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90|回复: 7
收起左侧

[转载/分享] 清代《鸡谱》关于鸡病的论述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云南省 玉溪市 易门县
发表于 2015-4-12 23: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云南玉溪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0-18
操作
○论病养第三十八
  夫鸡之病犹人之病也,无非受其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以成病,若不细心调理,安能有生乎?必顺其阴阳,审其寒热,辨其虚实,分其表里,方能挽回也。大凡禽类之疾虽与人同,但其难明之故更甚焉。夫人有望、闻、问、切四法,其易知耳。鸡但可存一失三法,安能得其真切也。三法者,闻其呼吸不能;与人对答及问其病不能告诉;切之以脉,无脉可诊,故鸡之病,所以难养也。大凡鸡有病,食水懒餐,精神减少。速移于幽僻之处,宁可薄淡其饮食,勿令过饱,使其易得运化,如此依法细心调理方得愈也。医治之法,随症调养,皆载于后各病论中。
○论伤寒第三十九
  夫鸡之伤寒,乃果真中其寒也,与人不同。人之伤寒者,十中有一二真也,果系冬冷严寒得其病症,乃真伤寒也,馀则不然。《经》曰:“冬伤于寒,春必变瘟。”人之春夏之病,皆非真伤寒也,故寒者鲜矣。鸡厚无伤寒之病,如乡野之养,无非以高架而令其卧,若果有伤寒之病,天下之鸡难养矣,殊不知皆人使其得病耳。譬如乡野之鸡反能得其自然,日间游于田里,若遇大寒大风,自能回避居于向阳之地,晚间卧于高架,群鸡挨挤一处,火力更甚,故无伤寒之疾。夫斗鸡者,畜于富贵高粱之家,日居栅内,晚收于暖囤。若微失其调和,故易感之也。《经》云“寒则伤荣,风则伤卫”,荣卫一伤,皮毛闭塞不得流通,故伤寒之疾成矣。鸡若伤于寒者,必面紫、冠黑、口内青色、腿紫、口内啼鸣不完,乃伤寒也。或若天寒之日日没后收太晚,或早间处于无日处,天冷感冒,风寒之病由此而生焉。若见此症者,以后方调治。
  〖冲和丸〗羌活一钱 防风一钱 苍术一钱 白芷一钱 川芎一钱生地黄一钱 黄芩一钱细辛一钱 甘草一钱共为细末,生姜汁同枣泥丸之,重一钱。每服一丸。
  又方,〖小柴胡丸〗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半夏三钱 甘草一钱
  右为细末,生姜汁同枣泥为丸,重一钱。每服一丸。○论伤热第四十
  夫暑者、热者,本天地无形至阳之气,从地气上升为长夏之令。其气太过,则炎蒸酷烈,有烁石流金之势,若感之难免患疾矣。夏虽则暑热,而受热者,无论四时皆有之,惟夏月更多。或因栅浅土燥被日色晒满,无躲藏之处;或因不薄其食,至夏月尚加以厚味;或因群鸡未曾分开,晚间挨挤一处,彼此热气熏蒸,皆伤其热也。言夏月之甚者,盖因膘肥气壮之鸡,失其调养,故易受斯病也。《经》曰:“气有馀而即热。”夫气壮生火,自然之理也。鸡若伤热,其头必肿,《经》曰:“头者,乃诸阳会首。”火气焰上,而头故肿也;或鼻塞不通,《经》曰:“鼻乃肺之孔窍。”肺主气,肺虚则鼻通,肺实则鼻塞;或两眼生沫,皆因受热之甚也。或项缩、尾垂、粪如鹰粪者,皆用后方调治。
  〖四黄抽薪丸〗黄芩五钱(酒炒) 栀子五钱(生用) 石斛二钱黄柏三钱(童便炒) 枳壳二钱(酒炒) 石膏二钱(生用)黄连三钱(生用) 生大黄二钱(壮者加,弱者莫用)
  共为细末,清茶和丸,每丸一钱。每服一丸。
○论食积第四十一
  夫脾者,后天之本,仓廪之官,中官之土。土为万物之母,是故《经》曰:“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食若过饱,则滞壅而难化,病由是而生焉。夫鸡之积食,有轻重之分,惟积食之疾,令人不觉,多由早间出囤之时,或喂之以饱,彼恐群鸡分食,尽力抢之,不觉过饱,以致难化,故有此症也。但看鸡之走动、立卧并粪之形色,分其轻重也。若呆立不动、身僵、粪下清水、内无谷气,或粪色成清如菜汁者,必然毛松、眼闭、无神者,其病必重。若尚可走动,还可呼唤,其粪不论颜色,但粪中微有谷之糟粕者,其病轻。可移于坚硬之地居之,勿使抱土觅食,但令饮水,不可与食。待其积食化尽,然后将水浸高粱,日分五六次,少少喂之,易于消化,渐渐添之,不可加以厚味。此调养病鸡之法也。
  又有一种,实非其病,因积食太多,不能运化,故病,不能食也。此种之病症,或因食草叶、人发、马尾、菜根并禽兽之骨叉,结而成大嗉。又因嗉孔小,不能下肫,一时不消化,以致成病。若不割其嗉,其鸡必死。用小刀将嗉割破,去净难化恶物,再用小针细衣线将口缝上,以盐醋和泥密其缝处即愈。后有药调治。
  〖健脾消食丸〗白术五钱(土炒) 茯苓五钱 厚朴五钱(姜汁炒) 山楂五钱(去子) 神曲一两 麦芽三钱 枳壳三钱青皮三钱 砂仁三钱 甘草五分
  共为细末,神曲和为丸,每丸一钱。每服一丸。
○论痰喘第四十二
  夫鸡之痰喘者,有寒暑之分。寒者,或因斗后用力疲乏极矣,不安于避风之处。故肺主皮毛,斗后遍身凑理皆开,被风寒所聚,毛孔闭塞,寒包其热,肺被风邪所乘,痰喘之症由此而生焉。必然面紫,喉内气喘,痰声不绝,粪如铜绿色者,乃寒之痰喘也。热者非感风寒,乃因鸡之膘肥,斗后内热,再因喉中之痰血去之未净,待渴后痰血尽归于中,又因俗传言斗后不可饮水,故鸡脏如焚,安得不病也。《经》曰:“气壮生火。”火盛生痰,必喉肿、舌焦,其粪或纯白汁、或红白兼杂,皆内热之症也。若见此症者(依后方调治)。
  〖寒症发散丸〗苏叶三钱 前胡三钱(醋炒) 枳壳三钱 半夏五钱(姜炒)
  橘红三钱 桔梗三钱 葛根三钱 甘草五分(姜炒)
○论劳伤第四十三
  劳者,乃用力不休,则龙雷二字逆僭至高,故劳字从火生焉。阴血为荣,阳气为卫,二者运行而无滞,病何从生。夫鸡非人之所比,人在安逸之中,尚有损伤之患,每见年少者十患二三。切思鸡之劳更甚于人焉,三冬之内身经数十馀战,气血日损,身受重伤,且主人欲得其雏,不待伤愈,使其交媾无度。《经》曰:“劳伤,肾精先天之气损也,脾胃之后天亦损也。”先、后二天俱损,鸡非金石焉有不病之理。然有此症,必冠瘦、腿脚枯干、饮食日减、精神疲倦、目少神光、不鸣、不浴、懒行、懒动,此乃劳伤之症也。如此者,以后方调治。但人之风、寒、蛊、隔四大之症,每见服药祈祷神明,百法解救,十之中尚不能得一二生者,况鸡诊之无脉,问之不言,如此大症又无古人遗方医治之法,某虽载方于后,未必即能取效。但看受伤轻重如何,轻伤者可置于幽避之处细心调理静养,或可生也。
  〖加减驻龙百补丸〗当归三钱(酒洗) 生地三钱(酒洗) 熟地三钱 菟丝子三钱天冬二钱(去心) 麦冬二钱(去心) 枸杞三钱 白茯苓三钱
  山萸三钱(酒浸) 山药三钱(炒) 人参三钱 鹿角胶三钱(蛤粉炒成珠)
  五味子一钱 柏子仁一钱(炒) 牛膝三钱(酒浸) 杜仲三钱(姜炒)
  共为细末,蜜丸,每丸一钱。每服一丸。

喻本元 5 楼主
7楼2013-10-18
操作
○论生癀第四十四
  夫鸡生癀者,犹人生痈疽也。痈为阳,疽为阴,人得之有二,或于湿热交蒸从外而受,或五脏蕴结从内而发。皆因气凝滞不得流通,聚而成之也。鸡癀虽外感其邪,而其得患者有二,或因厚味过多,内生湿热;或因斗后打伤之处败血凝滞而成者也。其分部位有十癀:脑癀、项癀、口癀、口角癀、耳癀、胸癀、翅癀、肘癀、嗉癀、嗓癀是也。此十种者,七种医法相同。胸癀、嗓癀、耳癀,医法稍异耳。必待其患自干收聚一处,内硬结实,方可用刀割开一孔,取出内癀即愈。不用线缝,待其自收口。如胸癀,不可用刀剖之,将马尾三五根,穿其癀系于胸下,其癀自消。耳癀如人之糖耳,用白矾、黄连二者平对为末,系之、敷之,即愈。若嗓癀,因鸡内热所生,其口内有臭秽之气,以冰硼散吹之,内服凉隔散即愈。惟有嗉癀、肘癀,谓之逆症,用药无功,割之即愈。但生二处,则成废疾矣。
  〖冰硼散〗冰片五分 朱砂六分 玄明粉五分 硼砂五钱共为细末。用少许吹患处。〖凉膈散〗
  防风一钱 荆芥一钱 桔梗一钱 山枝一钱 玄参一钱 石膏一钱
  薄荷一钱 黄连一钱贝母一钱 大黄一钱 天花粉 牛蒡子一钱
  共为细末,水丸,每丸一钱。
○论痘第四十五
  夫人之痘者出于五脏,疹者出于六腑,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乃男女交媾之精毒结于婴儿命门,遇天行时日,气引于外而发。至于鸡,但出痘,而不出疹也。鸡出痘,或于秋暮、或于三冬、或于春令,无定时也。但见气促、粪糖而紫冠,于面上遍出颗粒纯白色光亮者,乃真痘也。但等焦自回,若秋令被蚊虫所伤而结黑痂。凡见此症者,不可令与雌鸡交媾,亦不可使斗,斗之必无力,务须待痘回完,面红,痂壳落尽,方可斗也。如未愈,以后方治。
  〖败毒和中散〗连翘一钱(去心) 牛蒡子一钱(炒) 黄连七分(酒炒) 枳壳七分 桔梗七分 紫草四分 甘草四分蝉蜕七个 川芎四分 麦冬八分 木通五分
  前胡五分 生麻五分
  共为细末,水丸,每丸重一钱。每服一丸。
○论膝疮第四十六
  夫膝疮多生于膘肥身大之鸡,而不生于体瘦身小者也。于别种鸡,余窥之,乃湿痰流火结于膝间而生也。有湿、干、轻、重之分。干者细心调治,可得愈也。湿者内有一孔,时流黄水,久则内腐筋出,而成废物矣。若早治,十中得其一半,可以后方调治。
  〖治干膝疮方〗铜青 铁锈各等分共为细末。用滴醋调敷患处。〖生肌红玉膏〗 治湿膝疮
  白芷二钱半 归身一两 血竭二钱 轻粉二钱 白占一两 紫草一钱
  用麻油半斤将当归、紫草、白芷三味先浸入油内三日,用大铁勺漫火熬之。俟药色微枯,用细绢滤渣。将清油复入锅内煎滚,下整血竭。候化尽,次下白占,微火化开。用茶钟四个将药分作四处候冷,冷时将轻粉研极细,照分投钟内,调敷患处。
○论癣第四十七
  夫癣何以生?乃因风、热、湿、虫侵于心而生之也,又因血燥风毒克于皮肤。轻者但生冠面,重者连顶、脚腿鳞内皆生。抓之则起白屑。若不治,必过夏冬方能得愈。虽非大病,可厌者,临场斗时不打而自肿,微啄而自破。余窥其意,惟苍者不生亦不染,何也?乃因皮坚肤厚,风邪不能入耳。不染者为上。或上年已经患过,毒气出尽,间有一二生此疾者,此内腑发出经年馀毒,莫作寻常,其鸡已病矣。大凡顽癣之因皆患风邪,或染于他鸡也。凡鸡斗后速避风寒,万勿与有癣之鸡相斗,自然无此患也。若有此患,以后方调治。
  〖治癣方〗猪脂油四两 蜗牛二两 川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研究生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省
发表于 2015-4-13 00: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古代也有兽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漯河市
发表于 2015-4-13 04:03:42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漯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研究生

朋友一起心连心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青岛
发表于 2015-4-13 07:40:53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看到老祖宗留下的都宝贵财富连六畜都这么详细。可现在被西医占据了大半江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BZYW监察大使

走快乐养鸡之路

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常驻居民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内蒙古
发表于 2015-4-13 09:52:59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
好贴子,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精品大师奖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热心助人勋章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

来自
新疆
发表于 2015-4-13 10: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云南省 玉溪市 易门县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14: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玉溪
中医古籍中关于鸡病的少之又少,无意中在网上搜索到这篇,分享给各位中医爱好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主推毒感康(治鸡痘)、咳喘康、三黄翁、清营、郁黄和《鸡谱续》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新人进步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

来自
山东省德州市
发表于 2015-5-5 07: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德州
非常感谢勇者不惧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6-19 03:13 , Processed in 0.224156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