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25|回复: 2
收起左侧

《禽病防治手册》.doc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来自
河南
发表于 2008-6-6 09: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驻马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禽病防治手册》.doc

《禽病防治手册》.doc

634 KB, 下载次数: 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省
发表于 2008-6-6 22: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郑州
发表于 2008-6-10 16: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驻马店
禽病防制的另类思考
一般来说,对规模家禽养殖,掌握规模养鸡场中疫病流行特点,对疫病诊断及防治具有重大意义,而且,随着养殖规模的壮大、鸡只数量的增加,疫病在鸡群中传播流行的速度不断加快。但在长期的基层临床实践中,我也产生这样一种假想:通过一种或几种方法能够增强其机体免疫系统抵抗各种疫病的能力,特别是能够提高规模养殖鸡群的免疫水平,是防控家禽疫病最直接的途径。这不光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吗做的事情,我们这些做基层的人员也尽力想找到突破口。下面谈一谈我对禽病防制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其实免疫状态只是一个静态概念。目前,规模养禽业健康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各种家禽疾病的控制和扑灭,当然有病原存在,有病原入侵是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但是正因为有易感家禽的存在,疾病的发生才成为可能。养殖密集区禽病的危害性大,病原的繁殖和变异、致病性增强是一个方面,但还有一个方面越来越引起业内专家的关注:规模化禽群抗病力下降、易感性增强。养殖户为了充分发挥家禽的生产潜能,使其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生产状态,必将使群体的应激因素增多,从而使得那些敏感个体内分泌发生异常,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发生变化,抗病力下降,一些在散养条件下不易发生的疫病,如应激综合征等成为多发病。
那么应该如何提高禽群整体和个体抵抗力。我想有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从遗传育种角度入手。我的同事正在从事地方草鸡与外来鸡对禽流感疫苗免疫应答反应的比较研究。她是将不同样本的HI结果与其染色体片段和MHC方面做统计和比较,一找出特殊的位点。这一点,对我们防控规模场疫病很有启发。
二、在细胞因子的调节方面入手。在临床上,我们经常做大量的实验室工作。经常发现有些鸡群经常做疫苗,生产性能也还可以,但经常发生一些疾病,药物开支很大。也有一些鸡群,同样的管理同样的环境,鸡群很少做疫苗,即使区内有疫病流行了,它也能逃过去。这几年,我们针对这种情况采集了多个对照样本。做了一些特地细胞因子的测定,情况正如我们想象的。体质好的鸡群与体质差的鸡群在某些细胞因子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但具体如何从内源改变这种差别,确实需要花很大力气。
以上两点受实验条件的制约、经费制约、难度很大,另外还有许多概念现在还相当模糊,虽然花很大精力在上面,短期内难有实质临床成果。那余下的精力就在宏观方面下功夫了。
三、将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到位。目前,对畜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的法律有《动物防疫法》和《畜牧法》。虽然已颁布实施,但并未能执行到基层。严格实施和执行《动物防疫法》和《畜牧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畜禽疫病防疫体系,充分发挥各级职能部门在畜禽业健康发展和畜禽疫病控制中的作用。让所有的养殖业主真正去遵守这两部法律才是最重要的。
四、制定合理的生物安全方案。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养殖户都应该牢固树立提高机体抗病力的观念、坚定“重预防、轻治疗”的科学理念。合理制定严密的生物安全措施,把生物安全的观念贯彻到每个行动中。科学严谨的生物安全措施能减少甚至避免疫病的发生,把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把疾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是推广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减少疫病在繁育体系间的纵向传播和在繁育体系间的横向传播。
  二是维护正常的卫生环境。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条件下,为了保证鸡群的正常生产,必须有效控制鸡舍内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灰尘、有害气体浓度和病原微生物数量等。
   五、添加有益集体代谢和免疫能力的活性物质。目前有很多厂家正开发这类产品。市场上较好的有微生态制剂、寡糖、中药提取物等。以寡糖为例,其作用机理已逐步为人们接受。下面是摘自资料上的寡糖作用介绍。
一是促进肠道内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消化道微生态平衡
    低聚糖由于其分子间结合位置及综合类型的特殊性,从而使它很难被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分解。但它进入肠道后段可作为营养物质被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链球菌等消化利用,从而使有益菌增生,起到了有益菌增殖因子的作用。同时低聚糖产生的酸性物质可降低整个肠道的pH值,进而抑制外源菌和肠道内固有腐败菌(如沙门氏菌)等的生长,毒素、胺、氨、吲哚等有毒有害代谢产物大量减少,降低动物疾病及腹泻等的发生率,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研究表明,肠道内病原菌必须首先与肠粘膜粘结才能在胃肠道定植、繁殖而致病,这种粘结是通过病原菌表面外源凝集素与上皮细胞特异性的糖分子相结合而形成的,而某些寡糖正好可与外源凝集素结合,从而破坏上皮细胞的识别,使病原菌不能吸附到肠壁上,而寡聚糖又不能被消化道内源酶的分解,从而携带病原菌通过肠道,防止病原菌在肠道内的繁殖。此外,某些寡糖还能清洗已附着在肠道上的病原菌。石宝明等(2000)研究指出,在饲料中添加0.1%与0.2%寡聚糖能显著抑制直肠中大肠杆菌的增殖,促进结肠中双歧杆菌的增殖。张宏福等(2001)用28日龄断奶仔猪试验,结果显示:添加0.5%GOS可使盲肠、结肠大肠杆菌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阿散酸组;双歧杆菌高于对照组(P>0. 05)。岳文斌等(2002)研究了MOS对断奶仔猪肠道内主要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MOS可以显著降低盲肠、结肠大肠杆菌浓度,同时显著提高盲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浓度,但对结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影响不显著。由此可见,寡糖能够被消化道后部寄生的微生物选择性地作为营养基质,最后被微生物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CO2等。Lemieux等(2003)报道,MOS能与细菌细胞壁结合阻止细菌附着于小肠上皮细胞。另有研究报道,MOS可同时与上皮细胞的MOS受体结合,当MOS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使肠道上皮的MOS受体位点饱和,即使病原菌附在肠粘膜上皮上,MOS也可将它吸附下来,即MOS可竞争吸附病原菌。胡彩虹(2001)添加0.5%和0.75%FOS使结肠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分别增加,并使结肠内容物pH值分别降低了0.50(P<0.05)和0.90个单位(P<0.01)。添加FOS使结肠中大肠杆菌数、梭菌数下降,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总蛋白水解酶、胰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提高,FOS对胰脏中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
    二是 促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低聚糖进入肠道后段可作为营养物质被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链球菌等消化利用,从而使有益菌增生,乳酸杆菌等有益菌能够产生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等脂肪酸,使肠道pH值降低,使Fe、Mg等离子的溶解度增加,促进其吸收。Newman等(1995)研究发现,有益细菌的生长有助于Ca、Zn、Se等与抗氧化有关的微量元素的吸收,从而促进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徐秀容等(1999)研究表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可促进Mg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
   三是刺激免疫反应,提高动物的抗病力
    寡聚糖调节机体免疫系统主要是通过充当免疫刺激的辅助因子来发挥作用,提高抗体免疫应答能力,从而增加动物体液及细胞免疫能力。寡聚糖也具有抗原特性,能够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Davis等(2002)观察MOS对仔猪免疫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菌猪和一般猪添加MOS均有增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仔猪饲喂MOS可增加小肠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此外,饲喂MOD可促进和增加肠管内白血球的巨噬细胞作用,也能显著提高无菌仔猪的血清、肠粘膜中IgA、IgG和IgM的含量及血液中白细胞介素-2的水平,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和小肠原始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小肠内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和促进激活的淋巴细胞释放IFY-γ细胞素,从而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Savage等(1996)报道,MOS可增加动物机体的IgG和IgI免疫性能,MOS还能促进激活T淋巴细胞释放IFY-γ,而IFY-γ可促进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向作用位点迁移,从而激活巨噬细胞杀灭细菌。车向荣等(2003)研究了35日龄仔猪日粮中分别添加FOS、GOS和MOS对仔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和IgG水平试验组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FOS组、GOS组及MOS组仔猪腹泻率分别降低了66%、25%及54%;3种低聚糖组的血清SOD、GSH-Px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邵良平等(2000)在哺乳仔猪中添加MOS,发现仔猪血清中IgA(P<0.01)、IgG(P<0.05)水平显著升高,但对IgM无明显作用。胡彩虹(2001)添加FOS,使血清中IgA、IgG提高,并使血液中SOD活性提高,使血液中GSH-Px活性显著提高。孙德文等(2003)发现MOS能显著提高无菌仔猪血清IgA和IgG和IgM的含量,但对普通仔猪,MOS可显著提高其血清IgA水平,对IgG、IgM没有显著影响。Lemieux等(2003)报道,MOS可能通过直接激活机体的抗体反应,增强免疫系统的机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6 09:22 , Processed in 0.113500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