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70|回复: 3
收起左侧

最后再谈速成鸡 专家称不可怕

[复制链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郑州
发表于 2012-12-11 10: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段时间速成鸡事件传的沸沸扬扬的,养肉鸡的朋友都知道,45天出栏肉鸡不是什么稀奇事情,现在风波终于渐渐平静。各方面的专家和一些检疫部门终于给速成鸡平反。今天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些信息,以后不会再发布“速成鸡”的消息了。任何事情时间总会给最好的证明。


  畜牧专家:速成鸡没那么可怕

  45天长成的鸡,28天长成鸭……这些到底正不正常?10日,来自养殖、疾病控制、动物营养等方面的省内畜牧专家召开媒体见面会,对速成鸡等热点问题给出了他们的观点和看法。
  “在养鸡养鸭养猪等问题上,除了饲料和喂养条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还可以利用现代选种育种技术,通过一代代选育培育,让擅长长肉的品种多长肉,让擅长下蛋的品种多下蛋,生产期短产量大不但没啥不正常,相反还是科技的进步。”10日下午,在山东省畜牧局针对近期45天速成鸡风波召开的专题说明会上,几位畜牧专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专家们介绍,现代养殖产量的提升中,育种技术的贡献率达到60%—70%。现在国内最先进的肉鸡品种,如白羽肉鸡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中国现代养殖品种和技术现在才刚刚与国际接轨。换句话说,国际上现代规模化养殖场现在都是按这个模式生产,45天的鸡、28天的鸭、6个月的猪没啥不正常的。
  "除了育种技术,还有现代饲养技术。好品种加上高营养的饲料,再加上最适于动物生长的温度、空气、水等生长环境,动物们自然长得快。"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廉爱玲研究员解释说,“我干这行一二十年了,从没见过加激素的,且不说不允许用,如果用激素成本会增加很多,根本不可能用。”
  据专家们介绍,这次被人们谈虎色变的速成鸡、百日猪早已是世界范围内的成熟技术,并且早在10年前就已达到了这个水平。为什么如今再次勾起了人们如此大的恐惧和不安呢?专家们认为,这是传统养殖知识和现代养殖知识脱节造成的,同时也是人们对当前食品安全大环境的不放心和信任缺失所致。


“速成鸡”能否放心吃

  一直受人诟病的洋快餐,最近又陷入了质疑漩涡。有网友发微博称:“为肯德基供应鸡肉的山西粟海集团的肉鸡,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45天,这个时间和人们记忆里鸡的生长速度反差实在太大,是打了激素,还是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这样速成的鸡到底有没有问题?
  传言引发三方回应
  洋快餐店的鸡肉被人质疑有问题,并非第一次。几年前,就有坊间传言,这些被特别饲养的鸡都长着三四条腿、五六只翅膀,以此满足人们吃炸鸡翅和鸡腿的饮食需求。但鉴于传言太过不可思议,又没有确实的证据,最终都不了了之。只是自那之后,肯德基、麦当劳这些洋快餐店鸡肉有问题的潜在印象,已印在了不少人的脑中。
  于是,当言之凿凿的“速成鸡”说法一出,安全等相关问题便引起了热议。这次陷入争议的,除了洋快餐店外,还有山西的粟海集团。山西某媒体报道,作为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的肉鸡供应商,山西粟海集团有限公司在喂鸡的饲料中添加了工业盐、氯化胆碱等原料,加快了肉鸡的生长速度,但可能“对人体有害”。11月24日,山西粟海集团公开回应说,中国肉鸡行业普遍使用白羽鸡,45天属于正常生长期,“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对肉鸡养殖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
  肯德基官方微博也回应称,粟海集团在自己的鸡肉原料供应体系中属于较小的区域性供应商,仅占鸡肉采购量的1%左右,且“过往食品安全记录正常”。肯德基表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山西粟海集团在白羽鸡的养殖过程中有违规操作的现象。”
  随后,山西省农业厅也迅速反应,派出调查处置组和专家组深入粟海集团,对饲料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化验室、小料库、兽药配送库、养殖场、肉鸡屠宰车间等进行了现场调查,并抽取饲料原料和鸡产品进行检验。
  12月4日,山西省农业厅发布公告,粟海集团饲养的肉鸡为“科宝500”品种,是从美国引进的快速白羽肉鸡品种,为目前全球肉鸡产业的主要鸡种之一,45天出栏是正常的;该企业所使用的饲料添加剂、疫苗等,均符合国家标准;对鸡肉的样品检测显示,鸡肉中4种代谢物残留和氯霉素残留也都符合规定。
  事件至此,似乎应该告一段落,但公众对于“45天”这个数字却还是不放心。
  45天长成符合规定
  很多人儿时的记忆中,一只鸡从鸡雏长到大鸡,总需要好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为什么现在的鸡40多天就能上桌了?在很多人看来,这太不正常了。
  事实上,我国2005年修订的《商品肉鸡生产技术规程》中有明确规定,肉鸡在6周龄(42天)体重达到2420克是正常水平,而这个重量刚好在肉鸡出栏标准2—2.5公斤之内。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禽研究室研究员陈继兰也表示,肉鸡的生长时间大大缩短,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上世纪80年代,肉鸡从鸡雏到出栏的时间为五六十天,随着育种的进步,后来大约以1年缩短1天的速度进展,到现在40天左右就可以出栏了。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90%以上的肉鸡选用的都是这种白羽肉鸡。在美国,鸡肉比大部分蔬菜便宜,就是因为肉鸡的生产规模大,出栏快,成本低廉。规模化的肉鸡饲养,一方面强调的是品种的优化改良;另一方面,要根据鸡各个生长阶段的特点和营养需求,提供科学的饲料配方,再加上标准化的鸡场设施和管理,才能达到40天左右出栏的效果。
  至于传言中,通过给鸡注射激素等药物达到速成目的的说法,其实毫无道理。陈继兰说,给鸡用激素几乎不可能。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国内外的不少研究表明,添加使用激素对于促进鸡肉生长并无效果,反而会导致鸡的死亡率升高。而且,由于激素价格昂贵,给鸡添加激素是得不偿失的。
  2010年10月—11月,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的工作人员曾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大型批发市场、超市采购了市场上最为普遍的白羽肉鸡产品,并在上述城市的肯德基、麦当劳餐厅等地,购买了鸡肉食品,共计27个样本。随后,他们委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所对这些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所有样本中激素含量都正常。
  而在饲养过程中,适当使用疫苗或抗生素来预防鸡瘟是被允许的。因为肉鸡饲养的密度较大,鸡的抵抗力又很低,很容易影响到成活率,如果等发现鸡开始打蔫再用药就来不及了。不过,在肉鸡饲养中有规定,最后一周不允许在饲料中使用任何药物,目的就是为了让鸡把体内残留的药物排出后再出栏。
  养殖方式改进让肉脂肪增加
  从所谓的“速成鸡”培育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化养殖技术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改变也并不是只发生在肉鸡饲养中。
  近些年,肉食需求量的增加,一方面催生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对肉的特别要求,有时也会让饲养方式饱受争议。比如填鸭(制作烤鸭的唯一原料鸭),它一般长到30多天后就不爱吃食了,所以必须通过人工填食让它增肥,直到体重达标。鹅肝是法国大餐中的顶级美食,但法国却不是鹅肝的生产大国,因为其饲养过程引起了动物保护组织的强烈反对。饲养者每天要把一个铁管插到鹅的食管里,一天灌进去12公斤饲料,使得这些鹅的肝脏比正常的肿大6—10倍,达到600—900克,甚至2公斤。
  大连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现代家禽养殖业的生产方式和过去的传统方式相比,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动物的生长速度越来越快,使用的人力越来越少,成本越来越低,通过非自然的方式使产量增加,必然会付出一些其他代价。首先是口味上的损失。一家人炖鸡,满楼道飘香的场景好像再也见不到了,并且现在的鸡肉嚼起来也没有过去有劲道。从营养价值上看,虽然检测表明肉鸡、土鸡差别不大,但是肉鸡的脂肪含量明显增多。

  禽肉属于白肉,之所以比猪、牛、羊等红肉健康,就在于里面的饱和脂肪酸少。可是,经过现代养殖技术生产出来的禽肉,白肉的优势就减少了。熬鸡汤,水面上一层厚厚的油;烤鸭的皮,一咬一嘴油,稍微一凉,就腻得没法下筷了;鹅肝的脂肪含量甚至比猪油还高。因此,王兴国表示,在饮食习惯上,我们不能一味地向发达国家看齐,追求餐桌上大鱼大肉。健康的饮食观,对肉的要求在于品质,而不能光追求量。吃肉应少而精,对自身健康有益,对环境保护也好。  公众对食品安全不放心,还在于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够透明。近日,就有媒体调查发现,在肉鸡流入市场至关重要的动物检验检疫程序中,部分地区甚至存在“走过场”的情形。更让人觉得触目惊心的是,在河北、山东等地,甚至只要花钱就能买到动物检疫的合格证明。
  王兴国表示,规模化的饲养过程中其实有多步骤、多部门的检测。“如果这些检测结果都能够定期公布,让公众很方便地查到,而不是等公众产生疑问了才去查和公布,公信力就高了。”比如,香港市面上的所有食品的质检结果都在政府网站上定期公示,任何市民都能轻松查询,因此会较少出现有关食品安全的疑问。  尽管业内对于肉鸡的饲养条件有相关规定,对于药残也有标准,但不能保证所有饲养者都百分百地做到位。王兴国建议,消费者要想规避药物残留等风险,应尽量从正规渠道购买鸡肉。在挑选时,选择颜色发白,不发黏的鸡肉。买回来的鸡,多炖一会儿,让鸡肉中残留的药物更多地溶入汤中,鸡汤也最好少喝。另外,药物一般残留在脂肪多的地方,所以鸡皮和脂肪最好丢弃。鸡胗、鸡肝和鸡肾等内脏器官的营养虽高,但可能会有有害物质残留,也应少吃。

肉鸡躺着又中枪 对承德县“速成鸡”调查札记


  前不久,肯德基“速成鸡”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农业部权威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否定了“速成”的叫法。现在的肉鸡之所以生长快、出栏早,靠的是现代化的育种技术、高水准的饲养管理及全面均衡的饲料营养等综合养殖技术。虽然40多天出栏,但鸡肉是可放心食用的。
  12月6日,网上又出现了关于承德县肉鸡检疫走过场、速成鸡隔3天喂一次药的报道。记者身处承德,便驱车前往,一探究竟。经过一整天的明察暗访,发现“喂药鸡”、“花钱买检疫证”,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一大早,记者来到承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在三楼见到了所长王田雄。他告诉记者,对肉鸡检疫,国家有《动物防疫法》,农业部有《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省里有《禽类屠宰检疫技术规范》。他们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操作。在接到养殖户申报检疫后,检疫人员亲自到饲养场进行现场检疫。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鸡才能运输出售。“对肉鸡常年存栏2000只以上规模的养殖场,我们还每月去检查2次,每次2人,做2份监督检查记录,所有操作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只走过场’?谁敢啊!”。
  记者问:有的养殖户今天开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上面写着“应于当日内到达有效”,第二天运出,算过期吗?王所长拿出了省里的文件(冀动卫监函[2012]8号)给记者看:“当日为签发后24小时内”。也就是说,即使今天16时发证,第二天16时前把鸡运到,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
  为进一步核实此事,了解情况,记者来到该县石灰窑乡,随机走访了白永臣、张玉环、王魁等10多家养殖户,又找到了报道中提到的朱瑞伶。朱瑞伶在2008年就开始养殖承德三融公司的合同肉鸡。他告诉记者:“四年多了,每个月动物防疫监督分站的都要来检查2次,都有记录,非常负责任。肉鸡要出栏,我们提前3天申报检疫,检疫人员亲自到饲养场进行现场检疫,严格着呢!鸡一点毛病都没有,他们才给《检疫合格证》。说心里话,他们检查得严点,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养肉鸡投资这么大,我们也都经心着呢,不敢马虎。”
  “听说花点钱就能买检疫证?”白永臣他们说,“别逗了!检疫人员不到现场,检疫不合格,根本就不给发证。再说了我们跟三融公司有合同,检疫费用由三融公司从卖鸡钱里代扣代缴,我们不用花现钱。”
  下午,记者又来到位于承德市高新区上板城镇的承德三融公司。上板城镇已于2010年4月划归承德市高新区管辖。在三融公司,记者见到了技术负责人黄先生。他告诉记者,“速成鸡隔三天喂一次药”的报道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误导。肉鸡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所谓“药品”,其实包括疫苗、营养保健、消毒和预防治疗药物四类。公司所使用的“药品”均是列入农业部颁布《兽药名录》的。治疗药物只对发病肉鸡使用,不发病则不用药。“药品”使用是有严格规程的,在农户养殖过程中,公司负责全程技术指导,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用药程序进行操作。
  那么,鸡肉中是否有药品残留超标问题呢?黄先生介绍说,在毛鸡的屠宰加工过程中,公司药残检测率达100%。省质监部门每年抽测一次,市质监部门每两个月抽测一次。此外,采购商也要对鸡肉产品进行抽测。对鸡肉的质量,公司、质监部门、采购商是层层把关的。这位负责人还向记者出示了近两年公司所作的药残检测报告、省市质监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均显示各项指标合格,说明食用鸡肉还是很安全的。
  食品安全人人关注。让百姓吃上放心食品,政府要尽到监管责任,企业要尽到主体责任,媒体的监督也不可或缺,但媒体必须全面、客观、真实地进行报道,否则,躺着中枪的又何止是肉鸡呢?


专家称激素鸡只是传说

  “45天长成的速生鸡能不能吃?是不是喂激素长大的?”近期,一场有关速生鸡的风波再次引起各方关注,许多人面对鸡肉不免产生许多疑虑。为解答消费者疑问?12月10日下午,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召开座谈会,邀请多位专家介绍相关情况。
  其实,早在10多年前禽流感暴发时,就曾经发生过“激素鸡肉”风波,记者当时专门到多处大型家禽养殖场采访,报道了相关真实情况。此后,有关鸡肉的各种说法不时流传,至前不久媒体报道速生鸡后形成“高潮”。专家们认为消费者对鸡肉的看法存在误区,这与食品安全大环境和有关,也与科普宣传力度不够有关。
  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研究员魏祥法介绍,报纸上报道的“大肉食鸡”叫白羽鸡,其特点就是速生。白羽鸡长得快有三大原因:育种、饲料和环境条件。我国的白羽肉鸡全是从国外引进,是育种专家经过上百年选育的成果。养殖业讲究料肉比,据测算,42—45天出栏,料肉比是最高的,大约在1.7:1或1.8:1,吃1.7或1.8斤饲料能产生1斤肉。
  消费者对肉食鸡的质疑,也反映在饲料上,是不是饲料中添加了不该添加的东西?“规模化大型养殖场所用饲料全是全价配方饲料,也是品牌饲料,是经过国家检测合格的。”魏祥法说,目前大型企业所用饲料分1号料、2号料、3号料。小鸡一出生先喂吸收利用率高的1号料,便于消化,与婴幼儿吃配方奶粉是一个道理;14天是鸡全面长骨骼肌肉的时期,这时再喂2号料,蛋白质和能量比前期略微低一点,这个时期为了降低饲料成本,花生粕、豆饼都用;35天以后,是脂肪累计阶段,喂3号料,以油脂为主,豆粕少一点。
  养殖环境和饲养条件好也是鸡“速成”的原因之一,现在肉食鸡的生长环境是传统养殖方式无法比拟的。魏祥法说,从出壳到出栏,鸡都有严格的环境要求。大型企业皆有温度湿度控制装置,自动通风、自动给水、自动上料、自动清粪,有害气体浓度一超标立即通风。
  消费者对肉食鸡质疑的另一个问题是用药问题。魏祥法说,只要是规范化、经农业部门认可的养鸡场,都是规范用药,许多养殖场已经开始用中成药,不再用抗生素。
  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研究员廉爱玲说,消费者不接受速成鸡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我们印象中,鸡要半年猪要一年才能出栏,让人相信40天吃上鸡肉4个月吃上猪肉要有个过程。过去小麦亩产量一二百斤属高产,现在一亩地打1000斤稀松平常,但人们对小麦高产已接受,但对速生鸡还没接受。消费者对现代畜牧生产方式不了解,是导致误解的重要原因。

  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秘书长曲万文笑言,激素鸡激素猪只是一个传说,激素价格高昂,一支激素几千块钱,谁用得起啊,以讹传讹造成鸡猪被“妖魔化”。现代技术使畜禽生长周期缩短,育种贡献最大,其次是养殖技术、环境的极大提高,过去是风雨交加搞养殖现在是风雨无阻搞养殖,人们对传统养殖方式的深刻印记使得接受现代养殖模式有点困难。
  至于说到速成鸡不如笨鸡“好吃”,曲万文说,那是口味问题,与产品质量没多大关系。她说,我省肉食鸡养殖量和出口量皆是全国第一,山东肉鸡养殖模式基本与世界同步,山东肉鸡出口美日欧等西方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对食品安全要求近乎苛刻,如果不安全他们是不会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辽宁省 朝阳市
发表于 2012-12-11 11: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赤峰
检疫部门终于给速成鸡平反,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常驻居民奖新人进步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河北省 唐山市
发表于 2012-12-11 11: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唐山
闲吃萝卜淡操心就让他们说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
发表于 2012-12-11 12: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有些人就是闲着蛋疼 速成鸡又不是存在一俩天 ,这下折腾的也不错 毛鸡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6 11:06 , Processed in 0.112369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