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03|回复: 7
收起左侧

脂溶性维生素过量引起的家禽的不良反应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08-6-14 22: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黑龙江黑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脂溶性维生素过量引起的家禽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高速发展,维生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就养鸡业来说,养殖户为了增重,盲目的错误的大计量长期的使用多维,导致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映!多维不是灵丹,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但是大计量的长期的使用多维不但不会起到好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这里多维过量引起的不良反映主要来源于多维中的脂溶性维生素,为了能够让大家引起重视,不要盲目的依赖多维,我介绍一下脂溶性维生素过量的后果!
     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是一类重要的饲料添加剂,在动物保健与饲料工业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脂溶性维生素可以在动物体内贮存,缺乏或过量都会给动物的正常生长造成障碍。文章主要讨论了脂溶性维生素的种类与功能、过量时的安全性及使用脂溶性维生素添加剂应注意的问题。
   维生素A、D、E、K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脂溶剂(如乙醚、氯仿和苯等),被称为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在饲料中常与脂质共存,在肠道吸收时也与脂质的吸收密切相关,能以扩散的被动方式穿过肌肉细胞膜的脂相,并可经胆囊从粪中排出。当脂质吸收不良时,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会减少,从而引起相应的缺乏症;长期吸收过量脂溶性维生素,也会对动物机体产生毒害作用。除维生素K可由动物消化道合成足够的量外,其他维生素都必须由日粮提供。吸收后的脂溶性维生素可以在动物体内贮存,尤其以肝脏中为主。
   1 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与功能

    1.1 维生素A

    维生素A又名视黄醛、抗干眼病维生素,是含有β-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由异成二烯构件分子生物合成。纯维生素A为淡黄色晶体,缺氧时对热稳定,有氧时对热不稳定,且易被紫外线破坏。维生素A仅存在于动物体内,植物中只有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包括A1与A22种,也存在于哺乳及咸水鱼的肝脏中,A2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二者可直接被动物机体消化吸收。α、β、γ-胡萝卜素和玉米黄素在动物肠壁料胞内及肝脏、乳腺内经胡萝卜素酶作用可转化为维生素A。饲料中胡萝卜素的含量以β-胡萝卜素计,动物体内胡萝卜素的吸收转化率很低并因动物种类而异见表1。

    表1不同动物利用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效价

动物种类
每毫克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IU
相当于维生素A的IU(%)

标准
1677
100

猪         家禽       牛
1667              500            400
    100                 30              24
       维生素A是构成视紫红质的成分,视紫红质由9,11-顺视黄醛和视蛋白内赖氨酸的ε-氨基通过形成Schiff碱缩合而成,视黄醛是维生素A的氧化产物;维生素A能刺激实验动物的生长,也可刺激许多组织中DNA的合成;维生素A能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恢复某些类型细胞的生长接触性抑制,并提高细胞之间的黏附;维生素A的衍生物在特异的糖蛋白合成中还可作为糖的携带者。维生素A的主要生理功能则表现为,维持正常的视觉,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促进结缔组织中粘多糖的合成,以及维持细胞膜和细胞器(线粒体、溶酶体等)膜结构的完整及正常通透性。
   


  1.2 维生素D

    维生素D又名抗佝楼病维生素,属固醇类衍生物,纯品为无色晶体。从营养学角度考虑,维生素D的2种最主要形式是D2(麦角钙化醇)和D3(胆钙化醇),其分子结构很相似,仅17位的侧链不同。维生素D2原存在于植物中,如麦角和酵母;维生素D3存在于新鲜鱼肝油中。在紫外光照射下,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能通过皮肤产生维生素D3,并运送至机体各部分器官利用或贮藏。维生素D在体内必须经过进一步的化学变化才能发挥生理作用。维生素D2与维生素D3对哺乳动物的活性基本相同;对于包括家禽在内的鸟类,维生素D3的活性远高于D2,前者约为后者的20-40倍;奶牛维生素D2的的效价可能只有维生素D3的1/2-1/4。

    维生素D3的羟化产物1,25-二羟D3,能诱导CaBP(钙结合蛋白)的合成及促进Ca-ATΒ酶的活性,有利于钙、磷的吸收。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调节钙、磷代谢,特别是增加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对钙化过程有直接效应;调节肾脏对钙、磷的排泄,在甲状旁腺切除动物中,维生素D可增加磷的清除率,促使血清磷浓度降低;控制骨骼中钙与磷的贮存;协调血液中钙、磷的浓度等。
     
      1.3维生素E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抗不育维生素,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相似的酚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天然的维生素E有8种,即: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均系苯共二氢吡喃的衍生物。维生素E中以α-生育酚活性最高小、β、γ-生育酚及α-生育三烯酚的活性分别为40、8及20 %,其余的活性甚低。就氧化性而言,δ-生育酚的最强,α-生育酚的最弱。

    维生素E极易被氧化而保护其他物质不被氧化,是动物体内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它能对抗生物膜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反应,避免脂质中过氧化物的产生,保护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维生素E还可与硒协同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发挥抗氧化作用,防止肝组织坏死和肌肉受损,维持红细胞的稳定性和毛细血管的完整性;α-生育酚能通过影响膜磷脂的结构而影响生物膜的形成;维生素E与动物的繁殖机能密切相关,具有促进性腺发育,促成受孕和防止流产等作用;维生素E可以促进血红素的合成;高剂量的维生素E还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提高动物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抗应激作用。

      1.4草维生素K

    维生素K又名凝血维生素,天然维生素K有2类:维生素K1(叶绿醌)和维生素K2(甲基萘醌)。维生素K2存在于绿色植物和动物肝脏中,维生素K2由动物肠及其他微生物合成。二者都是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人工合成的有维生素K3、K4,维生素K3的活性高,属水溶性,使用方便,因此在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

    维生素K是动物体内形成凝血酶原所必需的维生素,能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Ⅱ);调节另外几种凝血因子Ⅶ、Ⅸ及Ⅹ的合成;除凝血作用外,维生素K还可能依赖蛋白质和肽参与钙什谢。

        2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与过量时的安全性

    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是指某种饲料(添加剂)在规定的处理、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其所含的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对动物机体不致于产生任何损害,即不引起急性、慢性中毒,亦不致对摄入该饲料的动物及其后代产生潜在危害。我国已制定了大部分动物饲料中脂溶性维生素安全添加量的国家标防见表2。

    表2脂溶性维生素安全饲养添加量的国家标准

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IU/kg)                (IU/kg)           (IU/kg)     (mg/kg)

猪      1110-2400          114-240           8-12             1-2.2
  鸡      1500-4000          200-500           5-10             0.5
   过量摄入脂溶性维生素可引起动物中毒,给其生长和代谢造成障碍
  2.1 维生素A的过量
  同其他脂溶性维生素在动物体内具有贮积性一样,维生素A不易从动物体内迅速排出。摄入量超过正常量的50-500倍时会产生毒性,鸡表现出精神抑郁,采食量下降,以至完全拒食.由于有关维生素A中毒引起高血钙和骨损伤的报道较多,早期的研究把维生素A过量与钙代谢联系起来,但目前对其病理仍然没有清楚的解释。现在有一种把维生素A的毒性与膜现象联系起来的趋势,少量的维生素A对于维持膜脂与蛋白质交叉连接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但大剂量的维生素A与膜的脂蛋白结合,进而与外源蛋白结合则会溶解红细胞产生病症。
   2.2维生素D的过量
维生素D中毒表现为高尿钙、厌食、恶心呕吐。口渴、多尿、乏力、关节疼痛及一般定向障碍,过量的维生素D引起血钙过高使多余的钙沉积在心脏、血管、关节、心包或肠壁,导致心力衰竭,关节强直或肠道疾患,甚至死亡。维生素D3的毒性10-20倍于维生素D2,这是因为维生素D3很容易被代谢为25-羟-D3的原因,组织培养可以证明25-羟-D3对骨重吸收活动的影响。
   2.3 维生素E的过量
   维生素E相对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D是无毒的,多数动物摄入超过其日常供应量的100倍都不发生有害反应。但过量摄取维生素E可能会抑制维生素A及维生素K的吸收,且摄入量大于1200 mg/d生育酚当量时,可干扰维生素K的代谢,降低血小板的粘附能力,增强某些抗凝剂的作用,引起术后出血。公鸡的性特征发育缓慢;向可育的鸡蛋中注人维生素E有致胚胎死亡作用;有人认为,体内高浓度的维生
素E可能会抑制嗜中性粒细胞对细菌及真菌的杀伤能力.
     2.4 维生素K的过量
  天然形式的维生素K发生中毒的可能性很小,维生素K的毒性主要来自于它的水溶性合成类似物,其中以维生素K3最为明显。维生素K1以任何途径投用极大剂量也不产生有害作用;维生素K2毒性极小(如果可产生毒性的话);合成的维生素K3若以非经肠途径投用,可产生致死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和严重的黄疽,然而其毒性阀值至少1 000倍于其需要量。
    3 安全使用脂溶性维生素应注意合理供给量
     确定脂溶性维生素供给量时应考虑以下因素:日粮组成、饲料中脂溶性维生素的颌颃因子、饲料中固有脂溶性维生素及其利用率、饲养方式和环境条件减物的健康状况及应激等。确定供给量时应区分饲养标准中的需要量和实际供给量之间的差别,需要量一般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能保持畜禽健康及生产性能发挥的最低需要量,而供给量则除考虑上述原因以外,尚要考虑畜禽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对维生素的利用能力及影响维生素利用的某些因素在内的总需要量。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畜禽不同的生理状况和生产性能,包括安全系数在内的供给量来添加脂溶性维生素。

    以上是给广大养殖户的一点提醒与建议,建议大家在以后的养鸡生产中不要盲目的大量的使用多维
等维生素制剂,当你的鸡群真的需要时,例如在物理应激状态下或病理应激状态下使用,适当的多维是有好处的!但一定不要长期的大量使用!归根结底维生素中毒在家禽上首先表现在肝脏上.不同的中毒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在使用多维时一定要看好含量,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对手,实现梦想的手!畜牧商务群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郑州
发表于 2008-6-14 22: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很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低调做人,快乐养鸡。中庸之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08-6-15 08: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08-6-15 09: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
发表于 2008-6-15 14: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宣城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吉林
发表于 2008-6-15 14: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嗯,楼主的意思是美味不可多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湖北荆州
发表于 2008-6-15 14: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荆州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竭诚服务于养殖业 &am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陕西渭南
发表于 2008-6-15 20: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5-4 12:25 , Processed in 0.095797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