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94|回复: 0
收起左侧

对当前“猪坚强”现象的几点分析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QQ:6366843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吉林省 长春市
发表于 2011-7-7 18: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国畜禽监测数据显示,自去年6月份以来,生猪价格呈现出持续较快上涨之势,到今年6月份已连续上涨13个月,累计涨幅超过60%,成为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扬的重要原因。猪价涨个不停,主要原因是什么,下阶段走势怎样?对此,笔者谈点个人粗浅认识。 <p class="zhuecontent">  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为哪般? </p><p class="zhuecontent">  此轮生猪价格的持续上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成本推动因素,也有供求方面的原因,还有前期养殖效益及价格偏低等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p><p class="zhuecontent">  饲料、生猪价格不断攀升,成本推动是此轮猪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构成生猪价格的两大主要因素,一是以饲料、仔猪为主要代表的物质及服务费用,约占生猪生产成本的90%左右;二是人工养殖成本(包含家庭用工折价、雇工费用),约占10%左右。从历史数据来看,生猪价格和饲料价格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在多数时段内,两者的涨涨落落,从走势形态、波动幅度等诸多方面都难分彼此。2011年5月与2000年1月相比,10余年间,生猪价格上涨1&#46;82倍,玉米价格上涨1&#46;67倍。去年下半年以来,玉米、人工等价格持续较快上涨,今年年初以来仔猪价格飙升,这些客观上增加了生猪养殖成本,助推了生猪价格的上涨。 </p><p class="zhuecontent">  供求关系偏紧对猪价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受生猪养殖比较效益偏低、部分地区疫病偏重发生以及“瘦肉精”事件等的影响,去年上半年部分地区出现了减少存栏甚至宰杀母猪的现象,其延滞效应导致今年春节后生猪出栏量总体偏紧。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各月生猪存栏数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月环比有7个月为负。尽管市场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猪肉供应短缺现象,但不少地区反映生猪屠宰量较往年偏少,一些主销区反映外调生猪难度加大。与此同时,各方对猪肉的消费量仍呈稳中有升的态势。 </p><p class="zhuecontent">  前期生猪价格超跌,本轮价格上涨带有一定的补涨性。一般而言,春节集中消费过后,猪肉消费量会有所减少,猪价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2005-2011年7年间,有5年4-5月生猪价格较1月份下降,1年基本持平。今年生猪价格淡季不淡、价格逆势上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前期猪价过度下跌。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9月前的1年多时间内,“猪粮比”这个反映生猪养殖成本收益的重要指标,多数时间都低于盈亏平衡点6:1,一些月份甚至跌至4&#46;6:1左右,导致养殖户亏损严重,被迫减少存栏甚至退出养猪业。 </p><p class="zhuecontent">  此外,尽管货币政策逐渐转向稳健,但市场中流动性货币仍然偏多,在股市、楼市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资金炒作供给弹性较小的农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猪价的上涨,前期频繁出现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p><p class="zhuecontent">  恐涨也要防跌 </p><p class="zhuecontent">  俗话说,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同理,生猪价格也不可能只涨不跌。我们在采取措施抑制猪价过快上涨的同时,也要未雨绸缪,相应做好防止下阶段可能出现的猪价持续下跌的预案。从目前情况看,既存在着推动猪价继续上涨的一些因素,也潜藏着一些导致猪价下跌的因素。把握猪价走势,需要密切关注各种因素的消长变化。 </p><p class="zhuecontent">  影响下阶段猪价居高难下甚至继续震荡上行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短期内供给难以迅速增加。生猪的育肥期一般为6个月左右,据此推算,今年三季度出栏的生猪必须在一季度末有存栏,二季度补栏的要在10月份以后才会陆续出栏。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到今年一季度,各季末存栏同比都是下降的,补栏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二是国家政策保持“相对中立”。尽管猪肉价格持续上涨时间较长,但猪价是从谷底逐渐回升的,目前猪粮比价仍处于基本适度区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虽然近期猪肉价格相对于去年同期有所上扬,但商务部不会采取任何干预市场的措施,主要还是通过市场的力量引导生产和消费”。三是粮价高位运行,饲养成本难以降低。无论从政策导向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角度,还是从气候、土地等的约束增强,化肥、农药、人工成本持续增加的角度,粮价在波动中持续上升将是一个中长期趋势。今年长江流域部分地区遭遇多年不遇的严重旱情和随后的“旱涝急转”,对稳定市场粮价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还要注意三季度天气高温高湿,各种疫病易爆发、传播和流行等因素。 </p><p class="zhuecontent">  导致下阶段猪价可能下行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猪价持续看涨,养猪有利可图,各方面补栏积极性高涨,经过一段时间的时滞后,市场猪肉供给偏紧的格局可望得到有效缓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吸取前两轮生猪生产、价格大涨大落的教训,避免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大量补栏,几个月后集中出栏上市,造成价格的大跌;二是尽管今年自然灾害频繁,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夏粮仍可望获得一个好的收成。特别是作为玉米主产区的东北3省、山东、内蒙、河南,目前的生产形势基本稳定正常;三是与上一轮由于蓝耳病等的影响,大量宰杀母猪、空栏的情况有很大不同,目前生猪供给虽偏紧,但生产并没有出现大的滑波,猪群比(能繁母猪占生猪存栏比重)仍处于一个大体合理的水平,生猪供应恢复到正常水平有较好的基础。从价格上涨情况看,本轮价格上涨速率低于上轮。上轮22个月持续上涨,累计上涨1&#46;64倍,月均上涨4&#46;5%。本轮总体较为温和,去年5月到今年4月,月均上涨3&#46;6%。四是猪肉价格高企和天气偏热、老百姓消费递减的双重作用,对猪肉消费量和价格都将起到一定的打压作用。 </p><p class="zhuecontent">  如何摆脱“大起大落”的“猪周期” </p><p class="zhuecontent">  生猪价格起落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它一头连着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另一头连着农村居民的“钱袋子”。仔细分析一下近10年来的猪肉价格走势,可以看出猪肉价格呈现出明显的波峰、波谷交替的周期性特征:一轮大涨之后紧接着就是一轮大跌。第一个周期(2003&#46;7-2006&#46;5,共35个月),价格持续上涨15个月,下降持续20个月,价格峰谷相差61%。第二个周期(2006&#46;6-2009&#46;5,共36个月),价格上涨22个月,下降16个月,价格峰谷相差163%。第三个周期始于2009年6月,何时出现价格“拐点”尚不得而知。 </p><p class="zhuecontent">  影响生猪价格坐“过山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产、成本、疫病、信息、周期性规律等诸多因素都与之相关。削峰填谷、防止肉价大起大落、保持生猪生产的平稳发展,应成为生猪产业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目标。生猪生产、价格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国外经验和各地实践看,笔者认为,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要加强信息引导。要加强对全国生猪生产、需求、价格等的追踪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预警,以正确引导养殖户的生产和投资行为。二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转变生猪生产方式,切实提高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水平。尽管近些年我国规模化养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仍明显偏低。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生猪年饲养量超过1000头的规模养殖户(单位)全年饲养量不到全国饲养总量的20%,与发达国家高度集中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有很大的距离。散户养殖由于缺乏对技术、饲料、防疫、市场等的研究,抗风险能力弱,容易盲目跟风,追涨杀跌,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导致生产忽多忽少和肉价大起大落。三要把稳定生猪生产和保护城乡居民利益结合起来,既要防止“肉贵伤民”,也要避免“肉贱伤农”。由于我国目前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要大幅度提高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水平、提高产供销之间的衔接水平、提高重大疫病的防治水平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短期内生猪生产、价格仍难以避免出现一定的波动。对此,宏观调控需要两端双向使力:当猪肉价格高涨时,加大对低收入居民的补贴力度,提高其对肉价上涨的承受能力;当猪价下跌时,通过财政补贴、信贷支持、保险等方式加大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增强其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 </p><p class="zhuecontent">  只要把脉好生猪生产的周期性规律、把握好调控的时机、力度和着力点,相信生猪生产就一定能从“大涨大落”逐步走向“涨落不惊”。</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11-24 16:26 , Processed in 0.105667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