉消费20公斤的目标,使中国成为世界肉鸡消费大国。 (五)大力促进出口,反对走私,规范进口。联盟将组织专家研究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之道,提升我国肉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将积极要求国家通过谈判促使他国向我国开放市场,改变歧视性做法。促进我国鸡肉出口,提高在市场占有率。同时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坚决禁止鸡类产品走私,对歧视我国出口产品和依靠不公平竞争进入我国市场的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救济性措施,积极规范进口。
(六)加强行业自律,保障食品安全。联盟要通过制定规则和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和自我管理,各成员企业都能够以整个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为前提,按照行业整体利益和市场需求规范发展生产规模,大力推广白羽肉鸡产品,加强国内外行业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加强科学防范疫情,联合上下游相关企业,通过行业约束提升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承担起肉鸡行业的社会责任。与盟内企业共同打造:中国肉鸡产品安全、企业社会责任强的新形象和新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