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3-19 08: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三、免疫程序和药物保健程序的制定及调整
养好鸡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就是在于疾病的防控,可分为疫苗和药物,下面浅谈一下免疫方面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1、 免疫程序的制定:免疫程序的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疫苗毒株和毒力的选择、各自的免疫途径和免疫剂量等几个方面,分别说明一下:1、毒株的选择:近一年来流行的病毒病比较多,主要有新城疫、肾传支等。新城疫疫苗的选择:首免尽可能的选择能突破母源抗体的疫苗,clone30-ma5这种疫苗可以提前免疫可以用于1日龄,并且不受母源抗体的影响,在该病比较流行的地区可以考虑使用,以便提前产生免疫力,其中的麻康株的传支对肾传支有交叉保护的作用。传支疫苗的选择,本地最近一段时间主要以肾传支的毒株为主,疫苗的选择以28|86毒株(包含呼吸型的H120株和肾型的28|86,新城疫为VH株)。
2、 油苗的选择:新城疫和流感的油苗本地主要以新流二联为多。联苗从抗原含量上讲不如单苗,但联苗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因为注射一次即可要比用单苗注射2次来说对鸡只造成的应激小一些,所以在本地使用的比较广泛,对流感和新城疫都有一定的保护力。近年来有的鸡场甚至包括一些规模化的鸡场在油苗是否使用的问题上产生分歧。不用的理由是免疫后对鸡只造成的应激很大,有半天时间趴着不动,而且保护力不好。有的说用和不用一样,即使免疫了也会发生相关的疫情,更有甚者说不免不发病,免了准发病等等。在基层持如此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许他们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认为出现这样不合情理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应激的因素:包括饲养管理造成的应激特别是在免疫后一段时间、通风和温度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生产当中很容易被忽视。接种疫苗后有点疫苗反应很正常,相反如果没有这个反应则说明疫苗质量等存在问题。只有通过合理的管理和调整用药等来缓解疫苗应激比如:免疫前后投喂能缓解应激的药物如电解多维等;免疫后尽量把温度适当提高1-2度;油苗提前预热也很重要,要求在20度以上,并且要摇晃均匀。另外疫苗操作要正规严格按照要求来,操作不当造成的应激也不可小看,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实验,免疫速度不同(注射)其抗体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一旦决定要接种疫苗就要下大力气做好它必须注重每一个细节。另外在是否接种油苗的问题上我的看法一定要接种,并且一定要用质量好的疫苗,不要在乎疫苗的价格。即便有些时候接种了疫苗到最后还是发病了,但死亡情况会有所差别,接种过疫苗的其本身就有一定的抗体,虽然这种抗体不能完全保护机体抵抗外来病毒的侵袭,但死亡会比没接种过油苗的要少一些。关于疫苗操作的标准和免疫后的饲养管理在这里不再赘述。(在《家禽科学》2008年1和2期有这方面的说明)
3、 免疫剂量:无论是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免疫剂量一定要合理,一定要达到要求。现在有好多人太过于相信进口疫苗,有人说进口疫苗用0.8倍量就可以产生好的保护力,在下面也有好多这样做的。大家可以考虑一下一瓶多少头份的疫苗他的抗原含量是一定的,假如在疫苗运输过程和免疫操作、疫苗配制的过程中完全没有抗原损失的情况下刚好产生有力的保护,但实际上这完全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建议在使用进口疫苗时至少1.2倍量,1.5倍量的比较多,这个要根据免疫操作的水平来确定。
4、 免疫途径:不同种类不同毒株的疫苗都有最有效的免疫途径,一般呼吸道的疫苗以点眼滴鼻为最好比如:新城疫和传支。法氏囊以滴口免疫为最好,但在生产中因为此种免疫方法劳动强度大,需要抓鸡造成的应激也比较大所以滴口主要用于种鸡场等,商品鸡主要还是饮水为多,但免疫剂量要适当调整建议不低于1.5倍,因为各地的水质不同可能会对抗原造成一定的损失。
5、 活苗和油苗的配合使用
一般的免疫程序都是先安排一次活苗,再跟着一次油苗,这样做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参与免疫的细胞有免疫记忆的作用,用活苗激活靶细胞再用油苗免疫可以产生高而持久的抗体水平。活苗主要保护呼吸道粘膜(粘膜免疫)防止病毒侵害,也可以同时配合油苗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所以二者的搭配是很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