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99|回复: 4
收起左侧

关于流感病毒的介绍(转载)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天津和平
发表于 2012-12-4 20: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生物学特性
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典型病毒粒子呈球形,也有的呈杆状或丝状,直径约80120nm。含单股RNA,核衣壳呈螺旋对称。外有囊膜,囊膜表面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纤突(Spikes),纤突分两类,一类是棒状,由血凝素(HA)分子的三聚体构成;另一类是蘑菇状,由神经氨酸酶(NA)分子的四聚体构成,两种结构在囊膜上的比例约为HANA7520
A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是由分子量不同的8个片段所组成,每个片段分别转录和复制不同的蛋白质,8个片段编码的蛋白质分别为PB1PB2PAHANPNAM1M2NS1NS2 10种。亚型毒株混合感染时,易发生基因的交换和重组,这是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基础。
禽流感病毒能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这种凝集现象可被特异性的血清所抑制。根据禽流感病毒与新城疫病毒凝集红细胞种类的不同,可初步鉴别两种病毒。
二、抗原性  
根据禽流感病毒HANA抗原性的差异,又可将其分为不同的亚型。迄今为止,A型流感病毒的HA已经发现16种,分别以H1H16命名。NA已发现10种,分别以N1N10命名。在自然界中,这两种抗原又以不同的组合,产生极其多样的亚型毒株。" y) y2 Z) B' J1 E. a. U% w
根据流感病毒的核蛋白(NP)和膜蛋白(MS)抗原性的不同,将其分为ABC三个血清型,三型之间的差异可通过琼脂扩散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等进行测定。
根据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流感病毒命名方法,一株流感病毒的名称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型别/宿主/分离地点/毒株序号/分离年代(HA亚型和NA亚型)。如AduckIreland11383H5N8),这是一株分离自鸭的A型流感病毒,分离地点为爱尔兰,毒株序号113,分离时间为1983年,亚型为H5N89 E6 ]. Q, U  ^: U2 s
三、抵抗力) M4 l5 e4 Q" C. i2 n4 l% T# P
禽流感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加热5630min6010min6570数分钟即可丧失活性。对紫外线、甲醛、乙醚等敏感。合成去污剂、肥皂和氧化剂可使病毒灭活。但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受尿囊液中蛋白质保护的病毒,在4下可存活3035d20存活7d;在羽毛中的病毒存活18d,在干骨头或组织中存活数周,在冷冻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 Q# A. h# x! V$ F+ _' M; A
四、培养特性$ M8 Y! o( |% `1 H& P" u
禽流感病毒可在鸡胚中生长,经尿囊腔接种911日龄鸡胚,接种后3537培养,672h病毒生长达最高峰。第一代即达到较高的血凝滴度,有些毒株可使鸡胚死亡。多数毒株可在鸡胚肾、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生长,并形成空斑。鸭流感病毒还能在人和牛胚细胞中增殖,并出现细胞病变。病毒在适应于鸡、鸭或人的细胞后对禽的毒力减弱。
五、致病性
禽流感病毒易感动物包括鸡、火鸡、鹌鹑、鸽、鹅、野鸡、珍珠鸡、燕鸥等。高致病力的禽流感病毒毒株可引起禽类的大批死亡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历史上造成高致病力禽流感大暴发的毒株都属于H5或H7亚型;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毒株呈致病性极低的呼吸道感染、产蛋下降或呈隐性感染,只引起少量死亡或不死亡。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流行以H9亚型为主的中低致病力禽流感,已经并正在给我国养禽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这一点已引起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
* k6 }/ H) Z8 X8 D9 BAIV可经多种途径传播,水平传播效率极高,其致病力变异也极为复杂。感染禽可从呼吸道、结膜和粪便中排出病毒,经直接接触传播或经空气间接传播给易感禽类。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35d,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因感染毒株毒力的强弱、病程长短和禽种的不同而变化不一。流行初期的急性病例,可不出现任何症状而死亡,此类病例,可见体温升高(43.344.6),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不愿走动,羽毛松乱,头翅下垂,鸡冠和肉髯发黑,母鸡产蛋停止,头部常出现水肿,眼睑、肉髯肿胀 ,眼结膜发炎、流泪,呼吸困难,常发出咯咯声,鼻分泌物增多,病鸡常摇头,企图甩出分泌物。有的鸡出现神经症状和下痢。最急性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到100%。特征性的病变是口腔、腺胃、肌胃角质膜下层和十二指肠出血,胸骨内面、胸部肌肉、腹部脂肪和心肌均有散在性的出血点。腹膜和心包充血或积液。卵囊和输卵管充血或出血。. H7 _9 Z6 C6 W8 h
六、微生物学诊断! s8 K5 ?# M* @; K1 u% X
(一)病毒分离:以采集气管和泄殖腔拭子为最佳,禽类死后,一般取气管、肺、脾、肝等病料,用生理盐水制成110悬液,离心,上清液加双抗,于4作用30min,过滤,取滤液接种911日龄的SPF鸡胚,0.1ml/只,采取尿囊液,做血凝试验,若无血凝性,再盲传12代再做血凝试验。- o' `- r. e& |, C# |3 n
(二)血清学检查:结合病毒分离可进行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中和试验及ELISA等试验,对该病毒进行诊断检测。
另外还有直接荧光法和间接荧光法等,均可有效地检测出AIVPCR是近几年发展成熟起来的一种体外基因扩增技术,能有效地用于多种病毒的基因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方法 )分子诊断技术,是依据血凝素 (HA)的参考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建立的一种直接检测禽粪样和病毒尿囊液中AIV RNA的方法,可从基因水平检测禽流感RNA基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结合测序,可显示很高的特异性。
七、免疫与治疗
我国已研究成功 H9亚型 AIV油乳剂灭活苗,每羽皮下或肌肉注射 0.51 m l,注射后 7d就产生保护力达 80% ,14d后达100%保护,免疫期为 6个月,如第一次注射后再加强免疫一次,将会使抗体显著升高和延长保护期。一般认为疫苗接种是控制和扑灭禽流感的一种较有效手段,但必须在严格限制和控制条件下实施,以防 AIV扩散。同时,发生高致病力的AI,应禁止使用疫苗,因为预防接种会干扰血清学调查,不利于扑灭工作。" z0 z8 D- T& b& l' m8 N/ A
    一旦发生疫情,要早诊断,做好隔离、封锁、消毒、扑杀等措施。
资料有些老,不过喜欢的应该学得到些东东!

评分

参与人数 1 +13 收起 理由
辉煌一生 + 13 您的帖子对我很有帮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Rank: 8Rank: 8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
发表于 2012-12-4 21: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唐山
普及贴,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常驻居民奖新人进步奖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12-12-4 21: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学习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新人进步奖常驻居民奖活跃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县
发表于 2012-12-4 22: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焦作
您的帖子对我很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天津和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9: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谢谢您鸡蛋的鼓励,我会更加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4 16:15 , Processed in 0.097911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