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秋季鸡群呼吸道疾病防控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奉献是美德。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秋季气候交替,昼夜温差拉大、空气干燥且病原活跃,成为鸡群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呼吸道疾病不仅直接导致鸡只生长滞缓、产蛋率下降,更易继发细菌感染引发高死淘率,给养殖场带来显著经济损失。

因此,智慧蛋鸡热点话题栏目应广大话友所需,结合坐镇专家观点,整理秋季鸡群呼吸道疾病防控措施,助力养殖场(户)建立“环境调控-免疫强化-饲养管理-精准诊疗”的全链条防控体系,做好秋季鸡群保健。

一、秋季呼吸道病高发的核心诱因

1、环境应激频繁,抵抗力骤降


秋季昼夜温差可达8-12℃,鸡舍通风与保温难以精准平衡,易出现舍内温度忽高忽低、湿度骤升骤降的情况。鸡只对环境变化敏感,频繁应激会直接打破机体生理平衡,导致免疫功能减弱,成为疾病易感群体。

2、病原繁殖活跃,感染几率增加

秋季日均温度维持在15-25℃,恰好处于多数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的适宜繁殖区间;同时日照时间缩短,进一步降低环境对病原的自然抑制作用,导致环境中病原载量大幅增加,感染风险显著上升。

3、空气湿度偏低,呼吸道黏膜受损

秋季空气干燥,舍内相对湿度常低于40%,干燥空气会直接刺激鸡只呼吸道黏膜,导致黏膜上皮细胞受损,屏障功能失效。此时病原易突破黏膜屏障,直接侵入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

qw1.jpg

二、秋季鸡群呼吸道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防控秋季鸡群呼吸道病,需从“环境净化、免疫接种、饲养管理、精准治疗”四个维度入手,构建全流程防控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一)环境净化:切断病原传播的第一道关卡

1. 优先改善舍内空气质量,每天通风,降低舍内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浓度,避免气体刺激呼吸道黏膜。

2. 保持舍内卫生清洁,每日清理食槽、水槽残留饲料与污水,每周对地面、墙壁、顶棚进行1次彻底冲洗,定期擦拭灯泡确保光照充足,为鸡群营造干燥、清洁的生存环境。

3. 落实全方位消毒,每天对鸡舍内外、周边道路喷洒消毒药物(如次氯酸钠、过氧乙酸),食槽、水槽每周用高温或消毒剂浸泡消毒1次;为避免病原产生耐药性,消毒药物需每周更换1种,确保消毒效果。

(二)免疫强化:筑牢机体抵抗的“防御墙”

科学的免疫程序是预防病毒性呼吸道病的关键。需结合当地流行病学数据制定方案,重点强化新城疫、传支与禽流感的免疫:1日龄首免新支二联,孵化场喷雾免疫,二免传支在7日龄点眼免疫,三免在21日龄免疫新支二联活苗和灭活苗,60日龄四免(油苗注射)”执行;禽流感则针对RE-4、RE-13、Re-14株,分别在15日龄(皮下注射)、40日龄(皮下注射)、120日龄(皮下注射)进行免疫,确保抗体效价维持在保护水平以上。

此外,免疫前后2-10天需在日粮中添加禽用多维(15-20g/100kg),并额外补充维生素C(5g/100kg)和维生素E(3g/100kg),缓解免疫应激,提升疫苗应答效果,使鸡群抗体阳性率达到95%以上。

qw2.jpg

(三)饲养管理:减少应激,维持机体稳定

饲养管理的核心是“稳定舍内环境”,解决通风与保温的矛盾。要精准调控舍内温湿度,开放式鸡舍需根据天气变化调整通风量,昼夜温差大时,夜间关闭部分窗户或开启保温设备,确保舍内温度稳定在18-25℃;同时通过地面洒水、使用加湿器等方式,将舍内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减少呼吸道黏膜损伤。

同时,保持日常操作规律,每天固定时间启闭灯光、喂料、添水、捡蛋、清粪,避免突然改变操作流程导致鸡群惊群;喂料时确保饲料均匀分布,避免鸡只因争食产生应激。

(四)精准诊疗:避免盲目用药,降低继发危害

若发现鸡群出现咳嗽、张口呼吸、采食量下降等症状,需先通过“临床观察+病原检测”明确病因,再对症治疗。病毒性呼吸道病(如禽流感、新城疫)需先紧急接种对应活苗,同时投喂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细菌性呼吸道病(如支原体、传染性鼻炎)则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对症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

无论何种类型呼吸道病,治疗期间均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电解质,缓解病鸡症状,减少大肠杆菌等继发感染;治疗后需观察3-5天,确认鸡群恢复正常后,逐步恢复常规饲养管理。

qw3.jpg

总而言之,秋季鸡群呼吸道病防控,绝非单一环节的“点状应对”,而是需要养殖场从环境、免疫、管理、诊疗多维度协同发力,有将防控措施融入日常生产细节,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疫病风险,保障鸡群健康与养殖效益。

来源:智慧蛋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13 17:05 , Processed in 0.114343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