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3-31 06: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惜售心理一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在现在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度的高价运行并不意味着永久的高额利润,对于我们每一位养殖户来讲:追求一种平横的,持久的利润可能是我们每一位的向往,我们的养殖户可能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鸡雏上涨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急着去定雏,好象晚了就没了,而在鸡雏价格下滑时却迟迟的再观望,一直相信:掉价不会遥远.
在毛鸡价格一直高位运行,天天再盼"涨价是否还会继续?
屠宰企业一宣布"今晚掉价,马上就有大批的毛鸡出栏,这验证了:我们东北三怪中的一怪:"老百姓是越贵越不卖"
在卖鸡时,"龙头"总是在规劝:"见好就收"吧,可养殖户总是再说:我这批鸡的状态是历来最好的一批,我在养几天.可当一听到掉价的信息,马上就找"龙头"我的鸡每天死多少死多少,必须马上卖!!好象只要毛鸡价格一路攀升,天下鸡群,一派安康.
3月30日晚,沈阳的报价验证了这一切.毛鸡价格小幅下滑.毛鸡刹时就多了起来.可能这一来,终于让屠宰企业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所以我们在讲:在确定上鸡的时候,我们奉行这样一个原则:少养一批鸡时,我们虽然没赚到,但我们也赔着.别跟着起哄.上鸡要谨慎.不要让眼前的云雾蒙蔽双眼.我们看到:今年的"三高"阶段各地的上雏量就没有出现"一哄而上"这说明我们:成熟了,什么时候也不要过分的相信"成本论",市场经济就是这样,只要供求关系改变,什么价格都会出现,今年的蛋价就说明了这一点.鸡蛋价格在成本线下运行四个多月绝不是因为广东出现禽流感.
我们还讲,卖鸡方面见好就收,到手是钱,没到手是帐,不是还有一句话叫:家值万贯,带毛不算吗?在我们这里,我强调鸡到六斤,或是48日龄,见好就卖.为什么一味要养七斤?一味要到51天?赚钱是硬道理.
什么都有序的进行,可能对宏观经济有着积极意义,就可能对我们每一位养户来讲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这时还要讲:不能只顾打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还应该提倡,鸡市兴旺,鸡民有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