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73|回复: 0
收起左侧

[大肉食]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二)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来自
山东省
发表于 2014-12-3 09: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二节 肉鸡饲养阶段划分和环境要术
一、 鸡饲养阶段划分
  肉鸡分二阶段饲养:0~3周为育雏阶段,4~9周左右为育肥阶段。
二、环境要求
1、温度(见表1)
表1 肉鸡饲养温度要求
周龄
1
2
3
4
5周龄以后
范围(℃)
31~35
28~30
25~27
22~24
18~21
2、湿度 (见表2)
表2 肉鸡对湿度要求
周龄
1—4周龄
5周龄以后
湿度范围(%)
60~70
50~60
3、光照 (见表3)
表3 肉鸡饲养光照的要求
日龄
1~3
4~5
6~7
8~9
10~35
36~42
43~上市
光照(小时/天)
24
22
20
18
16
20
22
光照强度应由强到弱逐渐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舍内每20平方米用一盏白炽灯炮,灯泡高度距饲养面2~2.2米。0~2周用60W灯炮,从第三周开始可用25W灯炮,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总原则是后期使鸡可以看见饲料,工作时可以看见。
延长光照时间是为了延长肉鸡的采食时间,促进生长。一般情况下可采取每天22小时光照、2小时关灯的方法。
农村常常有前半夜停电现象,可在后半夜来电时进行光照,这样并不影响肉鸡的生长。24小时照明并非有利,肉鸡也需要有黑暗睡眠的时间。
炎热的夏季,肉鸡主要靠夜间凉爽时采食,夜间应尽可能地保持较长时间的光照。
4、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是否合适,主要是看能否始终维持鸡舍内适宜的生活环境。应根据鸡舍的结构和鸡舍调节环境的能力,按照季节和肉鸡的最终体重来增减饲养密度(见表4)。如果饲养密度过大,肉鸡休息、饮食都不方便,秩序混乱,环境越来越恶化,则鸡群自然生长缓慢,疾病增多,生长不一致,死亡率增加。
表4 肉鸡的饲养密度
类别
地面平养(只/m2)
网上平养(只/m2)
最终体重
春秋冬
春秋冬
1.8kg
10-12
12-14
12-14
13-16
2.5kg
8-10
10-12
10-12
10-13
冬季地面平养,因为通风受温度的限制,易发生呼吸道病,一般情况不宜增加饲养密度。
经验不足的农户,开始应以较低的密度饲养肉鸡,才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5、 通风与换气
在保持鸡舍适宜温度的同时,良好的通风是极为重要的。肉鸡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充足的氧气能促进鸡的新陈代谢,保持鸡体健康,提高饲料转化率。
良好的通风可以排出舍内水气、氨气、尘埃以及多余的热量,为鸡群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通风不良,氨气浓度大时会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表5所示是氨气对肉鸡生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6所示是在不同气温下肉鸡每公斤体重每分钟所需的换气量。
表5  氨气对肉鸡生产的影响
氨气(ppm)
8周龄体重比(%)
料肉比
胸部囊肿发生率(%)
气囊炎发生率(%)
0
100
2.1
3.4
0
25
98.1
2.15
14
3.5
50
94.5
2.19
11.9
4.1
表6  不同气温下肉鸡每公斤体重换气量
空气温度 (℃)
每公斤体重的空气需求量
(相对湿度60%)立方/分钟
41
2.7
38
2.6
35
2.5
32
2.4
29
2.2
24
2.0
18
1.7
13
1.4
7
1.1
0
0.8
注:当相对湿度超过60%,换气量应依比例增加,例如:当相对湿度为90%时,空气流动量亦须增加50%。
实际生产中,许多饲养者在育雏初期往往只重视温度而忽视通风,严重时会造成肉鸡中后期腹水症增多。二、三、四周龄时通风换气不良,有可能增加鸡群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中后期的肉鸡对氧气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同时排泄物增多,必须在维持适宜温度的基础上加大通风换气量,此时通风换气是维持舍内正常环境的主要手段。
我是久旺小杨 我为自己代言  13371099837  26515117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30 15:08 , Processed in 0.095075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