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与合同鸡的那点事儿之我的合作社技术员生涯 最近几天上论坛,总是看见有网友在写《我与合同鸡的那点事儿》,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某个朋友在写回忆录呢,知道看了望望的文章以后才知道,是咱们论坛搞的一次活动。看到有奖征文的贴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养合同鸡,你遭遇过什么样的不快?或者有过什么样的惊喜? 我想征文的侧重点应该更多的是在于养殖户吧,但是我耐不住内心的挣扎,还是写一写自己在合作社技术员的生涯吧,不好的话,请勿拍! 本人于2009年毕业,从2008年实习到现在算起来正好是4年的时间,我以前的工作单位是山东德州平原的大蔡牧业,虽然大蔡一直放养合同鸡,但是我在种鸡场这边,基本上与合同不沾边 。2011年春节一过,一直想创业的我,在几乎是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和一个平原开始了创业的旅程。创业很累,但是通过创业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由于销量的问题,我们养的第一批的笨鸡,整整卖了3个月才卖完。由于种种原因,我的第一次创业也宣告结束了,通过这次创业,对我触动最大的不是技术上的进步,而是对养殖户养殖不容易的最深刻的理解。 鸡全部卖完之后,我先做的就是找工作。就在这时,我遇到了事业有了新的转折点的大蔡前同事赵总,赵总那边正好刚成立了一个放养部,刚刚招了放养部经理,还没有技术员,就这样,我去了。我去了以后,刘经理,我,还有内勤肖姐,我们3个人组成了最原始的毛鸡放养部,也就是合作社。我们合作社成立的那段时间正好是2011年毛鸡暴利之后转向低谷的转折点,那时候的我们,对市场的预期严重估计不足,以至于以后的步履维艰,当然,那是后话。合作社一开始,由肖姐在办公室看家,刘经理开着他的威姿,我骑着摩托车,穿梭在禹城市的各个乡镇间,合同的保底价我们也是每天早晨根据毛鸡的价格先定。还记得最早的时候我们订的价格是4.85元/斤,当时的时候处于暴利后的疲软期,人们总是以为价格能涨上来,基本上没有人给我们签合同。就这么一直过了半个多月。 我们合作社是这样操作的: 1. 饲料用我们的,一般比经销商的聊便宜8元左右,但是是现钱料,因为我们是直接和饲料公司联系的,我们算是一个大客户,相当于业务吧,每吨给我们75元的利润回扣。 2.鸡苗,我们一般选择的是当地比较知名的大蔡、福辰鸡苗,在最低价的基础上每只鸡加4毛钱卖给养殖户。 3.兽药,我们自己联系的厂家,基本上是成本价的基础上加60%-90%,甚至100%。 4.我们的保底价是4.85元/斤,基本上养殖户养我们的鸡能挣1.5-2元左右。 我们合作社的利润点就在于饲料和兽药,还有鸡苗的4毛钱。假如市场价格是4.85元以及4.85元以上的话,养殖户挣的钱是1.5-2元以及市场价减去4.85元的部分,而我们合作社也挣钱,挣的是饲料、兽药、鸡苗钱,这是双赢的局面。假如市场价格是4.50-4.85元之间的话,养殖户挣得是1.5-2元,我们合作社挣得就是饲料、兽药。鸡苗钱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假如市场价格还低于4.50元的话,养殖户依旧是挣1.5-2元,我们合作社就不挣钱了,开始赔钱。 直到有一天,刘经理通知我开始联系兽药,有养殖户要进鸡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是第一户啊。之后就是联系鸡苗、联系兽药,及时的技术服务。还记得那个养殖户的名字叫秦玉莲,地址就不说了,虽然那位女士比较刁钻,但是他养的鸡还是不错的,最后卖鸡的时候每只鸡挣了2.5元,他卖鸡的时候市场价格已经在4.5左右了,我们合作社算是没有赔钱,但是也没有挣钱。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家,就不愁第二家。第二家还是刘经理的关系户,在济阳,姓韩,30出头,开了一个威志。第一次去济阳的孙耿,走的是青银高速,半个小时的车程,对孙耿没什么印象,后来才知道有个曾经著名的三株口服液,现在改成了达利园食品,还有一个济南海洋畜牧兽医学院。当然最深的印象还是济南的垃圾山,而我们的合同养殖户的鸡棚就离垃圾山不远。经过我和刘经理的劝说,他终于同意签合同。其实,他之所以和我们签合同,是因为他的上批鸡得了传支,刘经理给他用药控制过的,他是冲着刘经理的技术。然后是进雏4500只,我们给他留了半个月的药。结果第三天的时候,他就给我们打电话说鸡苗不行了,死鸡了,死了100多只。那时候是冬天,天还不亮,我们就去了公司,和刘经理出发了,我的判断是沙门氏菌,而刘经理的判断是CO中毒。结果到了一看,的确是CO中毒,养殖户不想办法解决,还是一直抱怨鸡苗不行,要我们赔偿,我俩好说歹说的,采取了措施,及时通风,下午鸡群转好,我们也松了一口气。后来我们向公司里打了申请,赔偿给了他200块钱,当然这次死鸡的责任肯定在于养殖户。后来他的鸡,由于管理的问题,没有养好,最终他也赔钱,我们也赔钱了。 还有两个客户,刘浩和吴振涛签的我们的用药合同,他们自己的鸡苗,自己的饲料,我们给他保的价格是4.55元/斤,吴振涛的鸡由于之前鸡苗质量不好,弱雏太多,大群后期增食不明显,小鸡太多,卖鸡的时候他也赔了点钱,我们没有赔钱。最主要的还是刘浩,之前的合作一直很好,鸡也养得不错,就是卖鸡的时候沟通做的不到位。他的家位于禹城的安仁镇,在青银高速南面,靠着引黄河,村口的水泥桩子比较多,大车过不去。第一天联系好了卖鸡,公司里找了一个车去拉他的鸡,结果不管怎么转,都是受限于水泥桩子或者高速桥限高,转了半夜也没去了,那夜我跟车,车主一看都半夜了,鸡是拉不成了,非得回去,我也没办法,给车上说了些好话,更给养殖户说了不少的好话,就这样车回去了。第二天晚上我和公司里联系了另外一辆车,因为之前的车由于没挣着钱,说啥也不去了。养殖户也很配合的把村口的水泥桩子给砸了一点,就这么一点车还是没进去,他要是再多砸一点就进去了,没办法只能叫他找拖拉机捣鸡,他找来了车有半夜了,抓紧干吧。那时候正好是腊月,我穿的又不很厚,晚上冻得我直打哆嗦,冻得脚都没感觉了。最受不了的是养殖户的媳妇,他一直在哪里嘟囔:以后叫爹也不给他们签合同了。我虽然听见了,但是还是忍了,毕竟养殖户也不容易,发点牢骚就发点吧。就这样折腾了一夜,卖完了,他挣钱了! 最令我感动的养殖户是禹城畜牧局的邵局长,念过五旬,自己养了10000多鸡,亲自在一线喂鸡,冬天就穿个秋裤,外面穿个军大衣来回的这么干活,听说他以前做过滨州六和的老总呢。 以上是和我们签合同的养殖户的情况,大体的描述了一下,由于当初的市场的原因,毛鸡的价格持续下跌,合作社一直入不敷出,就这么刚过了正月十五,公司决定取消合作社,我的技术员的生涯也宣告结束,然后就来到了现在的单位,现在的单位也有合同,是这样的,有市场合同和厂区合同,厂区合同是把公司养殖场的每个鸡棚对外承包给养殖户签订养殖合同,公司回收毛鸡,做扒鸡,利润按比例分成,我的职位是养殖场的管理,算是场长吧。 通过我的短暂的技术员的生涯,可能对合同鸡的认识还是不深,但是我觉得不论是养殖户还是合作社,都要相互理解,各有各的难处,遇到问题的时候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解决,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着急是没用的,共赢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祝养殖合作社越办越好,能更多的为养殖户谋福利,祝养殖户的养殖事业蒸蒸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