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8|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阿根廷大幅下调农产品预扣税,中国牛肉市场将迎哪些变局?(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2025-8-3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饲料与养殖端:豆粕 “破冰” 带来实质利好

(一)饲料企业:成本与渠道双重优化

在饲料行业,原料成本与供应渠道一直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阿根廷此次大幅下调大豆及副产品的预扣税,叠加我国时隔多年重启阿根廷豆粕进口,为国内饲料企业带来成本与渠道的双重优化。

从进口成本来看,阿根廷大豆副产品预扣税从 31% 降至 24.5%,下调幅度高达 7 个百分点。这一调整直接反映在豆粕的到岸价格上,根据行业估算,预计豆粕到岸价将下降 80-100 美元 / 吨。这对于国内饲料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以一家年消耗豆粕 50 万吨的中型饲料企业为例,按照当前汇率,仅此一项,每年就能节省成本约 3000-4000 万元。换算到饲料配方成本,预计可降低 2%-3%。这在饲料行业利润率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将显著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供应渠道方面,6 月底中国多家饲料企业联合采购 3 万吨阿根廷高蛋白豆粕,完成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破冰之旅”。自 2019 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阿根廷豆粕一直难以进入中国市场,导致我国豆粕进口渠道相对单一。此次采购不仅打破了长达 6 年的进口僵局,更为未来规模化进口奠定了基础。目前,国内豆粕库存仅 300 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 18%,供应偏紧。而阿根廷作为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国,年出口量高达 3000 万吨,其稳定的供应能力,将有效缓解国内豆粕库存紧张局面,为饲料企业提供更为多元化、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

(二)肉牛养殖:成本端减负助力盈利修复

对于肉牛养殖行业而言,饲料成本是影响养殖效益的核心因素。而阿根廷豆粕的 “破冰” 与预扣税下调,为行业带来盈利修复与扩产的新契机。

在养殖成本方面,饲料原料占肉牛养殖成本的 60%,其中豆粕又是最重要的蛋白原料。豆粕价格每下跌 100 元 / 吨,育肥牛单头成本就能减少约 50 元。2024 年,受饲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肉牛养殖行业陷入亏损,平均每头牛亏损 300 元。随着阿根廷豆粕价格的下行,行业盈利空间已逐步修复。目前,育肥牛单头盈利已达到 200-300 元,这对于养殖户来说,是积极的信号。

盈利的改善,也提振了养殖户的扩产信心。在山东、河南等地,许多规模化养殖场纷纷制定 2025 年的扩产计划,预计新增存栏量 5%-8%。阿根廷豆粕的稳定供应,也降低了我国对美豆的依赖。2024 年,美国大豆占我国进口量的 45%,而在 2025 年,这一目标已降至 35%。通过多元化的豆粕进口渠道,肉牛养殖行业在成本控制与供应稳定性上,都获得了更强的保障,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四、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供应链重构

(一)短期(2025Q3-Q4):价格与份额 “双稳”

在短期内,即 2025 年第三季度至第四季度,阿根廷的政策调整将在牛肉和饲料市场引发一系列可预见的变化,整体呈现价格与份额 “双稳” 的态势。

在牛肉市场,阿根廷的低价母牛肉有望在市场份额上有所突破。当前,巴西母牛肉到岸价为 4200 美元 / 吨,而随着阿根廷出口预扣税的降低,预计其母牛肉到岸价将降至 4000 美元 / 吨左右。这 200 美元 / 吨的价格差,将使阿根廷母牛肉在价格敏感型市场,如餐饮加工市场,更具竞争力,有可能挤占巴西同类产品的部分份额。以国内一家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为例,其每年采购母牛肉用于制作牛肉馅料,在同等品质下,价格每降低 5%,就可能将采购份额从巴西转移 10%-15% 至阿根廷。不过,在高端牛肉市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凭借其优质的谷饲牛肉,以及成熟的品牌营销,仍将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国家的谷饲牛肉以其细腻的口感、丰富的雪花纹理,满足了高端餐厅和注重品质的消费者的需求,短期内阿根廷难以撼动其地位。

饲料市场同样面临变局。随着阿根廷豆粕进口的 “破冰” 以及预扣税下调,其豆粕月进口量有望增至 20 万吨。这将对国内豆粕价格产生直接影响,推动国内豆粕价格回落至 4500 元 / 吨以下。对于生猪和肉鸡养殖企业来说,这无疑是利好消息。生猪养殖中,豆粕成本占饲料成本的 30%,以一家年出栏 5 万头生猪的养殖场为例,豆粕价格每降低 100 元 / 吨,养殖成本就能减少 150 万元左右。肉鸡养殖也类似,豆粕价格的下降将有效缓解养殖成本压力,提升养殖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中长期:三大趋势值得关注

从中长期来看,阿根廷政策调整将推动中国进口供应链出现三大重要趋势,深刻影响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格局。

进口多元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随着阿根廷农产品在价格和供应上的优势逐渐凸显,中国有望形成 “巴西低价品 + 阿根廷副产品 + 澳新高品质” 的三层供应体系。在牛肉方面,巴西的大规模养殖使其在普通牛肉市场保持价格优势;阿根廷则凭借此次政策调整,在母牛肉及牛肉副产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高品质谷饲牛肉,继续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在饲料原料领域,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及豆粕,将根据价格和供应情况,灵活调整市场份额,而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小麦、高粱等其他饲料原料,也将在多元化的供应体系中找到各自定位。这种多元化供应体系的形成,将有效降低中国对单一国家的依赖风险,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

产业联动也将不断深化。中阿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可能会探索出全新模式,“豆粕换牛肉” 的易货贸易模式便是其中之一。预计在 2025 年第四季度,双方可能试点 5 万吨豆粕与 2 万吨牛肉的等值互换。这一模式不仅能减少外汇结算风险,还能进一步降低贸易成本。从产业角度看,饲料企业与肉牛养殖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将更加紧密。饲料企业通过稳定供应低价豆粕,支持肉牛养殖企业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养殖企业则以稳定的牛肉订单,反哺饲料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

政策博弈也会不断升级。虽然阿根廷此次下调预扣税带来诸多利好,但需警惕其后续可能的 “关税反弹”。2026 年阿根廷大选后,新政府可能基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恢复部分税率。这将对中国相关企业的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稳定性带来挑战。为应对这一风险,建议企业锁定 1-2 年的长期供应合约,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等方式,提前锁定价格和供应,降低政策波动带来的风险。

(三)行业建议

面对阿根廷政策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不同行业主体需要采取相应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进口商需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采购策略。建立 “巴西 + 阿根廷 + 乌拉圭” 动态采购模型,根据终端需求灵活配比母牛肉与公牛肉进口量。在餐饮加工市场需求旺盛时,加大从阿根廷进口母牛肉的力度;而在高端零售市场,增加从巴西、乌拉圭进口优质公牛肉的比例。关注市场价格波动,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提前锁定价格,降低采购成本。

养殖企业应充分利用饲料成本下降的窗口,优化育肥周期。将肉牛出栏体重从当前的 600 公斤提升至 650 公斤,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方和养殖管理,单头出肉率有望增加 8%。加强与饲料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适合本地养殖环境和市场需求的饲料产品,提高养殖效率和牛肉品质。

消费者也可关注市场变化,把握价格红利。短期来看,随着阿根廷牛肉及饲料价格的调整,卤味、调理牛肉制品等加工食品的价格可能会出现下行,消费者可以在这一时期享受更实惠的牛肉产品。长期而言,消费者需理性看待高端牛肉价格分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谷饲牛肉,由于其品质和品牌优势,价格可能会小幅上涨;而阿根廷的牛肉副产品,将继续保持高性价比,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结语:在 “减税红利” 中寻找平衡支点

阿根廷的关税调整,本质是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在政策博弈与市场规律间的一次再平衡。对中国市场而言,短期是饲料成本的 “减压期”,中期是牛肉进口结构的 “优化期”,长期则是构建更具韧性供应链的 “窗口期”。当南美 “粮仓” 的减税春风吹向中国餐桌,产业链各环节唯有把握机遇、精准布局,才能在全球贸易的浪潮中稳立潮头。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0 14:12 , Processed in 0.282731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