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42|回复: 4
收起左侧

农家养鸡疾病防治误区种种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廊坊
发表于 2008-6-20 08: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驻马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重视治鸡病,轻视防鸡病 有些养鸡户预防意识差,防疫观念淡薄,舍不得增加养鸡成本花防疫钱,心存侥幸,能省则省,几乎不用消毒药,仅打鸡新城疫等2~3种防疫针。结果,经常导致疫病发生,不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悔之晚矣。因此,农家养鸡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重视科学的消毒,重视合理的免疫,确保鸡群健康。


??料中不离药,迷信抗菌药 有的养鸡户以用药代替管理,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土霉素粉等抗生素药物,认为料中有药,就可高枕无忧。其实则不然,抗生素只具有抗细菌感染和促进生长作用,对病毒几乎没有效果,而恰恰目前病毒感染的疾病多。还有的养鸡户把抗生素当成是“灵丹妙药”,无论发生什么病,都少不了用抗生素,结果导致畜禽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继而发生“二重感染”,使鸡群以往用一般抗生素就能治愈的疾病,变得难以医治,增加了治疗难度,增大了鸡群损失,也造成了禽产品的药物蓄积残留,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超大剂量下药,短时间用药 有些养鸡户认为用药量越大,治疗效果就越好,因而在治疗用药时盲目加大药剂量。这样做有时可能当时会起到一定效果,但却会留下以下隐患:


??1.容易造成机体慢性或急性中毒,如痢特灵、氯丙嗪、亚硒酸钠、阿散酸、敌百虫等药物,用剂量稍大就会造成急性中毒,造成损失。


??2.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易杀死肠道内的有益菌,造成代谢紊乱,影响鸡体正常生长发育。


??3.可以使许多细菌产生抗药性,如环丙沙星就会因大剂量用药,造成环丙沙星细菌产生耐药性,给防治带来困难,甚至造成重大损失。


??4.盲目无针对性地大剂量用药,人为地造成了用药成本加大,增大了养殖成本,给养殖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不讲究药物疗程,盲目更换药物在养鸡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种情况是一种药物刚刚使用1~2天,刚刚产生疗效,就停药了;另一种情况是一种药物才刚刚使用了1~2天,没有明显效果就急于加药或换药,结果前者造成疾病的严重发生,后者造成疾病难以控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于急性疾病,首先要正确诊断,然后对症对因施药,正常情况下一般需用药3~6天才能看疗效,如果无效时再考虑调换其它药物。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w2007917 + 10 优秀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定陶
发表于 2008-6-20 09: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菏泽
搬个板凳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竭诚服务于养殖业 &am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陕西渭南
发表于 2008-6-20 09: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辽宁
发表于 2008-6-20 20: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锦州
这种情况多的事
    就要靠我们兽医给他们贯穿新的思想观念
        简单说就是给他洗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江苏徐州
发表于 2008-6-21 10: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商丘
引用第3楼东北一匹狼于2008-06-20 20:13发表的  :
这种情况多的事
    就要靠我们兽医给他们贯穿新的思想观念
        简单说就是给他洗脑
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7 15:37 , Processed in 0.108560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