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蛋鸡的热应激与免疫力
天津万象药业技术服务总监 王中秋
蛋鸡因饲养周期长,其遭受热应激所造成的损失,除去使生产性能下降、生长发育不良、还有死亡外,对免疫力的不良影响也不容忽略。
鸡对高温比较敏感,通体为羽毛覆盖,其机体散热主要靠呼吸道蒸发散热和泄殖腔排泄散热。由于现代养殖业的高密度环境加之硬件设施不理想或操作不到位,这种机体散热方式在许多地方都不足以防避高温的侵袭,因热应激所致的免疫力下降也就时有发生。这种免疫力低下的后果是在经历了盛夏酷暑之后逐渐积累显现的,主要表现为入秋以后的对呼吸道病与消化道病的易感性高,对气温变化的不适应性增加。了解热应激与免疫力的关系,有助于增强我们对鸡热应激“时段”的关注与防范保健,也有助于加深理解不同季节的外界环境对蛋鸡的免疫力的影响,以使健康养殖的理念贯穿于饲养全过程。
据专家指出,热应激对鸡的消化道影响最大。鸡在热应激状态下,因散热需要会使皮肤外周血流量增加,消化道血流量减少,这会使消化系统中的组织器官严重缺氧缺血,肠道运动紊乱。而鸡的消化道不仅是消化吸收器官,而且也是鸡的免疫器官之一。消化道粘膜含有大量淋巴组织,热应激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会使淋巴组织萎缩,抑制淋巴组织的蛋白质合成,也就是免疫球蛋白分泌抑制;从而导致免疫抗体的不足。同时,肠道血流量的减少,会造成肠道粘膜营养相对不足从而降低了对蛋白质的吸收水平,机体蛋白不足,相应的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物质基础供给就不足,这又会造成全身免疫功能的下降。有专家指出,热应激会使机体产生大量炎性介质,这些自体产生的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一氧化氮等相互作用对整个机体包括肠粘膜产生复杂的调节作用;而这种调节作用又与人工被动免疫、人工模拟抗体、各种人工干扰素诱导剂等的外界介入相互作用,形成更复杂的生化反应;波及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和组织损伤,影响正常的免疫应答。这类负面影响通常是潜在的,后延的,会在高热季节造成机体的免疫抗体的“潜亏损”。
肠道粘膜是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的主要门户,也是机体防御体系的首道防线,许多鸡病的感染都发生于肠粘膜或通过肠粘膜侵入。热应激对肠道的损伤会加重机体的整体损伤程度,使机体的多道防线变的脆弱。如,肠道正常菌群是机体的天然屏障,它在肠道内形成竞争排斥作用,阻止病原菌的定植繁衍,抑制病原菌及内毒素移位。正常菌群还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当热应激发生时,消化道粘膜会出现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使得病原菌入侵变得很容易,加之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衍进而污染饲料、饮水、垫料等,加剧了肠道感染程度,使得肠道病多发频发;加之产蛋的机体应激,这又对蛋鸡的免疫力下降造成叠加影响。
事实上,许多蛋鸡群在这一时段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都处于“亚运作”状态,只是因炎热减食和肠道病多发被掩盖,加上环境炎热病毒没有细菌表现的那么“强势”,所以认识上易被忽略。可一旦天气渐凉,病毒实力渐增时,鸡群的发病就势不可免了,这时紧急接种、大剂量用药、各种辅助措施都只能是事倍功半。
缓解热应激的措施包括环境的调控,营养的调节,操作管理的及时到位,解暑药物的添加等,这里人的责任心是第一位的。不要因为是现代化鸡舍是自动化设备就掉以轻心,例如水帘、通风、水温、外界温度的变化对鸡舍设施的操作的影响,要时时关注,如纵向通风的风速、横向混合通风的效果、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等温差等压差,还有水帘水温的过高、外界气温的偏高、饲养密度的过大等都有可能使热应激发生。鸡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有一个舒适区,一般认为,蛋鸡生产的舒适区在13~27℃,最大饲料效率的温度范围为27~29℃,最大产蛋收益的温度范围为24~27℃。
随着人们对热应激的认识的加深,人们对防控病的综合管理的理解也在加深,人们会理解到,再精品的饲料,再科学的免疫程序,再优质的疫苗,再正确的操作规范,再高疗效的药物,离开有责任心的及时合理的管理包括对热应激的处理,都是不能产生好的经济效益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