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反倾销“组合拳”如何激活国内猪市?(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猪价止跌回升:旺季效应叠加反倾销,国内生猪市场暖意渐显

(一)多地猪价单日跳涨,终结连续三个月低迷

在历经较长时间的沉寂后,生猪市场于金九银十时期迎来显著变化。根据行情宝数据,截至 9 月 9 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报 13.75 元 / 公斤 ,较前日上涨 1.1%,实现单日明显跳涨。此涨幅虽看似微小,实则具有重要意义。此前,生猪价格已连续三个月处于低位区间,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营压力。此次价格反弹,湖北、浙江、广东等地涨幅达 0.7 元 / 公斤,华南地区部分猪场出栏价突破 14 元 / 公斤,这不仅体现了价格数据的变动,更反映出市场供需关系的微妙调整,标志着长达三个月的低迷行情出现转机,为整个行业注入发展动力。

(二)反倾销措施成 “关键推手”,进口替代效应初显

猪价反弹背后,中国商务部 9 月 5 日实施的欧盟猪肉反倾销措施发挥了关键作用。该措施规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征收 15.6%-62.4% 不等的保证金比率,直接致使欧盟猪肉进口成本大幅增加。海关数据显示,8 月欧盟对华猪肉出口量环比下降 28% ,预计 9 月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对于国内市场而言,欧盟猪肉进口量减少意味着本土生猪市场竞争压力降低。国内屠宰企业加速转向本土采购,9 月第一周规模场生猪订单量环比增长 18%,市场需求增加推动毛猪价格快速修复,进口替代效应初步显现。

二、反倾销 “蝴蝶效应”:欧盟猪肉产业承压,国内供需格局重构

(一)欧盟对华出口遭遇 “断崖式” 冲击

中国市场在欧盟猪肉产业的全球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欧盟凭借规模化养殖和先进加工技术,在中国猪肉进口市场占据较大份额,西班牙、荷兰等国是对华出口的主要力量。然而,此次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使这些国家的猪肉产业遭受严重打击。

在西班牙,作为欧盟内最大的猪肉出口国,有 50 家企业需适用 20% 的保证金率。尽管 Litera Meat 等配合调查的企业获得 15.6% 的较低税率,但行业整体出口成本仍大幅增加 18%。据西班牙肉类行业协会预测,到 2025 年,西班牙对华猪肉出口量可能减少 40%。这一数据反映出众多西班牙养猪场和肉类加工企业面临的困境,小型养猪场主表示,失去中国市场后,猪肉销售渠道受阻,价格持续下跌,经营压力巨大,部分企业甚至濒临破产。

荷兰的情况同样严峻。其龙头企业 Vion 需面临高达 32.7% 的保证金比率,导致该企业猪副产品(在对华中占比达 70%)对华出口近乎停滞。为应对危机,荷兰企业紧急开拓东南亚市场,与越南、泰国等国洽谈合作。但由于东南亚市场对猪肉品质和规格有不同要求,且当地供应体系已相对成熟,荷兰企业短期内难以在这些市场取得优势,无法填补中国市场缺口,损失严重。

(二)国内猪价中枢上移,养殖端信心提振

随着欧盟猪肉进口量大幅收缩,国内生猪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改变,长期存在的供应过剩压力得到缓解,对低迷已久的猪价形成有力支撑。

在期货市场,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一周内涨幅达到 3.2%,显示出市场对未来猪价的乐观预期。在现货市场,养殖端心态发生明显变化,压栏惜售情绪显著增强。牧原、温氏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调整 9 月出栏计划,缩减幅度达到 5%。散户也跟进操作,适重猪(110 - 120 公斤)的出栏比例从原本的 70% 降至 55%。市场生猪流通量阶段性收紧,推动猪价逐渐向成本线(15 - 16 元 / 公斤)修复,养殖户扭亏为盈的希望增加,养殖信心得到极大提升。

三、欧盟激烈反应:从紧急磋商到全球寻替代,产业阵痛加剧

(一)成员国态度分化,欧盟面临 “内忧外患”

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引发欧盟内部激烈讨论。

西班牙作为欧盟猪肉出口大国,反应最为强烈。农业大臣路易斯?普拉纳斯表示 “这是最坏的情况”,并紧急呼吁欧盟启动 WTO 争端解决机制,试图通过国际规则挽回局面。在他看来,中国市场对西班牙猪肉产业至关重要,失去该市场将直接威胁国内 8.6 万生猪养殖户的生计。

荷兰的反应同样迅速且强烈。中央肉类组织(COV)警告称 “32.7% 的税率将摧毁荷兰猪肉在华 20 年的布局”。荷兰最大肉企 Vion 的负责人表示,如此高的税率使他们在华业务陷入绝境,多年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可能付诸东流。

然而,欧盟内部并非一致对外。德国、法国等工业国态度模糊。在他们看来,电动汽车反制措施对本国工业的影响更为关键,相比之下,猪肉产业的损失似乎可以接受。这种态度差异导致欧盟在应对此次危机时内部协调出现困难,原本复杂的贸易局势因欧盟内部分歧变得更加棘手,使欧盟在贸易风波中面临更大挑战。

(二)全球供应链重构,俄罗斯、巴西成 “赢家”

在欧盟猪肉产业陷入困境的同时,全球猪肉贸易格局发生变化,俄罗斯和巴西成为贸易变革中的受益者。

俄罗斯凭借 “非欧盟” 身份优势和低价策略(猪副产品价格比欧盟低 15%),9 月对华出口订单量激增 120%,迎来 “井喷式” 增长。俄罗斯农业部门官员表示,这是俄罗斯猪肉产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良好机遇,正加大产能以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巴西通过香港转口贸易,8 月对华猪肉出口量环比增长 35%,创下近年来新高。巴西肉类加工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将更多产品运往中国。巴西动物蛋白协会主席里卡多?桑丁表示:“中国市场为我们提供了新机遇,我们要抓住机会扩大在华市场份额。”

随着欧盟猪肉在华市场份额下降,俄罗斯、巴西等国迅速填补空白,全球猪肉贸易格局正从 “欧盟主导” 向 “多极竞争” 转变。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9-13 12:22 , Processed in 0.156449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