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22|回复: 13
收起左侧

[转载/分享] 中兽医辩证与临床现状

[复制链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发表于 2014-3-22 18: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兽医辨证与临床现状


发布时间:2014-3-17 责任编辑:songshixiu 点击量:10


一.中医现状
1.打着中医旗号做非中医勾当:张悟本、刘太医之养生
2.中医中药被西化:根据哪味中药抗病毒、哪味中药对大肠杆菌敏感等现代研究结论为处方依据
3.不进行辨证,而是套方、套证:清·郑钦安《医法圆通》于咳嗽一证,每每见痰化痰,见咳止咳,所用药品,无非杏仁、贝母、冬花、紫菀、百合、桑皮、化红、苏子……,一味杂投,以为止咳化痰,每每酿成痨证,此岂药之咎哉。由其不知内外各有攸分,阴阳各有实据,药性各有专主,何其相沿不察,贻害无穷也。
4.套用验方:降压方、降糖方
……
5.模糊辨证:气虚四君子汤,血虚四物汤,而不考虑血虚心悸炙甘草汤、血虚有热睡不着之黄连阿胶汤
.
二.目前中医给人们造成的错误理念

1.中医不科学:方舟子一类对中医大加批判,他们不知,对一种事物没有充分研究之前,没有话语权。著名中医专家徐文兵在《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中讲到:不怕中医非科学,就怕科学非真理
2.中药慢,不能治急病,只能调理:患病后先找西医治疗,等到病情严重到西医没办法时,报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把患者交给中医,实际上此时已成坏证,疾病的特点决定,不可能快速见效,并不能说明中药慢。
3.中药无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成为老百姓常用的补肾药,是最大的错误,它来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中风历节篇》的崔氏八味丸,又叫肾气丸,宋代医学家钱乙根据小儿的体质特点减去桂枝、附子二味药成六味地黄丸,用以滋补肾阴,并不是补肾阳的药。不能不分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胡乱服用六味地黄丸。
三.中医到现在为何成了这样
1.不懂辨证:《中医内科学》给定现成证型,学生学不会辨证,只能套证、套方,完全失去中医的圆机活法。大夫不怪自己用药有问题而怪中药没效。
2.拿提成少:真正古方,药少价廉,不挣钱。
3.风险太大:真正古方药效峻猛,不对证就有害,轻者病情加重,重者至死。
4.无跟医案:病好后,病人不再去医院;没有效,病人换医院。大夫没有回访,得不到反馈信息,经验无从积累。
5.患者要求使用西药:西药方便携带,服用简单。中药需要煎煮、服用口感不好。
6.中药慢的错误观念:从中医大夫到患者,都认为中药慢。这样的谎言说到一万遍,反倒成了真理。
四.真正的中医
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尽可能的收集病案信息:
2.辨证用药,丝丝入扣:有是证用是药,非此药不能痊此证,非此证不能用此药,中医中药非常严谨。
3.治疗急性病,效如桴鼓:风寒感冒麻黄汤(麻桂杏甘)、小青龙汤(麻桂芍姜辛夏味草)、大青龙汤(麻桂杏甘姜枣膏)。
4.治疗传染病效果好:邓铁涛《治疗SARS:中医药无可取代》WHO统计数字:全球有32个国家共出现8400多例SARS患者,其中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7700多例。全球死亡率为11%,香港为17%,台湾为27%,中国大陆为7(注:广东非典死亡率为38%,广州非典死亡率为36)。广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没有用类固醇,院内60例、院外会诊几十例均无一例死亡。全院服中药预防药,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五.中兽医、中兽药现状
1.中药批号的药物中加西药:双黄连中加入扑热息痛,止痢散中加入痢菌净,肌胃炎药中加入蒙脱石。
2.中药提取物是浪费,又是误区:单兵种作战效果远不如集团军有力量。
3.误把西医的等同于中兽医的:病毒性传染病并不都是温病,抗病毒中药的概念是怪胎。
4.中药散剂拌料难行:导致中药粉剂在规模养殖厂无法推广。
5.中药口服液保质期短: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来越差,超过半年,很难达到目标效果。
6.颗粒剂成本高,难以承受
7.临床兽医不懂中兽医基础理论
8.中兽医基础理论不能结合到辨证上
9.辨证论治停留在理论上,结不到鸡身上
10.中兽药一派寒凉,缺乏温热药
六.辨证的目的是辨病机
病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部机理,简称为病机。病机包括病因(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病位(表、里、上、下)、病性(寒、热)、病情(虚、实)、病势(向上、向下)。
病因:中医的病因是根据机体的症状反应倒推出来的,称为审证求因,病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始动,但病因到体内后,不是一层不变,而是变动不居的,故有感邪虽一,发病则异之说。比如同样受风寒,一人可能表现风寒感冒,另一个人可能表现风热感冒。再比如,三人冒雾远行,虚者死,饥者病,壮者安。
病位:表、里、上、下等病理部位。
病性:疾病的寒、热属性。
病情:疾病的虚、实属性。
七.治病必求其本
本:指关键矛盾及矛盾的关键环节。
治病求本的三种情况:病为标,身体为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身体为标,脾、肾为本。
1.外邪初感,机体盛实时,驱除外邪为本。

2.外邪入体,病理危害深重时,当以缓解病理性危害为本。
3.在任何情况下,在机体自身抗病力低下时,恢复本身能力为本。
    应当注意:正气抗邪于外,无力顾护于里的情况。比如发生外感病后,出现拉稀,这种拉稀有时并不是消化道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机体集中全力来对付疾病,也就没有多余的力量再管消化道。所以,多数情况下,生病时就食欲不好,实际上这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八.病机与方机丝丝入扣方能愈病
病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的内部机理,由外部感知、推导得来。
方机:指方剂作用机理,由组方各味的药性相互有机合和而来。
方机=病机:临床处方,总得方机、病机丝丝入扣,如针尖对麦芒一样,方可效如桴鼓。如此说来,中医是非常严谨的,中医难也就难在这,中医深就深在这,中药有效没效的关键也在这。
    《兵法》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疾病如敌人,用药如布阵,故用药如用兵。用药好比运筹帷幄之中,治病好比决胜千里之外。
    《兵法》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中兽医如此严谨,我们必须用心研究。

九.八纲辨证
阴阳:总纲,将疾病病分为阴性病和阳性病两大类。发热代表阳气亢盛,阳气能够与邪相争;无热代表阳气虚衰,阳气不能够与邪相争。凡发热的疾病称为阳性病,为机能亢进; 凡无热的疾病称为阴性病,为机能沉衰。
表里:疾病的病位。身体之表(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外在躯壳),身体之里(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组成的消化道),半表半里(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表热(脸红,口不渴)、表寒(毛乍、扎堆、近暖)里热(口渴,发烧)、里寒(口不渴,不烧,采食量不增,消化道病)
寒热:恶寒、怕热的体感。温病,发热重恶寒轻;伤寒,恶寒重发热轻。   
    此恶寒与发热,并不是以体温为依据,而是以机体感觉为标准。无论伤寒、温病,体温都可高于42度,但扎堆儿情况及饮水量的增加与否可以判断是恶寒重还是发热重。

虚实:身体与疾病的两种特性
1.虚:正气夺则虚;无形之邪为虚。《金匮要略》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此处虚烦指的是肝血不足,虚热内扰;《伤寒论》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此处虚烦指的是没有形成有形结实。鸡的皮肤干燥,脸发白,冠倒伏,体发凉,拉饲料便,都是虚。
2.实:邪气盛、有形之邪。表寒实证,指的是邪气盛;大承气汤证,指的是有形结实。鸡脸红,体温升高,猪排不出大便,都是实。
十.卫气营血辨证
以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类不同病理阶段的理论,说明病位深浅、病情轻重和传变规律的辨证方法。卫分主皮毛,是最浅表的一层,也是温热病的初起。气分主肌肉,较皮毛深入一层。营、血主里,营主里之浅,血主里之深。
卫气营血辨证只适合热性病,即发热而渴不恶寒的阳性病,此为机能亢进,以清热为治疗大法。

卫:热在体表
气:热在内脏
营:水分不足
血:耗血、动血
卫分证候:外邪初犯体表,引起体表的温度过高,体内的阳气不能达于体表,体内的水分也不能达于体表。
【临床表现】发热与恶寒并见,发热较重,恶风(寒)较轻。风温之邪犯表,卫气被郁,奋而抗邪,故发热、微恶风寒。风温伤肺,故咳嗽,咽喉肿痛。风热上扰,则脸红。对于猪而言,风邪在表,故脉浮数,苔薄。
【代表方剂】银翘散、桑菊饮、双黄连口服液。

气分证候:是指温热病邪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候。为温热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极盛时期、由于邪入气分及所在脏腑、部位的不同,所反映的证候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热壅于肺、热扰胸膈、热在肺胃、热迫大肠等。
【临床表现】里热证。发烧,咳喘,冠脸发红,饮水猛增,嗉囊停水或拉稀水,或便秘,眼睑出血,个别鸡喉头稍微有针尖样出血。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散、白虎汤、承气辈。

营分证候:是指温热病邪内陷的深重阶段表现的征候。营行脉中,内通于心,故营分证以营阴受损,心神被扰的病变为其特点。
【临床表现】热而脱水证。身体灼热干燥或皱缩,神昏,冠烫手,喉头针尖样出血,内脏器官个别出血。

【证候分析】邪热入营,灼伤营阴,真阴被劫,口干反饮水增加不多,脉细数。营分有热,热势蒸腾,故舌质红绛。若热窜血络,则可见斑疹隐隐。心神被扰,故心烦不安,神昏谵语。

【代表方剂】清营汤
    犀角(水牛角代)300   生地150     元参90   竹叶30    麦冬90    丹参60    黄连50   金银花90  连翘60g

血分证候:是指温热邪气深入阴分,损伤精血津液的危重阶段所表现出的证候。也是卫气营血病变最后阶段的证候。典型的病理变化为热盛动血。临床以血热妄行和血热伤阴多见。

【临床表现】热伤血证。冠紫而萎,整个呼吸道呈红布样或内脏广泛出血,胸肌出血、腿肌出血,严重者体表出血。

【证候分析】热迫血行,致血行过速,溢出血管之外,如果出血不能及时回入血管之内,则成瘀血斑。
【代表方剂】清温败毒散、喉炎净散

十一.不懂辨证的临床现状
1. 风寒感冒:鼻流清涕,饮水不增,毛乍扎堆,此为风寒,不是温病,误用双黄连口服液,呼吸道病必然加重。误用抗病毒西药、大肠杆菌药,也会加重病情,因为这些西药也属寒凉性。
2. 平常预防:鸡体正常时,为阴阳调和,在不寒不热阶段,误用清温败毒散这类大寒大凉药,损伤脾阳。脾主运化代表消化道功能,脾阳受伤后,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必然受阻,从而引起采食量下降、拉稀、拉水等。
3. 拉稀治疗:拉水、拉料、吃料少,此为脾阳虚,无力运化水谷,误用清热的白头翁散、黄连解毒散、止痢散,不但不能达到止痢的功效,反而损脾阳,病情更加严重。
4. 腺、肌胃炎:消化道有炎症,胃、肠疼痛,吃料少是一种自我保护,属智能的本能反应,误用开胃消食、增加胃动力的中药,使胃肠炎症更加深重,病情必然加重。
       误用中药,导致无效,不责已之不明,反责药之不行,岂不怪哉?!


治未病思想简介
一.西医理念导致的20年之怪现状及危害
Ø 大量使用抗生素与抗病毒药:
1.《兽医免疫学》第8P215:新生动物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很大程度依赖和肠道微生物群的接触,某些种类的无菌动物可能不会产生肠道相关淋巴组织,这种共生菌群产生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和多糖的混合物,有些被宿主树突状细胞摄取并递呈给CD4+T细胞(Helper T cells,Th),然后T细胞(来源于骨髓多能干细胞,发挥细胞免疫及免疫调节等功能)以多克隆的方式被激活。此外,还通过TLR(Toll样受体)收到由微生物提供各种不同信号,这些信号共同促进整个免疫系统功能的发育。
2.《中药新家族:化学中药》:该书由中科学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陈可冀为作序。作者参照《临床中药学》的体例,应用中医药的术语及表述方法,对现行常用的化学药物进行了中药特征性的诠释。共收载化学中药428种,将每种化学中药要表述的内容分为概说、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制剂、使用注意、不良反应、禁忌证、备注等10个子项加以详细阐述。其中,绝大多数抗生素与抗病毒药,都属寒凉性。过多使用后,往往损害正气,危害体质,减缓生长、降低生产性能。
Ø 把清热解毒的中药当保健药:
1、解决不了寒性病:《内经》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寒性病更用寒凉,不但不能治病,反会加重病情。
2、危害体质:对于正常鸡来说,体质偏寒,误用寒凉往往往损害体质。
3、影响生产性能:寒药伤中阳,脾胃消化食物的功能下降,营养吸收率低下,生产性能降低。
4、导致发病:寒药伤正气,使正气虚而不能抗邪于外,邪气则乘虚入里。胃肠功能紊乱,营养吸收率低下,免疫 力必然不足,机体则易感。
Ø 不辨证而用增蛋药与增重药:
1.产蛋率低与体重不达标,往往与病有关系,而饲养管理往往又通过病的形式来反映出来,假如温度过低而维持净能增加,则生产净能不足。此时一味的添加促生产药,不会有好效果。
2.如果消化道有炎症而消化不良,饲料中的营养得不到吸收,生产性能必然低下,用促生产药,不会有效。
3.遇到生产性能不达标时,我们首先从饲养管理与疾病上找原因,排除不良因素的,才有指望恢复生产性能。饲养管理有问题或还有疾病存在,使用再多的促生产药,也不会有理想效果。
Ø 大量使用维生素与微生态药:
1.体内微生态的形成,是动物与环境相磨合的自然结果。在正常情况下,微生态不应该失调。发生微生态失调,往往是胃肠道内环境改变,不再适合微生态生存的结果,此时我们只需要调整消化道内环境,为益生菌创造一个适宜的居住环境,它们自然会在这里安家落户。如果不改变内环境,多补益生菌,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2.在胃肠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合格饲料中的营养已经可以满足机体生产需要,无须额外添加。当胃肠功能不正常时,对饲料中维生素的吸收率降低,蛋壳质量变差或产蛋率低下,人为的额外添加维生素,有时候有一点效果,但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只需要调整胃肠功能,恢复消化能力,体内维生素自可得以弥补。
Ø 呼吸道病初起用大肠杆菌药:
1.呼吸道病综合症:以自身抗病力低下为主,以外邪感染为辅的一类呼吸道病的总称。处理此类疾病的关键环节有两个:清除支原体和恢复机体自身抗病力。机体自身抗病力恢复、支原体被清除后,大肠杆菌可不治而愈。
2.大肠杆菌药往往导致菌群失调而不利于营养的吸收,长期 用大肠杆菌药可能会诱发真菌病。
3.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鸡发生呼吸道病综合症后,乱用强力霉素、泰乐菌素等,导致肝肾衰竭。这种邪盛正虚的病,攻邪则正更虚,扶正则邪更甚,真是两难措手,治疗起来非常麻烦,短时间内难见良效。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二.我们兽医还在迷茫,人医已经发现问题
  国际卫生组织1996年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21世纪的医学中明确指出:
1.西医学正从疾病医学健康医学发展;
2.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
3.从针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
4.从重视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人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
5.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
6.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
7.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
8.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
三.高明的医生治未病
魏文侯:子昆弟三人,其孰为善?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侯:可得闻耶?
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lǘ]。若扁鹊者,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
魏文侯:善。
四.古中医文献中对治未病的论述
1.《内经》黄帝VS岐伯: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2.《千金方》孙思邈: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
3.《千金方》孙思邈: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
4.《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朱震亨: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
5.《类经》张景岳:故圣人则常用意于未病未乱之先,所以灾祸不侵,生命可保。
五.脾脏功能概说
中医的脏腑概念是以功能为限界,非指解剖实体。
脾:居五脏之中央,与胃共同构成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纽,负担全身营养物质的受纳、消化、吸收、输布,被称为仓廪[lǐn](储[chǔ]藏米谷之所)之官、后天之本。
脾主运化、脾生血统血、脾主升清与胃相表里;
脾主肌肉、四肢、大腹;
脾开窍于口,其华为唇,其液为涎;
脾藏营舍意、主忧思;
六.欲防病、促生产,健脾是关键
1.饲料、饮水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运输、代谢、排泻等与脾脏功能关系密切,脾脏功能受损则全身脏器无不受损,免疫功能与生产性能亦必然下降。
2.动物的天性是在足够充足的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的采食、游逸,现在的集约化饲养,空间狭小,缺乏运动,饲料单一,无拘无束的天性被强行抑制,抗病力低下是必然,脾脏受损是必然。
3.脾为身体之本,根本受损,体虚是必然、消化道病与呼吸道病多发亦是必然、生产性能得不到极致发挥亦是必然。
结束语:用药如用兵,保健如防守
1.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2.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3.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4.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5.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6.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7.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评分

参与人数 2 +60 收起 理由
宝子 + 40 经典教材,感谢王老师的辛勤劳动
cdp007 + 20 老师这篇文章值得大家一起思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研究生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山东淄博
发表于 2014-3-22 19: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经典教材,感谢王老师的辛勤劳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研究生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常驻居民奖忠实会员社区明星新人进步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山东聊城冠县
发表于 2014-3-22 20: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好帖,建议加精。先收藏,慢慢领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石家庄
发表于 2014-3-22 22: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真的不错,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原创先锋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潍坊
发表于 2014-3-22 22: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天无阴阳、日月不明,
地无阴阳、草木不生,
人无阴阳、男女不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BZYW监察大使

走快乐养鸡之路

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常驻居民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内蒙古
发表于 2014-3-22 22: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乌兰察布
这个贴子挺不错的,比那些整天什么都不懂就知道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强多了,健脾为重的观点也比那些整天喊保肝护肾的要强百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研究生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秦皇岛
发表于 2014-3-22 23: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汕头
许久不见王老师大作了,先收藏,慢慢细读

内容来自[手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主推毒感康(治鸡痘)、咳喘康、三黄翁、清营、郁黄和《鸡谱续》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新人进步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

来自
山东省德州市
发表于 2014-3-23 07: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德州
对于中医的批评,近代有余云岫的《灵素商兑》(见《医学革命论》)和现代方舟子的《批评中医》。的确方舟子作为海龟,没有真正了解中医,主要从中医的毒副作用和中医在国际上受限来批评。读余云岫的书,这位真是中医行家,他的对中医的批评,尽管用词严厉,但的确说出中医的许多缺点。如果没有近代余云岫的严劣批评,现代中医连现在的局面也不会存在。我们要认真地对待人们对中医的批评。
另楼主的文章很好,但是过度强调八纲和卫气营血辨证,似乎有失公允。
对于卫气营血辨证,中医内部最严厉的批评人是姜春华和祝味菊,外部的批评,属于余云岫,有条件的话,读一读原著,会思路开阔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研究生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郑州
发表于 2014-3-23 08: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感谢王老师的辛勤劳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省菏泽市
发表于 2014-3-23 0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谢谢王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楼主| 发表于 2014-3-23 13: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回 7楼(张彭蒲南) 的帖子

张彭蒲南:对于中医的批评,近代有余云岫的《灵素商兑》(见《医学革命论》)和现代方舟子的《批评中医》。的确方舟子作为海龟,没有真正了解中医,主要从中医的毒副作用和中医在国际上受限来批评。读余云岫的书,这位真是中医行家,他的对中医的批评,尽管用词严厉,但的确说出中医的许多缺 .. (2014-03-23 07:18) 
谢谢你的回复和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研究生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山东淄博
发表于 2014-3-23 19: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我是很钦佩王老师的健脾说和卫气营血辨证,在肉鸡上实用,别去云里雾里的瞎白活,毕竟中兽医脱胎于中医,这里还有段距离,眼高手低的人自古就满街是,随便开方子就像割别人身上的肉自己根本就不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研究生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
发表于 2014-3-26 07: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回 4楼(赵德峰) 的帖子

密闭鸡舍内有阴阳吗?师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楼主| 发表于 2014-3-26 12: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 12楼(fei) 的帖子

fei:密闭鸡舍内有阴阳吗?师伯! (2014-03-26 07:24)
阴阳无所不概、无所不含,任何事物、任何情景下都有阴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6-2 09:10 , Processed in 0.191477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