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肉鸡以其生长快、周期短(养殖45~60天)、效益好的特点而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但如何保证高的出栏率是其效益关键。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将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发病特点及预防措施浅谈如下:
1~7日龄
肉鸡易发大肠杆菌病,主要表现为脐带炎、腹膜炎、肝包炎、心包炎等,预防措施:雏鸡出壳后24小时投服高敏且肠道吸收良好的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等,每日3次,连用3天。
8~16日龄
易发支原体病,预防措施:减少应激,2~7日龄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防治;8~10日龄做好新城疫Ⅱ系或Ⅳ系苗滴鼻、点眼;14日龄做好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
17~28日龄
易发大肠杆菌病,可于17~18日龄用新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预防。
29~35日龄
29日龄做好新城疫弱毒苗二次免疫(滴鼻或点眼),34日龄做法氏囊弱毒苗二次饮水免疫。
35日龄~出栏
易发呼吸道病综合症,可能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支原体、大肠杆菌、低致病性禽流感引起。防治措施:控制好环境,解决好通风与保温的矛盾;做好环境消毒,尤其是带鸡消毒;降低鸡舍空气中的粉尘,减少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摄入量;实行全进全出制,减少疾病在不同批次间的传播;减少应激,35~36日龄可用抗病毒+抗菌药预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