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多由鸡粪产生,越接近地面其含量越高。当舍内温热潮湿,密度较高,通风不良时,极易导致舍内氨浓度增高。
I
氨在水中的溶解度很高(0℃时一升水可溶解907克),故常被吸附在鸡的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引起炎症。鸡比人对氨更为敏感,即使在很低的浓度(5ppm)也会引起鸡的粘膜发炎、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整个呼吸道粘液量增多。氨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易于侵入,减弱鸡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氨被吸入肺后,可自由通过肺泡上皮而进入血液,同血红蛋白结合起业,从而破坏血液的造氧功能。当鸡舍中的氨气达20ppm、持续40天就会引起鸡肺充血、水肿,鸡群食欲下降,生产力降低,使鸡对新城疫的易感性和发病率大大提高;如达50ppm,数日后鸡发生喉头水肿、坏死性支气管炎、肺出血、呼吸频率降低,出现零星死亡。蛋鸡如在50~80ppm的氨环境中饲养两个月,产蛋率将减少95;在100ppm环境中饲养10周,产蛋率可由91%下降到68%。即使将其脱离氨环境进行正常饲养,也需12周才能恢复生产,因此,鸡舍内氨浓度应尽量控制在10ppm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