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31|回复: 28
收起左侧

近期疾病流行特点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枣庄
发表于 2012-5-18 22: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枣庄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只顾着市场奔波,好久没有腾出时间写点自己的见解了,应广大网友的要求,今天就针对近期个人对市场疫情动态的分析跟大家分享一下,只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结合近期市场流行病的特点,简单介绍如下:

     H9已经是导致我们养鸡业很少成功或者难以成功的主要因素,也被列为养鸡业近期流行病中的头号大敌,H9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在临床鸡病上表现越来越明显,而且出现治疗难,预后不良的现象。同时,霉菌的存在也是导致免疫抑制性疾病高发的主要因素,仍然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现在在蛋鸡上的流行病中主要以H5变异株的存在为主,也是近期出现淘汰率高的一个主要因素,直接影响了817、麻鸡、816的市场行情。在蛋鸡上,近期的表现主要在发病前期出现个别伤亡,病程发展3--4天后伤亡率直线上升,主要原因为蛋鸡接种H5油苗后,鸡群可产生对H5病毒的特异性免疫,鸡群感染H5以后,可以带毒存活若干小时,同时会大量排毒散毒,继而出现发病鸡群伤亡情况以点状迅速蔓延,当毒力达到一定致病程度时,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结果。此类鸡群发病后建议及早淘汰 。同时对鸡场进行彻底消毒。当鸡场内还有其他鸡群存在时,建议对发病鸡舍进行密闭,彻底做好消毒工作,以减少鸡场间或者鸡场内部病毒的迅速蔓延。

主要还是谈谈肉鸡的流行病动态吧。近期肉鸡发病主要以H9隐性感染或者母体带毒有直接关系,据可靠数据显示肉鸡苗母源携带H9病毒的比例在1-2%,也就是说在我们规模化养殖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鸡场与鸡群内部存在H9病毒的几率是越来越高,更有甚之可以讲99%以上的鸡场内部都有H9病毒的存在,只是发病不发病的问题。当鸡群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时,就极有可能在鸡群中表现出来H9引起的其他症状,也是最近在临床上表现最为明显的混感疾病的发病特点(H9+致病因子+细菌+病毒混感)。区别于去年的H9病毒激发感染其他细菌病病毒病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今年流感与新城疫混感的几率高过往年,病变在肾脏上表现大红花斑肾(无尿酸盐沉积)的比例偏高(因为H9感染后主要侵害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今年表现尤为明显),引起气囊炎症状的可能性也是越来越大。解决方案建议使用新流h9油苗前期接种,临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接种H9油苗的鸡群发病率可能高于不接种鸡群的发病率,但是接种H9油苗的鸡群感染H9病毒时的致死率要低于不接种鸡群。即便不接种H9油苗的鸡群,也不排除有母源携带H9病毒的可能,所以我们通过实验室数据和临床对比试验,总结出来有效控制H9对肉鸡生长过程的影响,大大降低H9对肉鸡养殖过程的危害,权衡利弊主张苗鸡接种新流H9油苗。当鸡群感染H9病毒,同时激发感染其他病毒病细菌病时,一定要把握好治疗原则,用药物去控制流感病毒+抗菌药物控制激发感染,同时分清主次,控制其他病毒病。再次,我要强调的一点是假定鸡群感染H9后,千万不要做其他疫苗,以免做什么苗,得什么病。

再一个就是近期在肉鸡上发现H5病毒发病的鸡群也大大增加(通过病毒分离可以检测到),临床主要表现为伤亡突然增加,大群采食几乎不受影响,伤亡主要以点状分布,病死鸡出现鳞片出血,剖检病变主要表现大红花斑肾、脾肿大,其他脏器变化没有H9表现的明显,轻微气囊炎。由于肉鸡不做H5疫苗(也不主张做H5疫苗,因为做过后会导致鸡场鸡群带毒),所以肉鸡不会产生对H5病毒的特异性免疫,故肉鸡感染H5病毒后会立即死亡,还没有来得及排毒就死亡了,所以出现临床上我们见到的点状传播的现象。那么,肉鸡感染H5病毒,这H5病毒又是哪里来的呢?通过对比结果显示,当肉鸡场有感染H5病毒死亡岛鸡群发病时,周边必定有蛋鸡场感染H5,然后空气传播或者风传播导致肉鸡场感染H5病毒致死。针对这一现状,为了更好的控制H5病毒的传播,建议大家平日里做好消毒,尽力避免或者减少H5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当鸡群已经感染H5病毒时,建议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将病死鸡只做焚烧深埋处理,尽力避免在H5病毒在鸡群蔓延,当同一鸡场多栋鸡舍中偶有一栋鸡舍发病时,做好密闭和消毒工作,以避免其他鸡舍感染,从而降低损失。感染H5的鸡群治疗已经没有价值,建议舍小家顾大家。

霉菌的问题在此,我就不再细说,下期讲针对霉菌做一次深入的分析,但是大家现在也不要忽视霉菌导致鸡群免疫抑制的问题,希望大家在养殖过程当中认真对待霉菌的处理工作。以便更好的养好鸡,赚好钱,更好的体现我们养殖的价值!

评分

参与人数 2 +160 收起 理由
山水田园牧人 + 60 明了,贴合实际。谢谢。
猪年 + 100 本篇文章已收录至鸡病专业网电子杂志第39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四川阆中
发表于 2012-5-18 22: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经典,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发表于 2012-5-18 23: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菏泽
学习啦,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我这边近期近昱和的苗几乎都不好

Rank: 8Rank: 8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12-5-19 02: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淡定淡定,你忘了国家干部都说中国没有H5了,都来采购中国鸡肉吧,阿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尽我所能为广大养殖朋友解决疑难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常驻居民奖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12-5-19 08: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来自市场一线的实战经验,楼主对这块研究深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学前班

Rank: 1

社区居民

来自
辽宁省沈阳市
发表于 2012-5-19 08: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葫芦岛
对,分析透彻。病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
发表于 2012-5-19 08: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经典,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12-5-19 08: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经典,养殖业的通病。期待专家们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省济南市
发表于 2012-5-19 09: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阐述简单,明了,直观,有深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新疆喀什
发表于 2012-5-19 11: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喀什地区
您的帖子对我很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宣城市
发表于 2012-5-19 17: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宣城
是自己的写的吗?乱复制,转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小学生

Rank: 2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石家庄
发表于 2012-5-20 20: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宿州
谢谢楼主的辛勤劳动,不管是原创还是转载,总之是辛苦了的,如果是转载的,则本文并不能代表楼主的真实的技术水品,但是针对本文的一些观点我还是有点疑问的,不吐不快。首先来说禽流感的问题现在很普遍,发生率很高是事实,但好像还不应该草木皆兵,很多都不是禽流感只是被庸医所误,失治之后免疫力下降才继发的病毒性疾病,其本身就有原发和继发的区别,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赖在禽流感的头上。再者说了本文作者对疾病发生的病机的解释也有牵强之处,有些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比如作者说:“主要原因为蛋鸡接种H5油苗后,鸡群可产生对H5病毒的特异性免疫,鸡群感染H5以后,可以带毒存活若干小时,同时会大量排毒散毒,继而出现发病鸡群伤亡情况以点状迅速蔓延,当毒力达到一定致病程度时,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结果。”楼主前半部说的不错,但是后面却有问题啦,试想如果流感流行毒株和免疫的疫苗毒株相同的话,鸡只体内特异性抗体水平很高,流感病毒怎么能粘附于细胞,病毒不进入细胞又如何复制,不能复制又如何排毒呢?还有就是楼主对肉鸡流感的描述:“楼主说H9发病有种鸡遗传的因素在里头,我很纳闷,没见过哪个文献说禽流感可以垂直传播的,还有楼主说现在的鸡场99%都有禽流感潜伏,我不知道这个数据从何而来。楼主说今年大多是禽流感和新城疫混感,不知道有何依据,我只知道当细胞感染一种病毒的时候会产生细胞因子——干扰素,从而使别的病毒感染变得不太可能。楼主说肉鸡免疫了H9苗之后变得对H9更易感,更让人不知所云,纯粹是以偏概全的观点吧?楼主说不建议肉鸡免疫H5,因为免疫了之后会使鸡场带毒排毒,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灭活苗呀,楼主。灭活苗是没有感染性的,这是常识啊。
本文看起来结构严谨,论据充分,但是经不起推敲。呵呵,个人观点,不吐不快。最后再次感谢楼主的辛勤奉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新人进步奖常驻居民奖活跃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县
发表于 2012-5-20 20: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焦作
楼主的看法讨论还可以 定性缺乏科学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细节决定成败,精益才能求精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新乡
发表于 2012-5-20 21: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驻马店
支持一下:有点想法:就是要增加一下综合管理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郑州
发表于 2012-5-20 21: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
有很多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是对的,还是建议把支持观点的论据多总结一些,尽量不出现前后矛盾。能为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还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7 03:12 , Processed in 0.109140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