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育雏在养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制定和实施育雏期的各项管理措施。 生理特点—、雏鸡体小娇嫩,绒毛稀少,体温低,自身体温调节机能差,难以适应外界气候变化,故必须有相应的保温措施,尤其夜间注意保温。
温度:育雏温度要保持平稳,不可忽高忽低,也不可过高过低。温度高时,雏鸡张嘴喘气,饮水多,远离热源;温度低时,雏鸡则相互挤压,缩颈弓背;温度适宜时,雏鸡则活泼好动,分布均匀,睡姿伸展自然。 湿度:育雏的湿度,在10日龄前60-70%,10日龄后湿度控制在50-60%。保持饮水器中不断水是控制育雏室内湿度的主要措施,其次是往地面洒水或是在火炉上放铁锅加水增加湿度。湿度过大易抑制机体水代谢,诱发球虫病和曲霉病;湿度过低会引起卵黄吸收不良,雏鸡脱水,导致绒毛脱落,雏鸡体瘦爪干,消化不良,室内灰尘增多,诱发呼吸道疾病。 通风:同时要保持育雏室内空气新鲜,良好的通风有益于机体的健康生长,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增多易诱发各种疾病。 生理特点二、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容量小,食料少,需要做到少喂勤添,应喂易消化的全价颗粒饲料。 雏鸡开水时间一般冬季在进舍后2-3小时,夏季在进舍后1-1.5小时进行。(开水时加入葡萄糖和雏宝宝)开水后1-2小时即可开食,雏鸡1-3日龄每天喂6-8次,4-8日龄每天喂5-6次,2周龄以上每天喂4-5次,4周龄以上每天喂4次,放入的饲料高度不应超过食槽或两桶边高的一半,防止饲料的浪费。 生理特点三、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除喂给营养丰富的饲料外,另外要添加强效多维(胺基维肽或仕特壮),以满足对维生素的需求。 机体发育快要保持合理的密度:每平方米雏鸡的指数依据鸡舍的结构、育雏季节、雏鸡品种以及管理水平而定,密度过大过小都对育雏工作不利,合理的密度应以雏鸡能否自由舒适地活动、采食、饮水、休息为准。 生理特点四、免疫功能差,抗病力弱,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低下,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防疫程序。 在饮水中加入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有各种垂直传播的细菌引起的的疾病,减少鸡白痢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率,以提高育成率和健雏率。(先抗或灵先锋加优酪菌) 生理特点五、雏鸡胆小,群居性强,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 避免强光、响声、噪音、惊吓、饲养的员动做的轻重缓急,及冷风引起的“炸群、拥挤”应激,造成鸡群的挤压踩伤或引发疾病。 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为以后获取更多利润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