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99|回复: 0
收起左侧

粮价上涨危及全球经济,“米老大”也犯愁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优秀会员奖

发表于 2008-4-22 09: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驻马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米老大”泰国也为高粮价犯愁  
  数据显示,2006年9月18日,泰国100%二级白米离岸价格每吨仅为320美元。而在今年4月10日,同类米价已涨至886美元。与油价相比,米价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涨幅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国际市场米价的飙升速度远远超过泰国米农的收益增长。包括出口商、碾米厂等大米生产、加工、出口诸多环节如今都在抱怨米价高昂,泰国政府近来也就米价上扬召开多次紧急会议。作为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国,泰国也开始为大米涨价而发愁。  
  泰国现有优质稻田1.6亿亩,年产稻谷近3000万吨,碾为成米2000万吨。去年泰国出口大米890万吨,国内消费650万吨,收入国家储备粮仓220万吨,其余深加工为米类食品。仅大米出口一项,就为泰国创汇近40亿美元,连续十年位居世界大米出口首位。  
  自去年越南和印度相继出台大米出口限制措施以来,泰国大米行业一度兴奋不已,各国订单接踵而来。去年,泰国原计划出口大米750万吨,但最终实际出口达890万吨。今年1月和2月,泰国大米月出口历史性地突破100万吨大关。  
  不过,进入3月以来,大批积压订单反倒使泰国大米出口商犯了愁。因为出口商从碾米厂或者收米商那里收不到米,或者买进米的价格要比期货订单的价格高出许多,一些出口商已经出现无法按期交货而被罚款的事件,泰国大米出口面临米源紧张问题。  
  而泰国米农手中也没有米,因为一些米贩和收米商见米价飙升便在今年1月和2月间提前与米农签订赠送化肥等优惠合同,有些议价能力较低的米农甚至已经提前将下季稻米售给了收米商。普遍存在的收米、囤米问题直接导致泰国面临出口和国内供应双重难题。  
  但泰国政府在面临米源紧张的情况下并没有草率作出限制出口或者开放储备粮的决定。总理沙马认为,限制出口或者开放储备粮只能应一时之急,并且还可能因一些不法分子倒卖或者钻政策空子而使政策失效,只有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行业政策,才能解决目前认为因囤积而引起的“假缺粮”问题。  
  粮价上涨危及全球经济 贸发大会急商解决之道  
  为期5天的第12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贸发大会)20日下午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开幕,近期飞涨的粮食价格成为与会者关注的重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开幕式上警告说,粮价飙升可能发展成危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安定的综合危机。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统计,最基本的农产品价格在过去6个月中增加了50%,这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潘基文】  
  粮食问题事关全球稳定发展  
  如何在粮价飙升情况下保证全球人口温饱,成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12届贸发大会3天议程中的头等大事。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会上说:“如果这个问题未获恰当解决,(粮食)危机就可能引出一连串其他危机,进而交杂为一个多维难题,影响到全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政治安定。”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素帕猜19日飞抵阿克拉机场后说,粮价上涨和由此可能引发的局势动荡令贸发会议“处在前所未遇的紧要关头”。由于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价格不断上涨,海地等一些国家发生骚乱,非洲多国出现示威活动。 素帕猜说:“这种状况令人担忧,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稳定受到威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12日则直接指出,粮食价格飙升可能给世界带来战争等可怕后果。  
  联合国食物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让·齐格勒20日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正导致一场“无声的大规模谋杀”,基础产品市场已为全世界带来了“恐慌”,而西方国家应为此负责。齐格勒当天接受奥地利《星期日信使报》采访时说,生物燃料产量增长、基础产品市场投机行为和欧盟出口补贴政策,这都意味着西方国家应对贫困国家正遭受的大饥饿负责。  
  齐格勒批评全球化“垄断了全球的财富”,跨国公司要为“结构暴力”负责。 “结构暴力”指贫穷、疾病、压制性体制和社会歧视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这一概念关注的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分配不公。与“直接暴力”相比,“结构暴力”是一种无形、看不见的暴力,需要长期过程才能消除。  
  齐格勒说:“一群市场交易者、投机者和金融强盗已经变得丧心病狂,他们构建了一个不平等而且充满恐慌的世界。我们必须制止这一切。”  
  【49国】  
  发表声明呼吁解决当前危机  
  出席贸发大会的49个最不发达国家19日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国际社会达成新的共识,解决目前因粮食价格上涨造成的危机。声明敦促主要援助国与债权机构提供更多援助用于增加农产品产量、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并消除农业补贴和贸易壁垒等不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稳定国际市场的能源价格,建立公平合理的贸易体系。  
  声明还要求各国政府增加对农业的政策支持,而国际社会则可通过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减免来对这些国家的农业提供支持。最不发达国家还提议联合国秘书长牵头组成一个高规格的工作组,专门负责处理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问题。  
 素帕猜说:“要解决粮价飞涨问题,急需各国协同行动”,因此贸发会议促进各国合作的使命空前重要。  
  应邀出席贸发大会的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强调,要解决粮食问题,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均需加强合作。  
  卢拉和加纳总统约翰·阿吉耶库姆·库福尔20日早上出席巴西农牧业调查公司驻加纳机构启动仪式。库福尔说,当前气候变化迫使非洲农户改变粮食增产方法,比如原先靠简单扩大种植面积增产,而现在开始借助灌溉、施肥和生物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巴西农牧业调查公司从事的就是促进水稻、豆类等主要粮食作物增产的研究。卢拉就此说:“巴西农牧业调查公司是我们帮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获益的先锋。”  
  除“南南合作”,卢拉还呼吁加强“南北合作”。他说,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农业知识,充分挖掘发展中国家产粮潜力。  
  【争论】  
  高粮价是否因生物燃料而起  
  粮价飙升让生物燃料成为热议话题。  
  英荷壳牌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范德伟20日说,推广生物燃料无助于解决全球能源问题。卡塔尔副首相兼能源、工业大臣阿卜杜拉·本·哈马德·阿蒂亚用语更激烈:“现在世界面临食物短缺问题……错不在石油,错在生物燃料。”  
  面对有关巴西生产生物燃料导致粮价上涨、危害环境的责难,卢拉20日再次予以反驳。“实际上一些贫穷国家仍有大量适于耕种的土地,”卢拉说,但这些国家的农业发展潜力因发达国家对本国农业补贴而受到遏制。“乙醇生产和粮价危机无关,”他19日说。  
  为增强能源安全,美国、巴西和欧洲联盟等大力发展生物燃料工业。美国主要利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巴西主要用甘蔗生产乙醇,欧洲则用油菜籽生产生物柴油、用小麦等生产乙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18日说,大量使用粮食制造生物燃料已加剧粮食危机。齐格勒17日更批评说,鉴于推广生物燃料影响到全球食品价格飙升,大量使用粮食制造生物燃料已构成“反人类罪”。他曾建议停止使用农作物生产生物燃料5年,以便科技水平达到能够利用农业垃圾生产生物燃料的程度。  
  联合国贸发大会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的最高权力机构。贸发会议成立于1964年,是联合国处理有关贸易和发展问题的常设机构,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并帮助它们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在公平的基础上融入世界经济。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全球化给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重点探讨如何利用全球化的机遇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  
 多方面因素促成全球粮食涨价  
  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经济学家方成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全球粮食涨价是气候、市场供求关系、石油价格、生物能源使用等多种因素促成的。他认为,随着本年度全球谷物产量的增加,目前紧张的粮食供应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将得到缓解。  
  方成介绍说,根据粮农组织大米价格总指数,自今年1月份以来,国际大米价格上涨约20%。今年3月份,高品质泰国大米的报价为每吨546美元,比2月份增加了1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8%。  
  方成说,目前全球粮食涨价涉及的农产品不仅是大米,还有小麦和玉米等其他作物。大米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包括气候不正常、农作物之间种植面积竞争和短期生产方面的因素。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澳大利亚小麦减产,主要是干旱引起的。  
  此外,粮食价格上涨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需求增加。随着石油价格上涨,生物能源需求增多,尤其是粮食出口大国美国将更多的玉米用于生物能源生产。另外,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较快、生活水平提高,带动了人均粮食和农产品的消费增多。  
  方成说,从总体上看,在米价上扬的情况下,进口国将面临更多支出。他预测今年全球低收入缺粮国进口粮食的费用会连续第二年大幅增加,非洲等地区不发达国家进口粮食的开支将比上年增加五成以上。大米涨价虽然为稻米出口国的生产者带来益处,但对其国内大米消费者来说,也需要花更多钱去买米。  
  方成认为,由于受到石油价格上扬和全球稻米库存减少等因素影响,未来全球粮食市场变化存在更多不确定性。从总体上看,粮价趋高,但不会出现暴涨,而是呈现逐步上升趋势。  
  方成指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在天气条件正常的情况下,今年世界谷物产量将增长2.6%,达到创纪录的21.64亿吨,其中稻米产量预计将增加 1200万吨。产量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应紧张。他同时指出,由于全球粮食消费和使用量增长幅度也很大,2008年全球谷物库存量将落至25年来最低水平。由于粮价上涨由多种因素促成,要使价格短期内回到过去水平是不现实的。  
  方成认为,目前粮价上涨通过各种价格传导机制,已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带动整体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甚至影响部分国家的社会稳定。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在实施援助项目,向不发达国家提供化肥、种子和其他援助,从生产和供应方面稳定粮价。他特别提到,中国保证粮价稳定对全球控制粮价起到很大作用。中国这几年的农业发展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增加农民生产补贴等,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生物燃料对粮价影响多大?  
  相关数据表明,在2000年至2007年间,全球生物燃料的产量增长了2倍多,从48亿加仑增加到160亿加仑,但生物燃料在运输燃料总消耗中的比例仍不到3%。当前生物燃料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和欧盟。2007年全球生物燃料产量中美国占43%,巴西占32%,欧盟占15%,余下部分为中国、印度、泰国等国所占。  
  美国的生物燃料工业主要是利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去年美国燃料乙醇产量约65亿加仑。2006-2007农业年度美国约有21.2亿蒲式耳的玉米(每蒲式耳玉米合25.402公斤)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占美国玉米总消耗量(国内消耗和出口)的18.9%; 2007-2008农业年度有23.5亿蒲式耳的玉米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占总消耗量的25.4%。美国农业部预测,10年后这一比例将达到33.3%。  
  巴西是最早大规模使用生物燃料的国家,2007年生产了约50亿加仑燃料乙醇,原料主要是甘蔗;还生产了6410万加仑生物柴油,原料主要是蓖麻子。由于原料主要不是粮食,巴西的生物燃料工业对其农产品出口没有明显影响,预计其大豆出口量在今后几年内将继续攀升。但一些原本用于种植粮食和油菜的土地被转而用于种植甘蔗,对粮食供应有间接影响。  
  与美国、巴西以乙醇为发展重点不同,欧洲国家的生物燃料工业以生物柴油为主。2007年欧盟生产了17.3亿加仑生物柴油,主要原料是油菜子;燃料乙醇产量约6.1亿加仑,原料是小麦和其他粮食、甜菜等。欧盟计划在 2010年使生物燃料占运输燃料的比例达到5.75%,2020年达到10%。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预期欧盟的生物燃料作物种植面积和加工能力都将大幅增长。  
  作为增强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解决方案之一,生物燃料工业总体上仍受到推崇。不过,当前主要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特别是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一些学者和业界人士说,利用秸秆、锯末、草屑、废弃枝叶等农业废物来提取乙醇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但该技术尚未成熟。许多人认为,近几年来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与当前的生物燃料生产直接相关,特别是玉米价格。在此前很长时间里,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保持在每蒲式耳2美元的水平,但近几年来持续飙升,2008年4月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已突破每蒲式耳6美元。  
  生物燃料对粮食价格有多大影响,各方说法不一。批评者认为,大量玉米被用于生产乙醇推高了玉米价格;农民为增加收入而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削减其他作物种植面积,也使其他粮食价格上涨。玉米乙醇的支持者则说,粮价上涨的主因是一些重要农业地区天气干旱、油价高涨导致粮食生产的能源成本上升,加上发展中国家对粮食的需求增加,玉米乙醇只是一个替罪羊。美国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认为,近来全球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应归因于生物燃料生产。联合国粮农组织去年年底说,当前的生物燃料发展计划将使食品成本上升10%至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2-2 21:52 , Processed in 0.113215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