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35|回复: 0
收起左侧

让“生态”成为常态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QQ:6366843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吉林省 长春市
发表于 2011-5-26 15: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h1> “大师兄,现在二师兄的肉比师父的肉都值钱了。”说这笑话的是《西游记》里的沙和尚。这段时间,猪肉价格一路大涨,让普通百姓也感慨“猪师兄”身价不菲。而今,一种自称为“生态猪肉”的“关中黑猪肉”现身陕西西安市场,每斤售价约60元,一头猪可卖近万元。政府人士认为,“生态猪”目前只是概念(5月20日《华商报》)。</h1><p class="zhuecontent">  一斤猪肉售价约60元,可谓是“天价”了。尽管是“生态猪”,投入的是“生态成本”:吃苜蓿、喝山泉、听音乐、睡隔板,但如此“天价”,只会让那些想吃点“生态猪肉”的普通消费者很是“吃不消”。高价“生态猪”折射出的是当下市场的“非常态”。</p><p class="zhuecontent">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饮食的健康和安全,于是,市场上出现了许多让人眼花缭乱的“生态N”。它们多以绿色、无公害、有机等生态概念吸引消费者,一“生态”就高价,现在并不少见:如生态鸡蛋、生态蔬菜、生态大米……只要一有了个“生态”的标签,售价就成倍成倍大涨,而很多消费者也愿意选购这样的“生态食品”,所以“生态N”才有了这般火的市场。</p><p class="zhuecontent">  其实,“生态”至今并无国家标准。所谓“生态”只不过是相较于“不生态”而言。且不说“生态N”是不是真的就很“生态”,真的那么物有所值,“生态”能有其高价市场,反衬着消费者的餐桌目前并不“生态”或叫“生态”得不够,才会物以稀为贵。从早几年曝光的苏丹红红心鸭蛋,两年前曝光的假薯粉、三聚氰胺、香精熏出的“五常香米”,再到今年密集被曝光的瘦肉精、牛肉膏、染色馒头、增白剂等等,足以证明了这一点。</p><p class="zhuecontent">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市场提供无害、绿色的“生态”食品,让消费者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本份,更是天职。也就是说,为消费者提供生态食品应当是常态而不能是“非常态”。一“生态”就高价,虽然是一种高明的经营之道,但这显然是“非常态”产物,无疑又有一种乘消费者之危与变相抬价之嫌。如果说“生态”成为了常态,“生态”还会“天价”吗?</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16 14:16 , Processed in 0.55969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