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83|回复: 1
收起左侧

饲养小区要走出误区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

发表于 2007-10-31 20: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畜牧养殖小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摆脱了庭院养殖的小规模状态,净化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减少了人畜共患病的发生。然而,有些地方不根据实情盲目建设饲养小区,给农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此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就饲养小区建设出现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是选址不合理。鲁西某养狐基地,几个乡镇数十个村庄,大多数饲养小区建在离村子较近的地方,往来的人流、车辆及生活垃圾给传染病的控制带来极大困难。而且不考虑当地的风向,场区的臭气造成村中空气严重污染,畜禽排泄物还造成村民饮用水的污染。为此卫生防疫部门多次进行交涉,但无济于事,直到村民纷纷得病才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

  二是缺乏统一规划,布局混乱。有些地方只划出一片地作为小区建设用地,不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并且承包给多个养殖户让其自行建设。造成了畜舍建设不统一,如建设材料不同、畜舍面向及间距大小混乱等,这样的布局根本没法进行有效的消毒管理;再就是畜种多而杂,有些小区内不但养鸡、鸭、鹅,还有猪、牛、羊等多个品种,而且分别属于不同养殖户,在引进和卖出时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有一个叫郝庄的村集养殖屠宰为一体,养的宰,宰的养,为此经常发生矛盾。

  三是不注重消毒和卫生。大部分养殖小区消毒卫生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养殖场大门口未设消毒池,生产区门口未设消毒间,非生产人员可以随便进入,畜舍内外环境也不进行定期消毒。有些养殖户的病死畜禽乱丢,粪便乱堆,这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扩散。

  四是缺乏养殖技术。进入小区的农户,是在原有小规模养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缺乏养殖技术,如对免疫程序不了解,以为免疫接种多多益善,本地没有的疫病也搞免疫注射。相反,有的饲养户图省事,该防的病不防,还有的购买低价劣质疫苗或是采用不恰当方法接种,结果起不到防疫作用,甚至造成疫情扩散。另外,引入的畜禽品种不是良种,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五是缺乏统一管理。建设小区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六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用料、统一用药、统一防疫、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提高畜产品质量,使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而有些地方承包给养殖户后就完事,小区没有自己的统一组织(如协会、合作社等),引种、供料、防疫、销售互不联系,各讨方便,导致生产秩序混乱,综合效益不高,没有发挥出小区应有的作用。

  六是只建小区、不养畜禽。个别地方为了完成上级要求或搞“面子工程”,大张旗鼓地建设饲养小区,而不帮助农民购买畜禽进入小区,造成有圈无畜的现象,使大量耕地闲置浪费。

  七是小区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饲养小区建成后,不注重后续建设,如道路坑洼不平、电力供应不足、排污设施不健全等,严重制约了小区的发展。

  对小区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是政府管理部门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规划一片地,将养殖户简单地集合在一起就实现了规模饲养;有些地方还认为,只要村里农户联片搞养殖,这部分也就成了饲养小区。二是养殖户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饲养小区和庭院养殖没什么区别,大多数养殖户都是“以场为家”,生活区与生产区紧紧相连,有的甚至连围墙也不打,生活、生产混为一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养鸡依靠科技!成功在于创新!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河南-安阳
发表于 2007-10-31 20: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5-1 11:32 , Processed in 0.094753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