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20|回复: 1
收起左侧

鸡白痢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发表于 2008-5-24 09: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各种年龄鸡只都可发生的一种传染病,雏鸡发病表现急性败血症经过,以发热、拉灰白色粥样或粘性液状粪便为特征;成年鸡发病以损害生殖系统为主的慢性或隐性感染为特征。
    (一)病原
    本菌为两端稍圆的细长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不能运动,无荚膜,不形成芽孢,是兼性厌氧菌。本病的病原体是鸡白痢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的一员,革兰氏染色阴性。病鸡的内脏中都有病菌,以肝、肺、卵黄囊、睾丸和心血中最多。在自然条件下,病菌的抵抗力较强,干布上的病菌,在室温条件下可存活7年又8个月之久,在土壤中可以存活14个月,鸡舍内的病菌可以生存到第二年,在栖木上可以存活10~105天,在木饲槽上温度为-3℃~8℃、湿度为65%~75%时可以存活62天。此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污染的鸡蛋,煮沸5分钟可杀死本菌,70℃经过20分钟也可以使之死亡,一般消毒药都能迅速杀死。

    (二)流行病学
    鸡常发本病是该病的自然宿主,火鸡也被证明是又一个重要宿主。火鸡和病鸡接触而被传染,以后就在火鸡群中传播下去。此菌对鸡的适应性很高,对火鸡的适应性较低。除了鸡和火鸡以外,鸭、珠鸡、雉鸡、鹌鹑、金丝雀、雏鹅、鹭鸶等有时也可被感染。在本病的流行病学上,野鸟所起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有些哺乳动物也感染本病,人也偶有感染本病的报告。
    鸡虽然对本病的易感性最强,但不同品种之间有显著的区别,轻型鸡尤其是来航鸡的易感性较重型鸡低。
    病鸡的排泄物是传播本病的媒介物,可以传染给同群未感染的鸡,可以从一个养鸡单位传给另一个养鸡单位。带菌鸡的卵巢和肠道含有大量病菌,病菌随排泄物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饲料、饮水和用具被污染后,同群鸡食入这种排泄物,是本病传播的一个主要因素。饲喂患鸡白痢鸡的蛋壳,往往引起发病。由于感染鸡长期带菌,产出被感染的受精蛋,不但可以把此病传给后代,而且这些被感染的蛋内含有多量的病菌,对有啄蛋或吃蛋癖的鸡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感染了的蛋可以污染孵化器和孵坊。感染母鸡产的蛋,在孵化过程中通过蛋壳、羽毛等扩大传染。在孵化器或孵坊中即使只有少数感染雏鸡,也可以很快地把病菌传给多数幼雏。此病能通过血液传染,因此啄肉癖也是传播方式。
   
    苍蝇污染了本菌以后,如果接触了饲料,再用这种饲料喂雏,或者苍蝇被雏鸡吃掉,都能引起发病。
该病还可以通过交配、断喙、性别鉴别传播,被污染了的免疫器材也能广泛地传播本病。
饲养管理条件差,如雏群拥挤,环境不卫生,育雏室温度太高或者过低,通风不良,饲料缺乏或质量不良,较差的运输条件或者同时有其它疫病存在,都是诱发本病和增加死亡率的因素。
    (三)临床症状
    鸡白痢由于感染对象不同,临床上表现不同的症状。
(1)胚胎感染感染种蛋孵化一般在孵化后期或出雏器中可见到已死亡的胚胎和即将垂死的弱雏。胚胎感染出壳后的雏鸡,一般在出壳后表现衰弱、嗜睡、腹部膨大、食欲丧失,绝大部分经1~2天死亡。

(2)雏鸡白痢雏鸡在5~7日龄时开始发病,病鸡精神沉郁,低头缩颈,闭眼昏睡,羽毛松乱,食欲下降或不食,怕冷喜欢扎堆,嗉囊膨大充满液体。突出的表现是下痢,排出一种白色似石灰浆状的稀粪,并粘附于肛门周围的羽毛上。排便次数多,使肛门常被粘糊封闭,影响排便,病雏排粪时感到疼痛而发生尖叫声。有的病雏呼吸困难,伸颈张口。有的可见关节肿大,行走不便,跛行,有的出现眼盲。雏鸡白痢因环境因素及污染严重程度不同,其引起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从很低到80%~90%不等,2~3周龄时是其高峰,3或4周龄以后,虽有发病,但很少死亡,表现为拉白色粪便,生长发育迟缓。康复鸡能成为终身带菌者。

(3)青年鸡白痢青年鸡白痢多见于40~80日龄的鸡,本病突然发生,整个鸡群食欲精神尚可,总见鸡群中不断出现精神、食欲差和下痢的鸡只,常突然死亡,死亡不见高峰,若鸡群密度过大,环境卫生条件恶劣,饲养管理粗放,气候突变,饲料突然改变或品质低下等均可加强本病的发生和死亡。该病病程较长,可拖延20~30天,死亡率达10%~20%。
(4)成年鸡白痢成年鸡白痢多是由雏鸡白痢的带菌者转化而来的,呈慢性或隐性感染,一般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当鸡群感染比例较大时,明显影响产蛋量,产蛋高峰不高,维持时间短,种蛋的孵化率和出雏率均下降。有的鸡见鸡冠萎缩,有的鸡开产时鸡冠发育尚好,以后则表现出鸡冠逐渐变小、发绀。病鸡时有下痢。

(四)病理变化
(1)胚胎感染胚胎感染主要病理变化是肝脏的肿胀和充血,有时正常黄色的肝脏夹杂着条纹状出血。胆囊扩张,充满胆汁。卵黄吸收不良,内容物有轻微的变化。
(2)雏鸡白痢病死鸡呈败血症经过,鸡只瘦小,羽毛污秽,肛门周围污染粪便、脱水、眼睛下陷、脚趾干枯。卵黄吸收不全,卵黄囊的内容物质变成淡黄色并呈奶油样或干酪样粘稠物;心包增厚,心脏上常可见灰白色坏死小点或小结节;肝脏肿大,并可见点状出血或灰白色针尖状的灶性坏死点;胆囊扩张充满胆汁;脾脏肿大,质地脆弱;肺可见坏死或灰白色结节;肾充血或贫血,输尿管显著膨大,有时在肾小管中有尿酸盐沉积。肠道呈卡他性炎症,特别是盲肠常可出现干酪样栓子。

(3)青年鸡白痢青年鸡白痢突出的病理变化是肝脏肿至正常的数倍,整个腹腔常被肝脏复盖,肝的质度极脆,一触即破,被膜上可见散在或较密集的小红色或小白点,腹腔充盈血水或血块,脾脏肿大,心包扩张,心包膜呈黄色不透明。心肌可见数量不一的黄色坏死灶,严重的心脏变形、变圆。整个心脏几乎被坏死组织代替。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肌胃常见坏死。
(4)成年鸡白痢成年鸡白痢主要病理变化在生殖系统,表现卵巢与卵泡变形、变色及变性,卵巢未发育或发育不全,输卵管细小,卵子变形如呈梨形、三角形、不规则等形状,卵子变色如呈灰色、黄灰色、黄绿色、灰黑色等不正常色泽,卵泡或卵黄囊内的内容物变性,有的稀薄如水,有的呈米汤样,有的较粘稠成油脂样或干酪状。有病理变化的卵泡或卵黄囊常可从卵巢上脱落下来,成为干硬的结块阻塞输卵管,有的卵子破裂造成卵黄性腹膜炎,肠道呈卡他性症状。

(五)诊断
根据不同年龄鸡只感染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可作出本病的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可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
(六)治疗
1.抗菌素类药物
磺胺类以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为首选药,在饲料中添加不超过0.5%,饮水中可用0.1%~0.2%,连续使用5天后,停药3天,再继续使用2~3次。呋喃类药物首选药为呋喃唑酮,在饲料中添加0.01%~0.04%,连喂1周,或饮水0.02%~0.03%1周,停药3~5天再继续使用。对鸡白痢均有较好的效果。
其它抗菌药物如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哌酸等均较敏感,常用0.1%氯霉素拌料、氟哌酸0.01%~0.02%拌料投服5~6天,或庆大霉素针剂饮水,雏鸡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用量1000~1500单位,连饮4天,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污染严重的种鸡群可使用氯霉素拌料投服两个疗程,间隔1周,可明显降低阳性鸡带菌的比例。

用药不可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也不可以加大药物剂量达到防治的目的。应考虑到有效药物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交替、轮换使用,药物剂量要合理,防治要有一定的疗程。
2.微生物制剂
近年来微生物制剂在防治畜禽下痢方面有较好效果,这些制剂安全、无毒、不产生副作用,细菌不产生抗药性,价廉等,常用的有促菌生、调痢生、乳酸菌等,在用这些药物的同时及其前后4~5天应该禁用抗菌药物。如促菌生,每只鸡每次服0.5亿个菌,每日1次,连服3日,效果甚好。剂型有片剂,每片0.5克,含2亿个菌,胶囊每粒0.25克,含1亿个菌。这些微生物制剂的效果多数情况下相当或优于药物预防的水平。

3.使用中草药方剂
①白头翁、白术、茯苓各等份共研细末,每只幼雏每日0.1~0.3克,中雏每日0.3~0.5克,拌入饲料,连喂10天,治疗雏鸡白痢,疗效很好,病鸡在3~5天内病情得到控制而痊愈。
②黄连、黄芩、苦参、金银花、白头翁、陈皮各等份共研细末,拌匀,按每只雏鸡每日0.3克拌料,防治雏鸡白痢的效果优于抗生素。
③蒲公英、甘草粉碎后,以10:3的比例混匀,按2%添加于雏鸡日粮中,出雏后连喂3周,防治雏鸡白痢的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产生耐药性的鸡群。
④白头翁、蒲公英、葛根、乌梅各40克,黄芩、金银花、黄柏、甘草各30克,各药粉碎混匀,按1.5%添加于雏鸡日粮中,防治雏鸡白痢效果好。

⑤将白头翁、苦参、龙胆草等药物粉碎混匀,按饲料量的3%或5%添加,出雏第2天开始投药,防治鸡白痢的效果与痢特灵相当。
(七)防制
(1)加强育雏管理,育雏室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温度要维持恒定,垫草勤晒勤换,雏鸡群不能过分拥挤,饲料要配合适当,防止雏鸡发生啄癖,饲槽和饮水器防止被鸡粪污染。
(2)注意常规消毒,鸡舍及一切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搞好鸡场的环境卫生。孵化器在应用前,要用甲醛气雾消毒,育雏室和一切育雏用具,要经常消毒,孵化种蛋在孵化前用甲醛气熏消毒。
(3)执行定期检疫措施,定期对种鸡群检疫是消灭带菌者,净化鸡群鸡白痢的最有效措施。应用全血玻片凝集试验方法,一般种鸡群的检疫每年需进行2~3次,第一次可在40~70日龄之间,应连续检疫1~2次,每次间隔10~15天;第二次应于全面开产后进行,坚持淘汰阳性鸡,以达到净化鸡场的目的。

(4)对新购进的鸡,应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预防,有助于控制发病。
(5)发病后要立即隔离、封锁和治疗,尽快扑灭传染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廊坊
发表于 2008-6-27 11: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驻马店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最初命名为“雏鸡致死性败血症”,后改名为“鸡白痢”。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各地常有流行。患病种鸡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并发生卵巢炎。患病小鸡表现衰弱,拉白粪,发病急,死亡快。病理变化特征是肝脏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白至灰黄色坏死性结节。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雏鸡和火鸡,2-3周龄内雏鸡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中鸡偶然亦可爆发高死亡率的疫情,成鸡主要是呈隐性或慢性感染。病鸡、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为典型的经卵垂直传播疾病,亦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环境卫生恶劣、虫鼠大量孳生等因素对本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临床症状:雏鸡出壳后数天陆续发病,表现为精神沉郁,松毛畏冷,废食,拉白粪,肛门常被白色糊状粪便堵塞,2-3周龄内达到死亡高峰,死亡率常可达40%-70%;中鸡偶有发生急性败血型鸡白痢,病鸡高度沉郁,废食,迅速衰竭死亡;成鸡呈慢性经过,鸡群陆续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冠髯苍白、“垂腹”、下痢的病鸡,病鸡逐渐衰弱死亡。     
  (2)病理变化:1周龄以内的病死雏鸡主要可见其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1周龄以上的病雏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肿大,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盲肠可能有柱状“肠芯”;另外,病鸡还可能会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中鸡的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但其肝脏肿大更为明显,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腹腔积聚血凝块。成鸡可见卵巢炎(卵子变形、变色、变性),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亦可能见有中鸡白痢的病理变化。     
  3、诊断:

明显发病的雏鸡与中鸡,依据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可做出较明确的诊断。对于隐形或慢性感染种鸡,采用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可作出快速诊断。
  4、防治综合采取下列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鸡白痢的发生。     
  ⑴保证鸡群各个生长阶段、生长环节的清洁卫生,杀虫防鼠,防止粪便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环境等。     
  ⑵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提供良好的营养和保证栏舍良好的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尽量减少不良刺激。     
  ⑶药物预防和治疗:选择敏感药物预防和治疗鸡白痢,防止本病扩散。常用药物抗菌先锋,肠欣等。     
  由于鸡白痢在鸡群中常呈周期性循环传播,即由感染的种鸡经卵传播给雏鸡,部分雏鸡发病死亡,部分雏鸡耐过或呈隐性感染状态进入中鸡阶段,中鸡阶段又可能会有部分发病死亡,而大部分鸡只继续带菌进入种鸡阶段,然后按照上述情况发生新一周期的循环传播。因此,控制鸡白痢应将上述各种有效的防制措施落实到鸡群的各个生长期,尤其是在种鸡期内,对鸡群除应加强各种防制措施外,还应采用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定期检疫,每年抽检2-3次,并根据检测结果不断地改进、改善防制措施,逐步建立一个健康的种鸡群,从而培育出健康的后代雏鸡,切断本病传播的各个环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7 00:28 , Processed in 0.106968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