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0|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3294万头!河南稳坐第一,2025上半年生猪出栏数据透露哪些信号?(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2025-8-4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全国生猪出栏稳中有增,区域分化显著

2025 年上半年,我国生猪市场呈现出复杂且蕴含机遇的发展态势。据宏观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出栏量达 36619 万头,较去年同期增长 0.6%。尽管这一增长幅度看似平缓,却充分体现出我国生猪产业在历经市场波动与疫病考验后的稳健复苏。二季度末,生猪存栏量为 42447 万头,同比增长 2.2%,存栏量的稳定增长为后续市场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入分析各省份数据,区域分化特征愈发明显。河南、湖南、四川作为传统生猪养殖大省,在全国生猪出栏量排名中持续占据前三甲位置,形成稳固的 “第一梯队”。河南省以 3294.07 万头的出栏量位居榜首,同比增长 3.4%,增速较一季度加快 3.1 个百分点 。河南的优势不仅在于庞大的出栏数量,更在于其成熟的养殖体系与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从规模化养殖场到家庭养殖户,河南构建了多层次养殖结构,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为生猪养殖提供充足的饲料供应,使其在全国生猪市场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湖南省上半年生猪出栏 3145.1 万头,同比增长 0.7%,较一季度提高 1.3 个百分点 。湖南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环保与产业升级,通过推广绿色养殖技术,有效减少养殖污染;同时,不断加强生猪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显著提高了生猪存活率和养殖效益。此外,湖南积极拓展生猪销售渠道,加强与周边省份合作,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生猪市场的地位。

  四川省出栏量达 3080.4 万头,增长 1.0% 。四川作为生猪养殖大省,拥有深厚的产业底蕴。近年来,四川持续加大对生猪产业的科技投入,引入先进的养殖设备和管理模式,大幅提高了养殖效率。在能繁母猪存栏方面,四川始终维持在合理区间,为生猪出栏的稳定增长提供坚实基础。同时,四川积极推动生猪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然而,并非所有省份都呈现增长态势。部分省份如江西和吉林出现负增长,江西出栏量下降 0.9%,吉林下降 1.8%。这背后反映出不同省份在产业结构调整、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政策导向等多方面的差异。江西可能因当地环保要求提高,部分小型养殖场因无法达到环保标准而被关停,导致生猪出栏量下降。吉林则可能受到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养殖户为避免亏损,减少了养殖规模。

二、豫湘川稳居前三甲,传统大省优势持续

(一)河南:养殖大省地位稳固,增速持续加快河南省在生猪养殖领域地位举足轻重,其上半年生猪出栏量的优异表现,再次彰显出这一传统养殖大省的雄厚实力。3294.07 万头的出栏量,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河南生猪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有力证明。在河南,规模化养殖已成为行业主流,众多大型养殖企业凭借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高效生产。例如,牧原集团作为河南乃至全国生猪养殖的龙头企业,采用智能化养殖模式,从饲料投喂、环境控制到疫病防控,均实现精准化管理,极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生猪质量。同时,河南完善的产业链也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从上游的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到中游的养殖环节,再到下游的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和市场销售,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形成有机整体。这种产业链的完整性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提高市场竞争力,使河南的生猪产品能够更快速、更稳定地供应到全国各地。

(二)湖南:出栏存栏双稳定,产业提质增效

湖南省在生猪养殖方面始终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上半年生猪出栏和存栏数据的双稳定便是有力证明。在出栏量增长的同时,存栏量也保持稳定增长,为湖南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湖南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注重生态环保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推进。汨罗市推行 “公司 + 农户” 的养殖模式,不仅带动农民增收,还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的提升 。通过这种模式,公司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饲料供应和销售渠道,农户负责养殖环节,实现优势互补。同时,湖南积极推广绿色生态养殖,按照 “以地定养,种养结合,农牧循环” 的要求,配套养殖环保设施,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此外,湖南还加强生猪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通过定期疫情监测、疫苗接种和养殖人员培训,有效降低疫病发生风险,保障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四川:出栏产量双增长,产能调控成效显著四川省在生猪养殖领域同样成绩斐然,上半年出栏量和猪肉产量的双增长,充分展示出其强大的产业实力。在产能调控方面,四川取得显著成效,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位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为生猪出栏的稳定增长提供可靠保障。四川生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近年来,四川不断加大对生猪养殖科技的投入,引入先进的养殖设备和管理模式,提高养殖效率和生猪质量。例如,一些养殖场采用智能化养殖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猪舍的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参数,自动调节通风、降温、喂食等设备,为生猪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同时,四川还积极推动生猪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通过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市场销售方面,四川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高四川生猪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粤皖鄂增速亮眼,产能恢复势头强劲

(一)广东:存栏出栏双高增长,产能恢复显著2025 年上半年的生猪市场中,广东省的表现格外引人关注。二季度末,其生猪存栏量达到 2288.79 万头,同比增长 13.7%,这一增长幅度在各主产省中名列前茅 。存栏量的大幅增长,意味着广东省生猪产业后续发展潜力巨大,为未来出栏量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上半年生猪出栏量也达到 2032.20 万头,同比增长 4.0% ,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广东省生猪产能的显著恢复,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在政策层面,广东省政府积极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为生猪养殖企业提供有力支持。政府加大对养殖用地的保障力度,简化养殖设施农用地备案手续,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在资金方面,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金融支持等多种方式,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提高其养殖积极性。

规模化养殖的快速推进也是广东省生猪产能恢复的关键因素。在大型企业带动下,全省生猪自给率达到 76.8%,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 83.1%,在全国范围内位居前列 。温氏股份作为广东省生猪养殖的龙头企业,采用 “公司 + 农户” 的代养模式,不仅带动众多农户参与到生猪养殖产业中,还通过标准化的养殖流程和技术指导,提高养殖效率和生猪质量。这种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使广东省的生猪养殖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安徽、湖北:中部崛起,增速高于全国

安徽省和湖北省在 2025 年上半年的生猪生产中,也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成为中部地区生猪生产的重要力量。安徽省二季度末生猪存栏 1435.4 万头,增长 8.3% ,存栏量的快速增长反映出安徽省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上半年生猪出栏 1619 万头,增长 3.2% ,出栏量的增长也为市场提供充足的猪肉供应。

湖北省上半年生猪出栏量为 2416.45 万头,同比增长 2.9% ,同样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湖北省在生猪养殖方面,依托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省份合作,拓展生猪的销售渠道。同时,湖北省积极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加大对生猪养殖产业的投入,提高养殖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

两省生猪产能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对自身优势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在区位上,安徽和湖北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交通便利,便于生猪及猪肉产品的运输和销售。在产业布局调整方面,两省积极引导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养殖效率和生猪质量。两省还加强对生猪疫病的防控,保障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0 03:44 , Processed in 0.152939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