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杨柏萱
收起左侧

使用新玉米的危害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郓城
发表于 2014-9-1 22: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菏泽
陕西养鸡

TA的每日心情
        衰
2014-8-22 20:33
新手上路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
来自陕西咸阳
收听TA 发消息       
电梯直达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1 14:2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比较细心的养殖户都有这样的体会:秋季天气转凉,蛋鸡采食量上升,本应该产蛋大幅回升才对,可是有些鸡群却出现拉稀,过料,蛋廓发白,产蛋上升不快,甚至徘徊不前,究其原因,一部分都是新玉米惹的祸。
         有人会说,新玉米无非是含水量高,适当多放点就能解决。其实,你只说对一部分。本人曾联合科研单位对新玉米,新小麦进行数据科学分析发现,这两种粮食结构特点基本相视:都要经过2次成熟,才能将产能发挥到极致,刚下市的玉米小麦,含有一种不易被动物吸收的大分子多糖,粘性大,不吸收,吃的稍多,就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不适,有人用鲜嫩的玉米煮熟或烧熟,多吃几口就有反应,新小麦加工成面粉,吃起来粘性大,口感涩,影响消化。只有放置1个月以上,让粮食第二次成熟,使大分子多糖转化成容易吸收的淀粉,能量才能被很好利用。这个过程也叫淀粉化过程。
        顺便说一句,粮食水分超标不是引起拉稀的原因,只会引起采食量上升,饮水减少,腐败周期素缩短。科学的做法是玉米放置1个月以后再用,也可以新陈按一定比例参合,待一个月以后完全替换。

点评

你讲得很具体,受益匪浅、辛苦了。  发表于 2014-9-26 17:07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郓城
发表于 2014-9-1 22: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菏泽
潍坊久旺药业

TA的每日心情
        衰
2014-8-22 20:33
鸡网学院64级
实名认证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山东省潍坊市
收听TA 发消息       
电梯直达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13 17:1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新玉米下来了,大家一定要注意新玉米的问题,已经有部分养殖户反应新玉米引起的问题了!!!大家要提前注意预防!!
新玉米“新”特点
1、新玉米下来,需要半个月的后熟期;即淀粉转化过程,如果转化未完成,则能量不足,蛋鸡则表现减蛋、消瘦。 鸡群肠道病加重,会增加药物成本。
2、新玉米水分大,易发霉。霉菌的衍生物霉菌毒素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如鸡的胸腺、脾脏、法氏囊和骨髓肝脏等,大大降低鸡体的抗病能力,增加鸡群感染新城疫、禽流感、传支等病毒病的发病几率。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更有聪明的用户,因新玉米的营养价值低,而添加油脂,则适得其反,更会加重腹泻,即浪费钱财,又损害鸡群健康。更对鸡群带来不利。
更换注意事项
由陈玉米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的,换成新收获玉米,过渡期一周以上,每日替换量不高于的10%.新收玉米籽粒需继续完成内部的生理生化变化,逐步达到生理上的完全成熟.并且水分差别大.更换过快一样造成消化系统的不适应.已见到为数不少的初产鸡群产蛋率不升反而下降10-20%.高产鸡产蛋下降10%左右.常伴有拉稀现像.
                post_newrep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细节决定成败,精益才能求精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新乡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04: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liuzishun 发表于 2014-9-1 19:55
杨老师我们该怎么办呢

收玉米时严把质量关、水份控制在14%以下,并进行存放后熟化(充分氧化)后再用。以减轻新玉米的危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细节决定成败,精益才能求精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新乡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04: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起点不代表终点 发表于 2014-9-1 21:36
成熟滞后性易引起拉稀现象和过料,这种说法很新奇,依据呢?

上网搜索一下、你会找到依据的、你可以用同等水份含量的新、陈玉米喂鸡做对比试验找到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细节决定成败,精益才能求精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新乡
 楼主| 发表于 2014-9-2 04: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郓城养鸡的人 发表于 2014-9-1 22:28
陕西养鸡

TA的每日心情

研究的太好了、我们是受害者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2014-9-2 09:48:31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谢谢杨老师提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 新乡
发表于 2014-9-2 10: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养蛋鸡的感触很深、谢谢杨老师提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Rank: 8Rank: 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省烟台市
发表于 2014-9-2 10: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上月在健康养殖大会上,一位专家也谈到过新玉米的问题。我用保值公司的成品料,没法改变,没好好听来补上一课。感谢杨老师分享。

点评

在哪讲的课,什么内容,有课件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16 0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河北省廊坊市
发表于 2014-9-2 10: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思睿 发表于 2014-9-1 21:51
出现这些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思睿  总算找到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河北省廊坊市
发表于 2014-9-2 12: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顶 顶 顶  杨老师最能为养殖终端分忧解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省安阳市
发表于 2014-9-2 14: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学习了、每年到这会问题都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邢台
发表于 2014-9-2 14: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谢谢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洛阳偃师
发表于 2014-9-2 20: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安阳
对使用预混料和浓缩料者更易受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2014-9-2 20: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安阳
我也来学习一下、防范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巢湖市
发表于 2014-9-6 21: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起点不代表终点 发表于 2014-9-1 21:36
成熟滞后性易引起拉稀现象和过料,这种说法很新奇,依据呢?

师傅,大师兄说得对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6 02:52 , Processed in 0.115307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