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5-22 12: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血凝试验(微量法)操作规程
一、 目的: 测定血凝滴度
二、 仪器:恒温培养箱、微量血凝板(V型96孔)、微量移液器(带吸头)、积液槽、吸耳球,记号笔、定时器。
三、 材料:0.85%生理盐水、0.5%鸡红细胞悬液、抗原。
四、 方法与步骤: 单位: μl
孔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85%生理盐水
抗 原
病毒稀释倍数
0.5%鸡RBC悬液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
弃25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211 对照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用吸耳球轻轻吹打孔内使挂壁的液体混合,振荡1min,置37℃恒温培养箱中作用30min观察结果
结果举例 + + + + + + + ± ± - - -
(1)用微量移液器向反应板每孔分别加0.85%生理盐水25μl。
(2)换一吸头吸取25μl抗原,加于第1孔的0.85%生理盐水中,并用移液器吸吹3~5次使液体混和均匀,然后取25μl移入第2孔,混匀后取25μl移入第3孔,依次倍比稀释到第11孔,第11孔中液体混匀后从中吸出25μl弃去。第12孔不加抗原,作对照。
(3)换一吸头吸取0.5%红细胞悬液依次加入1~12个孔中,每孔加25μl。
(4)加样完毕,用吸耳球轻轻吹打孔内使挂壁的液体混合,并置37℃恒温培养箱中作用30min取出,观察并判定结果。
五、结果判定及记录:将血凝板倾斜45°来观察,记录最后一个不流的孔号。
“+”表示红细胞完全凝集。红细胞凝集后完全沉于反应孔底层,呈颗粒状,边缘不整或锯齿状,而上层液体中无悬浮的红细胞。
“-”表示红细胞未凝集。反应孔底部的红细胞没有凝集成一层,而是全部沉淀成小圆点,位于小孔最底端,边缘水平。
“±”表示部分凝集。红细胞下沉情况介于“+”与“-”之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