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吞噬养鸡利润的元凶——鸡腺肌胃炎
王广磊 河南郑州
提到腺肌胃炎,相信在临床的各位技术老师和广大养殖户都遇到过,大家都曾为之头疼过。也使我们的养殖户迷茫了,鸡成活率很高,也很少用药,但是卖鸡一算账,还是赔钱了,造成我们的养殖利润一再压缩,以致失去了养殖信心,而这一切,都可以说腺肌胃炎是幕后吞噬养殖利润的真凶。但是从市场走访的情况来看,北方市场受腺肌胃炎的影响较大,养殖户比较重视。但是相对南方市场西北市场来讲,因为蛋鸡土鸡三黄鸡等品种相对白羽肉鸡来说耐受力较强,所以南方和西北的中小型养殖场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于鸡腺肌胃炎,也有很多专家进行了研讨,因为不是传染性强的疾病,所以没有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高层的高度关注,腺肌胃炎是“亲民病”,不是“亲官病“,所以搞研究的专家就拿不到科研经费。它是一个病证,而不是一个病名,其病因复杂,病原繁多,是最难确诊和治疗的一种疾病。从发现腺胃炎病例以来,就其致病原也曾产生了许多争论,众说纷纭,而现在又有霉菌之说。总之,是难以确定病原,这是因为,腺胃炎这个病证是可以诱发多种病原侵染的,其感染因素取决于当前的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气候的不同会分离出不同的病原,环境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病原感染。因此,我们也只能跟着病原跑,也因此,多年来也未出现一个统一的治疗方案。
自从腺肌胃炎出现以来出现过腺胃型传支、呼肠孤病毒、六角病毒等几种说法,我们谈流行病是一定要谈鉴别诊断的,腺胃型传支,可是腺肌胃炎没有呼吸道症状,所以甘孟侯老师在08年的时候已经把腺胃型传支的说法否定。呼肠孤病毒会引起关节异常,发育受阻,有一定死亡率,但是腺肌胃炎不引起拐脚症状。还有六角病毒特征性病变是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变长,腺胃炎也没有这个症状。并且有学者用上述的几种病原进行攻毒实验,没有复制出腺胃炎的症状。
目前比较认可的病原是网状内皮增生症、幽门螺旋杆菌和多种霉菌毒素中毒综合征,这也正印证了腺胃炎发病是病因+诱因的发病特点,即免疫抑制病是根源,各种诱因是导火索,所以会出现一批鸡有的得,有的不得现象。还有就是个别饲料厂,在原料价格飞涨的压力下,使用次品原料,但是为了给自己找到借口,会不定期的使用品质较好的原料,所以有的养殖户的鸡有的发病,有的隐形感染,就是看是否环境把导火索点燃的问题,所以在对待腺肌胃炎上,改善环境,降低各种应激及霉菌和霉菌毒素的危害要放在首要问题上。目前各兽药厂家普遍使用的组方是小苏打+西咪替丁+甲硝唑,如果诱因不严重的话,可能会看到一点效果,但是大部分是效果不好。在临床上谁也不能说治愈了腺肌胃炎,只是依靠机体自身的抵抗力,让鸡挨了过去。 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利润提到最大,这是我们的目的。
前期的症状:腺胃肿胀,腺胃壁增厚,曾月牙状,乳头水肿,粘膜瓣有组织液流出。后期症状:腺胃瘫软,腺胃乳头消失,腺肌胃的比例失调(正常是腺胃肌胃比例为1:5)。前期(前10日龄)会有一定的伤亡,超过两周后基本不伤亡,如果有的话一定有其它的病原感染。
腺肌胃炎病毒侵害的肉鸡脏器有:1、腺胃2、肝脏3、脾脏4、法氏囊 5、肠道 。该病最大的危害就是饲料不消化,鸡群拉饲料便,鸡群摄取的营养物质不足,导致生长发育受阻,加上免疫抑制因素,导致后期各种疾病的高发,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关于腺胃炎和肌胃炎的治疗思路:
根据“病因+诱因”的特点治疗原则:
1 改善饲养环境。
2 脱除霉菌毒素,帮组机体解除免疫抑制。
3抗菌消炎,消除各种细菌感染。
4保护肠粘膜功能,助消化。
5提高生产性能
具体措施及处方分析:
一 首先要重点强调一下应激因素,治疗“胃溃疡”。应激因素尤其是冷热应激,也是该病的一个诱因,饲养管理上一定要多注意这点,尽力避免所有应激因素的发生,或者平时提高一下机体抗应激的能力,在遇到腺胃炎的情况下一定要先改善饲养环境,把其放在和药物治疗同等重要的地位。
A 腺胃炎:当鸡群发生腺胃炎时,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确定,这也正是在临床上同一套方案下去有的治疗理想,有的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腺胃炎细分腺胃环境有的是处于弱酸偏碱性环境,我认定为碱性腺胃炎,有的是处于强酸性环境,称之为酸性腺胃炎。所以分阶段治疗在方案选择上也很重要,那又如何来判断呢?
我们可以在市面上买到PH值试纸,用于来检测腺胃环境。正常鸡的腺胃PH值在1.4—1.5,当检测出来PH值在3.5--7时,为胃酸分泌过少所致,属弱酸偏碱性环境,PH值小于1.4时为强酸性环境。故在辅助治疗时方案可确定为:
a.酸性腺胃炎:提升腺胃内的PH值,小苏打,腺胃没有出现溃疡以前。出现溃疡后,治疗可选用西咪替丁或者雷尼替丁,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来减轻胃灼烧的感觉。因为这个时候溃疡出现,丁点胃酸就会让机体有灼烧的感觉。而强酸的环境下各种细菌几乎不能存活,可是幽门螺旋杆菌却有很高的耐受性。
b.碱性腺胃炎:在以上强酸性环境治疗思路的基础上,把抑制胃酸分泌的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换成柠檬酸即可。用量是500g柠檬酸兑水1000斤柠檬酸能够中和胃内的碱性环境,使其胃肠环境处于一种理想状态,利于疾病的恢复。
确定以上以后,其余的在治疗胃溃疡方面的处方组成就可以大致定了:
1 我们选用碱式碳酸镁铝,比起市场上流行的小苏打来,碱式碳酸镁铝有以下优势:1起效快,14秒起效,小苏打需要134秒.2 能够100%的吸收腺胃分泌过量的胃蛋白酶、胆汁酶、胰酶组胺。
2 为了保护受损的胃粘膜我们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常使用的有奥美拉唑,效果比奥美拉唑提高50%的是兰索拉唑,再提高50%的是半托拉唑,最好的是雷贝拉唑。同时H2受体拮抗剂配合使用就像我们铺地板一样,形成横竖有序的保护膜的协同作用。恢复吸收消化功能我们可以选择胶体果胶铋,它可以在消化道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特别是在溃疡的基底部形成更加致密的保护膜。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的前列腺素,帮组机体恢复溃疡。
3 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药物,目前临床上用的只有泰利霉素,可是胃病的治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2-4周,而泰利霉素和伊曲康唑的联合使用既可对付霉菌感染,又可以拓宽了药时面积(AUC)8倍,使4天为一个疗程成为可能。
4由于长时间的消化紊乱,可以选用曲美布丁作为消化系统平滑肌功能双向调节剂,使消化功能调理到平衡状态。
B、肌胃炎:从我走访的市场情况来看,典型的腺胃炎在临床上并不是很普遍,但是可以说肌胃炎到处都有。肌胃炎发病的主要原因众说纷纭,总起来来讲多与霉菌毒素中毒有关。但多与腺胃炎同时伴发。据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翻译过来国际文献来说,“雏鸡的肌胃炎还与孵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应激因素有关。孵化过程中体重大的肉鸡代谢需求旺盛,气体交换应激使厌氧代谢增加,为了满足能量需求从而增加了心脏、肝脏和肌肉的负担。孵化种蛋码放过满,可出现极限温度(99—106华氏度),能量衰竭的小鸡出雏慢,出雏困难,由于能量缺乏,很可能导致发育不良。因此,肌胃炎胃出血,很可能是应激而不是临床疾病的症状。另一个导致肌胃炎胃出血的原因可能是种鸡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大体病变,具有遗传性。其特征和母鸡霉菌毒素中毒的症状相似。可能是母鸡采食了饲料中的小剂量霉菌,产生毒素,通过内脏传到卵巢,最后传给小鸡所致,所以我们在治疗时更是要全面考虑.综合以上方案的全面考虑就是我们的双胃康霸的产生。
二 饲料中加入脱霉剂,长期使用,恢复受损肝肾功能。配合肠毒综合症方面的药物使用,可快速控制因肠道病导致的高死亡率。很多养殖户发现临床上使用的肠毒综合征药物时,效果不好或容易反复,或者没有效果,加入脱霉剂就会改善很多,就是这方面的原因,实际是没有找到疾病的根源。肠毒综合症主要是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和转化”,腺肌胃炎主要是影响机体对营养的“消化”。 两者都是以影响养殖获利能力为主要特点,但后者比前者的影响更大更严重。
三 鱼肝油精华素的使用:肝脏是分泌胆汁和各种消化酶的主要器官。霉菌和幽门螺旋杆菌使肝脏受损,胆汁分泌量减少,胆汁主要参于脂肪的乳化,因此,胆汁少了,脂防吸收就减少,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需要有脂肪的吸收为前提。因此,胆汁减少,鸡对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都减少,因此,患腺胃炎的鸡表现为脂肪吸收障碍及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缺少脂肪,鸡消瘦。缺少脂溶性维生素,维A,维D,维E,维K,都有那些副作用。缺维A,VA参于上皮细胞的修复,如果缺VA,鸡很容易患呼吸道病,一旦呼吸上皮受损就得不到修复,因此患腺胃炎的肉鸡常表现为甩鼻,这种甩鼻使用西药还不太管用。所以我们养殖户一看鸡有呼吸道症状了,就马上用呼吸道药,用了几天没有效果,第二个疗程,而呼吸道药一般是大环内酯类药物,主要用于革氏阳性菌,结果大肠杆菌也出来了。缺VD,VD主要参于对钙的吸收,VD缺,就会造成鸡缺钙,因此患腺胃炎的鸡表现为骨格发育不良:个子矮小,爪子细长,第二和第三爪往往向后弯曲,嘴尖细。特别指出的是在某些地方腺肌胃炎和鸡痘合并高发说明了粘膜的重要性,所以在治疗腺肌胃炎要使用大剂量的鱼肝油精华素。
四 解除免疫抑制,提高生产性能:特别提出是很多人使用黄芪多糖,且不说现在市面使用的90%的黄芪多糖大都不是真品外,临床上使用黄芪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因为讲究气血同源,所以黄芪多糖要和当归一起配伍才有效。黄芪多糖离开当归就没有什么效果了。可以选择现在比较好的肽类制剂——肽壮素,它富含生物活性肽、植物多糖和消化酶类,在解除免疫抑制,调理肠道菌群平衡及恢复生产性能方面效果不错。
以上我们所谈的是调理方案,在腺肌胃炎普遍危害的今天,最为重要还是预防保健,我们可以从养鸡的第一天起就在饲料中加入脱霉剂,长期添加,使用调理肠道菌群的制剂连用10天,培植肠道的菌群。可以大大降低出现腺肌胃炎临床症状的机率。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