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99|回复: 2
收起左侧

从粮食出口调控政策透视2008粮价走势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奉献是美德。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2008-1-3 1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驻马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07年年底,稳定国内粮价、抑制粮食出口成为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又一着眼点。短短两周内,三大调控政策相继出台——
   中国政府宣布,从2008年1月1日起,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57类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征收为期一年5%至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同时开始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三种商品涉及11个8位税则号的粮食制粉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安体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三项针对抑制粮食出口的调控政策接连出台,凸显政府利用税收等手段稳定国内粮食供应,从而缓解CPI增长过快的意图。
  他认为,国际粮食价格上涨,高出国内市场价格,是刺激国内粮食出口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取消出口退税,并征收出口关税,可以增加粮食出口成本,从而抑制粮食过快出口势头。
  刚刚过去的2007年,中国部分粮食商品出口增长迅猛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海关统计显示,2007年前11个月,中国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出口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6.51%、85.3%和24%。
  粮食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国内粮价持续上涨,使之成为推高CPI指数不断走高的重要因素。2007年11月,中国CPI上涨幅度达到6.9%的新高,其中食品类价格大幅度上涨是推动CPI涨幅创新高的重要因素。
  进入2008年,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被确定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峰说,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粮食供给绝大部分来自国内生产,海外进口只占很小部分。尽管自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连年增收,2007年总产量有望超过1万亿斤,但从短中期来看,中国仍面临粮食供求趋紧的挑战。
  面对耕地面积减少、粮食生产增速减缓、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等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中国政府在部署2008年经济工作时再次强调,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紧绷。
   对于2008年中国国内粮食价格的走势,卢峰认为,导致2007年国际粮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如小麦等粮食主产国受气候影响减产、国际油价高涨带动玉米、大豆等生物能源主要原材料需求增长,以及全球粮食库存量下降等将在短期内继续存在,将会对粮食供求关系造成影响,从而给粮价走势带来不确定性。
  安体富表示,随着一系列调控措施的落实,预计2008年国内粮食供给会有所改善。

摘自:http://www.jbzyw.com/cms/html/3/5/20080103/2890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8-1-3 12: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南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发表于 2008-1-3 15: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粮食,要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5-3 15:21 , Processed in 0.440782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